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烧鹅哪家强?这次推荐:东园·广州味·点心与烧鹅

分类栏目:首页>>石占学院>>品牌案例

美食导报

开间咖啡馆

广东人对鹅有多热爱?据不完全统计,广东人每年要吃掉1.7亿只鹅,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广东人对吃鹅的精益求精,更体现在烧鹅上。

打卡广州市中心唯一一家使用明火瓦窑烧制烧鹅的餐厅——东园·广州味·点心与烧鹅。

有“四不卖”原则:皮不脆不卖、肉不鲜不卖、肉不嫩不卖、出炉超过45分钟不卖。

一、复刻旧东园风貌,传承创新粤菜精髓

东园于2023年10月底正式试营业,取名"东园"背后颇具渊源。

据东园品牌联合创始人冯光毅介绍,广州有南园、北园、也曾有东园、西园。据悉,东园在1926年被一场大火烧毁,仅存一座写有“东园”二字的门楼及莲花池,虽然旧址尚存,但昔日辉煌不再。

如今,东园选址虽与旧址无关,主创团队希望通过复刻东园的设计风格,在品牌VI设计上特意沿用了旧东园的设计元素,比如门口装饰和餐具设计上,都运用了东园旧址门前小花园中的荷花池元素,力求重现旧时的风采。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东园餐厅致力于复刻旧时东园的风貌,但无直接的历史渊源。他们以复兴传统之名,重新出发。

不到一年时间,东园餐厅就在2024年5月1日开设了第二家分店。目前已拥有两家门店,第三家东山口店预计在9月初开业,很快与大家见面。

冯光毅表示,东园作为一家主打老广州味道的餐厅,希望通过新颖、差异化的呈现方式,将广州传统的味道复刻出来,让更多年轻一代接受和喜爱。通过优质的出品吸引食客排队,成为粤菜界的"排队王"。

他们在传统粤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做到"足够新"和"足够旧"。

"足够旧"是指挖掘粤菜的精华,复刻一些渐渐失传的传统菜肴,同时适当改良以迎合现代人的口味。"足够新"则代表利用新的食材、新的烹饪手法来创作菜品,巧妙地将看似不搭的食材有机结合,让食客感受到熟悉又新奇的味道。

二、烧鹅点单率高达9成

进入东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烧鹅墙”,看起来十分壮观。

冯光毅介绍,烧鹅是这里的“点单王”,烧鹅点单率达到了90%,日均可售出60多只,高峰时更是超过100只。为保证上桌的烧鹅都是最新鲜出炉的,餐厅配备的烧鹅炉,每批次可同时烧制12只鹅,烧制时间约为50分钟。

得益于充足的产能和巨大的销售量,餐厅能够确保每只烧鹅在出炉后立即上桌,皮脆肉嫩。

东园的翻台率也十分惊人,平均每天可翻3.5轮,节假日更是一桌难求。

餐厅需要"以量取胜",快速出品才能保证烧鹅的新鲜程度。冯光毅表示,大沙头店的线上排号数据显示,一个月下来,每天排队叫号的平均数量在260个左右,最多有300个号。

恰恰是超高的翻台率和人流量,才能保证每一只端上餐桌的烧鹅都是新鲜出炉的。

三、如何打造玻璃皮烧鹅?

他们选用黑鬃鹅,在传统烧制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创新:

1、选材讲究

食材永远排在第一位。他们选用来自清远的黑鬃鹅,并对养殖时间有严格要求。

与传统烧鹅使用的肥大老鹅不同,他们选用7斤左右、肉质较嫩的鹅来制作烧鹅。这种鹅的油脂含量适中,不会过于肥腻,肉质也更加鲜嫩多汁。

他们计划未来与当地农户直接合作,从源头把控食材品质。

在腌制烧鹅时,除了常规香料,还加入了越南桂皮、沙姜、茴香等,令烧鹅风味更加清新独特。

2、风干

有别于传统的烧鹅皮,这里采用类似玻璃皮乳鸽的"玻璃脆皮"工艺,烤制出皮脆肉嫩的烧鹅。他们会在烧鹅表面淋上特制的糖水,形成一层薄薄的"玻璃皮"。

鹅在烤制前需要经过长达20小时的风干。在空调房内风干好的鹅坯,表皮干爽后,呈现出鼓鼓的、肥嘟嘟的状态。

3、瓦窑明火

他们是广州市中心目前唯一一家使用明火瓦窑烧制烧鹅的餐厅。

与常见的钢铁烤炉不同,这里在传统的瓦窑里用果木明火烧制烧鹅。高温明火让氨基酸、糖与脂肪发生美拉德反应,将鹅皮变成焦糖色。

烧制的过程,极富观赏性,炉中的鹅"香汗淋漓",在火力的作用下,颜色慢慢变深,炉底有一只盘子,收集缓缓滴落的鹅油,偶尔会有几滴,调皮地跳入火中,发出轻微的嗞嗞声。

果木赋予烧鹅独特的香味,荔枝木结实、干燥、耐燃,所含有的树胶较少,燃烧时非但不会产生异味,还会赋予鹅肉淡雅怡人的清香。

一只烧鹅,约需用五斤荔枝木,柴越老,烧出来的香味就越浓,色泽也更加诱人。

4、现烧现卖

这里的烧鹅从出炉到上桌不超过45分钟,烧鹅在最好状态时呈现给食客,皮脆肉嫩,散发出诱人热气。

出炉后夹上一块,点上琥珀色的酸梅酱,入口咀嚼,鹅皮咔嚓作响,脆如薯片,油脂的香味,包裹着丝丝缕缕的荔枝木香,吃进去充满愉悦与满足。

鹅的皮下脂肪,早已在高温中溶化,鹅肉甘香四溢,汁水充盈,就连鹅骨都那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