下行周期下,大排档自助火了!
一方面,全国各地的火锅和烧烤店纷纷“转型”为大排档自助,有的品牌甚至实现了一定的规模化。
另一方面,大排档自助在需求端展现出了强劲的活力。例如,在小红书上,与大排档自助相关的种草笔记数量高达3万篇。
那么,到底什么是大排档自助呢?它与传统火锅或烧烤店又有何不同之处?接下来,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
一、大排档自助究竟有哪些共性?
大排档,原名“大牌档”,因将固定摊位的大号牌照装裱悬挂而得名。
这种经营方式在二战时期传至香港,街边涌现出许多设在街边、面积较小的摊位,仅配备数张折叠桌椅。
摊档实际上是一个巨型包厢,晚上休息时用木板和铁皮捆扎起来,放置在路边,因此能容纳更多设备,提供与餐馆类似的食物。
大排档具有三大共性。首先,菜品丰富多样,烧菜、炒菜、海鲜、火锅应有尽有;其次,充满市井气息,人们围坐在露天或半露天的摊位前,尽情享用美食;第三,它不仅是用餐的地方,更是社交的场所。
近期,大排档这种经营方式受到不少创业者的青睐,他们将其演变成大排档自助模式。
目前,大排档自助的线上曝光量惊人。
在小红书上,与大排档自助相关的种草笔记高达三万篇;在抖音上,“自助大排档”相关话题也拥有百万级别的曝光量。
随着大排档自助的不断发展,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涌现出众多自助烧烤或火锅的大排档。
例如,北京有姜胖胖首尔自助烤肉·街头小吃大排档、金宝饱延边烤牛肉自助小吃大排档;上海有美享好小火锅烧烤大排档;常州则有厂乐自助大排档等等。
近年来,随着地摊自助烧烤的火爆,不少品牌纷纷突破地域限制,向全国市场拓展,走上连锁化经营的道路。
例如,姜胖胖首尔自助大排档在西安、北京、上海均设有门店,分别拥有6家、18家和1家。
随着“大排档自助”的流行,不少自助火锅品牌也开始将自助火锅与大排档相结合,纷纷涌入这一赛道。
比如,朱富贵火锅将火锅、大排档、海鲜和自助融为一体,推出了自助海鲜排档火锅,并借此开设了商城;同时,朱富贵火锅在名称后缀上增加了“大牌档”三个字。
那么,这些大排档自助究竟有哪些共性呢?
1、在品类方面,主打品类主要是火锅和烧烤,很少涉及其他品类。
这种选择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烧烤和火锅源自市井文化,与大排档的属性高度契合;
二是这两种品类具有强烈的社交属性,与大排档相结合,能够进一步增强人气聚集效应。
在大排档和自助形式的共同作用下,这些品类的产品矩阵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例如,姜胖胖除了提供常见的韩式自助菜品,如肉类、果蔬外,还推出了炸鸡、铁板海鲜、纸包饭等特色小吃。
而朱富贵火锅大排档自助火锅,其锅底选择丰富多样,包括寿喜锅、花胶鸡、藤椒酸汤、番茄、菌菇和米汤等;海鲜类有草虾、明虾、金鲳鱼、鱿鱼等;肉丸类则包括鱼籽豆花、午餐肉、虾滑和鱼籽福袋等,同时还提供各种素菜类菜品,整体菜单内容丰富,逻辑清晰。
2、在场景方面,装修风格复古,主打“市井风”。
姜胖胖的装修风格以韩式街头风为主,营造出一种韩式大排档的用餐场景。
为了营造韩国街头文化的氛围,让食客仿佛置身于夜晚的首尔街头小店享受美食,姜胖胖在装修上下了不少功夫。
一方面,墙上贴着韩国明星海报、韩国特色街景照片,或者绘制有首尔标志性建筑、街道的壁画等,以增强空间的代入感,让人仿佛真的身处首尔的大街小巷之中。
另一方面,大量使用红色、橙色等暖色调,营造出热情、活泼的氛围,让人置身于热闹的首尔街头。
最后,搭配轻隔断的原木元素,划分空间,提升就餐私密性,同时增加了韩式风格的韵味。
而厂乐自助大排档,则通过复古大牌档的风格来升级门店场景。
在氛围营造上,采用做旧的墙面、复古的招牌、老式的灯具等元素,还原旧时街头巷尾的热闹场景;贴上具有年代感的海报、复古的摆件或餐具,增添市井装修的趣味性和故事性;
在空间布局上,采用较为开放的设计,减少隔断和限制,模仿大排档的宽松布局。
3、在模式上,明档现切、小份现取。
绝大多数自助大排档将食材的新鲜度“可视化”,分别设置了多个现切档口,针对不同原料进行现切。
首先,牛肉现切档口,师傅现场手起刀落,按照不同部位如吊龙、牛板筋、牛腹肉等精准切割,然后整齐地码放在白色碟子里。
其次,海鲜现切。部分海鲜大排档会直接将水产养殖箱搬进店内,顾客可以自行挑选鲜活的海鲜,随后由工作人员现场处理、现切。
最后,蔬菜和水果也提供现切服务。
在一些综合性的自助大排档,除了牛肉和海鲜外,还有蔬菜和水果现切档口,他们会将新鲜的水果、蔬菜切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排放在冷藏柜中,供食客挑选。
为了增加食材的选择性,让食客“吃得过瘾”,这些自助大排档采用小盘菜、小碗菜和小拼盘的方式,将现切牛肉和海鲜呈现出来,摆放在柜台里。
当然,这也蕴含着商家的“小心思”,通过降低成本和减少浪费,以小碗和小盘的形式促使食客“勤拿少取”。
4、在价格方面,以自助的形式提高了性价比。
尽管大排档自助让食客实现了“吃海鲜和烧烤自由”,但绝大多数品牌的价格并不算便宜。
例如,朱富贵火锅的人均客单价为113.18元,不二为151元,明档阿姨韩式酱蝎烤肉大排档为163元。
其中,最便宜的当属姜胖胖,人均75.45元,这也是其在一年内能在西安、北京、上海扩展至37家门店的根本原因。
二、为啥火锅、烧烤创业者盯上大排档?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将门店改造成“自助大排档”的多为烧烤和火锅等品类,比如韩式烧烤、海鲜火锅等。那么,它们为何会选择“大排档”这一经营模式呢?
一方面,它们希望通过自助+大排档的方式,从同质化的自助餐饮市场中脱颖而出,打造出自己的特色。
今年,可以说是“自助餐”竞争最为激烈的一年。
一方面,众多品类纷纷走向自助化,涌现出小龙虾自助、榴莲自助、现切牛肉自助等新颖形式;另一方面,自助形式也日趋多元化,出现了半自助模式、限时自助模式等。
而在自助领域,“重灾区”莫过于烧烤和火锅。一个品类能够衍生出多种自助形式。
例如,烧烤延伸出了海鲜烧烤自助、韩式烧烤自助等,火锅也有现切牛肉自助、海鲜火锅自助、小火锅自助等形式。
因此,在这两个品类的自助市场中,竞争尤为激烈,同质化现象也极为严重。
在这种背景下,许多自助烧烤、火锅等品牌开始尝试“自助+大排档”的模式,寻求新的突破口,塑造自身独特的风格,实现规模化增长。
例如,姜胖胖之前的韩式自助烧烤,在采用“韩式自助烧烤+大排档”的方式后,不仅成功将门店开进商场,吸引了人气,还突破了品类同质化的壁垒,仅一年时间就将门店数量扩充至30多家。
另一方面,营造烟火气,打造轻松就餐氛围,强化品类的社交属性,刺激社交消费。
我们所说的大排档,正是那种洋溢着浓厚烟火气息的经营方式,现场烹饪的食物、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嘈杂的环境相互交织。
以其为核心构建市井类场景,更能凸显市井装修的烟火气息。
原因在于,一方面,露天或半露天的场所没有封闭的墙壁和高档餐厅的精致装修,与周边的街道和社区浑然一体;
另一方面,简单的桌椅、塑料餐具,乃至几块木板搭建的摊位,都给人一种生活的真实与厚重感。
最后,大排档往往人声鼎沸,食客们大声交谈、欢笑,摊主们忙碌地招呼客人、烹饪美食,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热闹非凡的氛围。
正因如此,上述大排档自助品牌以此为依托,营造烟火气息,打造轻松愉悦的就餐氛围。
最直接的好处便是,在社交属性强的品类基础上,再次叠加了“让人释放压力的第三空间”,从而进一步刺激年轻人的社交消费。
最后,丰富菜品种类,稳定利润来源,并为品牌一种“性价比”的感觉。
许多烧烤或火锅店引入“大排档”模式,除了场景考量外,扩充品类也是重要考量。
因为大排档天然适合多品类、多元化经营。
一方面,大排档通常拥有较大的空间,无论是露天场地还是宽敞的室内,都能容纳更多的摊位和设备。这种空间优势为品牌叠加多个品类提供了基础条件。
另一方面,不同的聚会场景带来了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品牌可以通过叠加多个品类来满足这些需求。
最后,大排档可以划分出不同区域,每个区域都可以经营不同的品类,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因此,不少烧烤品牌借助大排档的方式,同时经营烧烤、海鲜、炒菜、小吃、甜品等多个品类。
三、大排档自助背后的两大趋势
当然,大排档自助之所以能够兴起,背后也有一些趋势在推波助澜。我认为至少有两种趋势:
一是市井类餐饮正在细分,导致餐饮品类+大排档模式逐渐兴起;另一方面,多品类经营逐渐成为主流,使得无数创业者能够以“大排档”的方式叠加更多品类。
首先,市井类餐饮正在逐步细分。
大排档作为市井类餐饮的一种典型形态,其背后反映出的是餐饮从业者对于市井文化的深入挖掘与融合,进而催生出一种新颖的餐饮形态。
当前,市井类餐饮市场正朝着多元化方向蓬勃发展。
一方面,市井类餐饮的品类日益繁多,除了广为人知的市井火锅外,还涌现出市井小火锅、市井烧烤、市井羊肉馆等多种新兴品类。
这些品类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口味需求,还成功实现了规模化增长。例如,在市井烧烤火锅领域,有拈头成都市井火锅、张大叔成都市井火锅等品牌,门店数量均突破百家;
而在市井小火锅领域,老马扎市井小火锅、宋發發市井小火锅等品牌也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市井类餐饮的场景细分也日益精细化。
以大排档的市井风格为例,不仅有韩式市井风、成都市井风等独特风格,还融入了复古元素,形成了复古市井风等多种风格流派。
此外,不同地域的大排档还展现出各自独特的地域特色。北京的大排档以其豪爽大气的氛围吸引着食客;四川的大排档则以麻辣鲜香的美食著称,让人回味无穷;
新疆的大排档则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让人仿佛置身于异域他乡;福建的大排档凭借其丰富的海鲜菜品,成为海鲜爱好者的天堂;
而广东的大排档,则以其人声鼎沸、灯火辉煌的热闹景象,成为城市夜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其次,多品类经营正逐渐成为行业主流。
大排档作为多品类、多业态的经营模式,反映了餐饮从业者为了寻求更多利润,从最初的“减法”策略,再次转向品类的“加法”。
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三种形式上:扩充品类、增加场景以及全时段覆盖。
首先是扩充品类。
例如,魏家凉皮在陕西市场构建了“魏家宇宙”,涉足酒水、咖啡、便利店等多个领域,并成功孵化出魏家咖啡、魏本道、魏斯理汉堡等多个子品牌。
今年,海底捞也在积极拓展业务边界,通过店中店模式及不同门店类型,推出了羊肉、海鲜、牛肉等工坊,实现了单店多收的业绩增长。
同时,海底捞还以副牌形式跨界涉足炸鸡、奶茶、烤肉等领域,进一步拓宽了业务范围。
除了上述方式,一些品牌也在原有门店基础上,采取“主品类+小吃”的策略,推出特色小吃。
如阿香米线新增了米饭、刀削面、土豆粉、南昌拌粉等选项;大鼓米线则在原有菜单上增加了全聚牛杂煲、全聚牛腩煲、全聚鸡爪煲等“煲”类菜品,并引入了汤粉和面类。
蒙自源则不仅丰富了米饭套餐选项,如腊味竹笋干饭、梅菜扣肉等,还增加了糍粑、小酥肉、鸭血豆腐等受欢迎的小食。
第二种,扩充时段。
南城香不仅在门店推出3元自助早餐,还针对晚餐新增了小火锅等菜品,旨在将经营时段从中午的快餐扩展至全天。
遇见小面则推出了“小锅冒菜”新品,旨在满足一人食、聚会餐、多口味及全时段等多样化就餐需求。
此外,老乡鸡在深圳、俏江南在北京均开设了新门店,尝试多时段经营模式。
gaga鲜语更是通过引入早午餐、下午茶、晚餐及after dinner等全时段服务,确保二层大空间全天候保持人气与关注。
第三种,扩充场景。
海底捞作为代表,针对外卖场景推出了“下饭火锅菜”,针对大学市场则设立了大学火锅店、食堂模式等三种店型,并以餐车形式在早餐和夜市时段摆摊。同时,针对商务和聚餐场景,还推出了宴请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