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沫南路:重做杨枝甘露,销售占比超40%

分类栏目:首页>>石占学院>>品牌案例

咖门

开间咖啡馆

如何用一支“超级产品”,打透下沉市场?

位于山东的莫沫南路,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创新“杨枝甘露鲜果茶”品类,用杨枝甘露+鲜果的组合,实现了超40%的销售占比。在大品牌纷纷下沉加密的当下,不仅守住了阵地,还实现了22%的增长。

它到底是怎么做的?7月2日在咖门2025研发者大会现场,创始人范承宇做了一次全面分享(以下来自演讲实录+采访,有删减)。

调研了18个地市

我决定All in杨枝甘露

莫沫南路是一家在山东卖杨枝甘露的品牌,成立于2013年,第一家店只有2.5平方。目前在山东有200家店,仅临沂有170多家,分布非常集中。

近三年,国内茶饮局势巨变,面对大品牌的下沉加密,我们该如何破局,如何生存?

我认为,要想做好品牌,必须了解所在市场和目标客群,专注下沉市场的12年里,我发现了3个真相。

第一、下沉市场谁在喝?以临沂为例,客群的简单画像是:小城青年、月薪大约在3500元~5500元。

第二、这些客群有什么需求?小城青年的需求很明确,就是便宜+好喝。但扁平化的社交媒体也引领了小城青年,他们的眼界宽广,知道什么是好产品,什么是新潮。

第三、什么产品正在下沉市场热卖?我围绕山东的16个地级市做了一次调研,我发现卖得好的产品主要是柠檬水、冰淇淋、杨枝甘露,而这其中,杨枝甘露在14个县城都能排到第一,除了东营和枣庄。

我得出了2个重要结论:

消费者的需求是用更低的价格,喝到同等一线、新潮、甚至更好喝的饮品,这就是古茗做的事情。

品类选择上,在柠檬水、冰淇淋之外,我们选择做杨枝甘露,是多年的爆款单品,有一定用户心智。

决定All in杨枝甘露后,难题也随之而来,家家都在卖的杨枝甘露,我们怎么做出差异化?怎么让莫沫南路成为山东消费者第一顺位的选择?怎么全力押注?去开杨枝甘露专门店?

一次意外的“爆款”

给我们带来了启发

今年3月迎来一个契机,草莓季结束以后,我们有一款生酪草莓的原料需要清货,今年生酪很火,但我们的这个产品却不太成功,可能是当地消费者对生酪没有概念,也可能是我们没有那么大能力去教育市场。

于是我们想了个办法,把产品稍加调整,改了个“草莓杨枝甘露”的名字,重新上架了,没想到,改名后却一下子在门店爆发了,一个原本要清货的产品,一个月补了4次货。

我们加急开分析会,当时大家一致认为“这样潦草的产品都能做第三,那好好做能不能做到第二甚至是第一?”结果这个产品真的做了第二。

这个现象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反复想,难道改个名字就能卖好?当然不是,我认为这是品类的势能,核心原因是消费者对杨枝甘露有主动信任感。

当你去一个淘宝店买东西,买回来的衣服很靠谱,你就想去看看他家的其他的衣服。基于这个逻辑,我们发现消费者愿意接受其他水果做杨枝甘露带来的新鲜感。

“杨枝甘露+鲜果”

重新定义杨枝甘露

我们是不是可以重新定义杨枝甘露?杨枝甘露不一定非得只是芒果?

即便这个品类在全国做不了,是不是可以在我们的城市重新做?

我们去门店做调研,去听一线的声音。一个一个地去问顾客:“杨枝甘露给你们什么印象,你为什么爱喝?”我发现反馈的一些高频词是:多料、多果肉、很满足、很新鲜。

我们当时就思考,有没有可能开创杨枝甘露鲜果茶的品类,有没有可能打造几款加鲜果的杨枝甘露矩阵,有没有可能万物皆可杨枝甘露?

1、创新杨枝甘露鲜果茶品类,万物皆可杨枝甘露

我们在3月份做了羊角蜜杨枝甘露,真的很好喝,羊角蜜是本地的水果,口感清甜、产量巨大。4月份做了火龙果杨枝甘露,5月份做了西瓜杨枝甘露,6月做了葡萄杨枝甘露。

提到杨枝甘露,行业人会想到芒果、椰浆、西米、西柚粒等,我们在重新研发时,只取了杨枝甘露的“口味意向”,即“新鲜、满足、咕嘟咕嘟”等消费者饮用感受,在原料上,只保留了芒果这一个元素。

以芒果冰沙+时令鲜果块的的组合模式,我们在菜单上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更加清爽的、丰富的“杨枝甘露产品矩阵”。

门店的业绩很快就给了我们正向反馈,5月份业绩比4月份整体提升22.84%,比2024年同期增长11.8%。

因为杨枝甘露系列的客单价都在16元,这个产品占比高之后,我们门店的杯均价也提升了接近1元。

2、打造杨枝甘露节,占据杨枝甘露心智

做企业,最重要两件事就是创新和营销。

山东人不太擅长营销,我们在互联网上没有搞大动作,也搞不出来,我们把资金全都放在本地媒体和门店里。

今年6月,我们在临沂投放了20条线公交车,霸屏了城市几乎所有位置的56块大屏,密集轰炸了整个小城。

还在很多细节上加密覆盖,比如和公交集团合作杨枝甘露的公交车票,只要做坐公交车都能拿到。还有出租车的顶灯、广播电台的抽奖。

在核心购物中心,还做了大面积异业合作,在一些高流量的餐饮门店门口放展架,借助他们的流量做宣传。

我们还在本地打造了一场“杨枝甘露节”,发动所有力量为杨枝甘露发声。在门店执行买杨枝甘露,其他产品第二杯半价,促进杨枝甘露的销售,同时也争取到更多双杯的单量。

今年,仅仅在临沂这个小城里,我们做出了一点动静,实现了1200万的曝光,杨枝甘露矩阵产品的销售占比突破了40%。

我们要连办3年,让当地年轻消费者认为莫沫南路等于杨枝甘露。

精细化运营

是得把运营搞起来

打造一个爆品,除了好喝,复购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指标,而复购靠的是下沉市场的运营能力。

我们在运营上也下了苦功夫。

每周都做视频检查,专门挑死角自检,一周4次,一个月16次,保持门店整洁。现在视频巡检进化成了直播巡检。

半年开一次加盟商吐槽大会,表彰优秀的鼓励倒数的,卫生不行的给他发扫帚,开门营业晚的给他发闹铃。一年一次加盟商大会,沟通今年做什么,明年趋势是什么该做什么。

最后是上新运营,一切以经营优先。

在我们看来,上新的关键在于订货,如果每次上新订的货都卖完,下一次上新他没有理由不上,所以每次上新的订货指导很关键。

其次是上新的物料,公司免费发给加盟商。也下达物料摆放的SOP,门店要在群里回传,不符合标准要重新布置,符合标准下次物料才免费,如果不回传下一次物料也不再免费,这样才能保障门店宣传触达到消费者。

我认为,行业今后怎么变化不重要,有多少新品牌、新势力、新产物都不重要,我们就想做好一杯杨枝甘露。

未来,我们的菜单上会持续精简,以“4款杨枝甘露家族+5款top5奶茶+5款top5果茶+4款季节性/流行性产品”的结构,让原料复用率提升,运营成本降低。

未来到底怎么样?我们做好该做的,静待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