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西北、苏浙三大面条品类混战十余年,西北面食品类逐渐露出王者峥嵘。
2021年最火的品类,无异于陈香贵、马记永、张拉拉,各个数亿元融资、迅速拓店。而在兰州牛肉面喧嚣之外,西北面食的分支:陕西面食、山西面食亦状态火热。
扎根深圳的老碗会,门店今年将破100家,并喊出了十年千店的口号;广州的大师兄2021年完成数千万融资,大美西北从广州起家,近两年门店从珠三角开到长三角;福建的姑娘手、广西的张郎西北王通过加盟模式,在全国攻城略地。另外,晋心手工面、陕味食足、鼎高高、秦哥哥等一众西北面食品牌也颇有特色。
一、为何西北面食赛道出现更多大连锁
西北面食赛道能孕育诸多品牌,核心原因来自于三点,第一点是西北面食是中华面食的母体,是中华面食的起源。
在七千年前,人类在美索不达米亚(今中东两河流域)成功驯育出了小麦。小麦从西域流传到中国,在黄河流域扎根,中国首次发现小麦及小麦制品,是在四千年前的青海。
时至今日,河套平原仍然是中国最好的小麦产区之一。
小麦进入中国以后,被迅速美食化,分为了汤饼(汤面)和蒸饼(馒头)两大类,并在关中平原延伸出了诸多美食和美食文化,比如手工面、肉夹馍、羊汤泡馍。所以从文化溯源上,西北面食是中华面食的母体,是中华面食的正统。
第二点是西北面食牢牢卡住了手工面的源头,占据了面食美食化的大风口。从消费结构上来看,面条的消费层次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饱腹、便捷为代表的速食面,比如方便面、挂面、乌冬面。
二种是快餐化为代表的快食面,街边的各色兰州牛肉拉面、沙县小吃即为此类。第三类是以精致、西式为代表的特色面,以日式拉面、意面为代表。
这三类面条品类,分别卡在10元以下(速食面)、10~30元(快食面)、30~60元(特色面)这三个价格区间。
国内面食品类,因为品牌化的缺失,一直导致中国的面条餐饮品牌,不能冲破30元的产品单价。30元以上的面条单价产品,被一众国外面条品类(如味千拉面)占据,因为其有外来文化高度,具备高定价、高溢价的能力。
老碗会、大师兄冲破了这条价格鸿沟,在2018年,他们是唯二两家把核心面条产品定价在30元区间的面馆连锁。国内面条品类能冲破这条关键价格带,在极致化的产品之外,大师兄主要靠的是百老汇级的超级厨房,老碗会主要靠的是五A豪装就餐环境。归根结底来讲,这两家依靠品牌升级,完成了西北面食的品类升级。
跨过品类客单生死线后,代表着吸引到了更高的、更有消费力的客群,老碗会、大师兄的客单普遍超过35元,远远超过一线城市快餐25元的客单线,晋心手工面甚至高达45元客单。
高客单形成两个战略性的结果,一是具备了一线城市、一线商圈的租金承受能力,西北面食从社区走向购物中心。
二是具备了管理成本承受能力,面食连锁从多而不强的加盟模式里跳了出来,形成规模化的、层级分明的直营连锁经营模式。
二、生也客单,死也客单
客单的提升成为了西北面食品牌大爆发最大的助力,然而好景不长,餐饮业租金、人员、食材逐年升高,在2017年还能活的很是滋润的一众西北面馆连锁,这几年来逐渐压力倍增,他们发现,35元的客单价,已经覆盖不住固定运营成本了。
怎么办?大家不约而同的开始往提升客单价这个死胡同里,夺命狂奔。大师兄是不断的往产品线里加入大菜、正菜,力图从一个简餐美食面馆,转型为正餐。大师兄创始人脱胎于九毛九,最后又走回了九毛九老路。
而大美西北则根本不标榜自己是一家面馆,他则更像是九毛九+大师兄的结合体,埋头在购物中心这个池子里折腾。老碗会也从CBD走向购物中心,这两年开了众多购物中心大店店型。
然并卵,大家客单越提越高,路越走越窄。
因为从根本上来讲,中式正餐直营模式的尽头就是300家规模,因为单店经营业绩,根本支撑不足庞大的管理成本,内部成本随着规模成几何倍数增加,我甚至听说西贝的人效低至2万/月/人。
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说,购物中心的的红利期已经消失,一众西北面食品牌进驻购物中心,必然面临西贝和九毛九两座大山的强力阻击。
从产品上看,西北面食品类是否能学习西贝和九毛九,具备升级成为正餐潜力呢,自己认为已经不具备这个条件了。
首先从心智认知来讲,面条品类就是一个低产品价值认知的品类,在大众认知里,一碗面能卖到四五十元已经顶天了,我们几乎不可能对面条产品进行创新或者重塑,让其具备更高的定价能力。
而且关键的是,面条是主食类产品,而不是菜食类产品,主食类产品天然就是顾客用来饱腹用的。
我们能赋予主食类产品一定的美食类意义,但是我们绝对做不到把一款主食,打造出菜食类的多样化组合来,所以也就不具备菜品组合的能力。
我们不可能点一大桌子的主食。
当大师兄、西贝、大美西北拼了命的往菜单里加入大菜时,就会陷入了一个认知的怪圈,他们到底是一家西北面馆,还是西北菜?
如果是西北面馆,从消费行为上,就是主食>菜食,所以点单逻辑是主食面条+小吃;如果是西北菜,则就是主食<菜食,点单逻辑是菜品+菜品、可能会点主食面条。
大师兄和大美西北这个产品结构的大改,相当于挖了自己面食招牌产品的根,这也是为什么九毛九在购物中心兴起后,越走越差的核心原因。而西贝莜面村,则挂莜面,卖牛大骨,莜面成为了他们的一道特色菜品,而不是品类定位语。
三、西北菜,失败的菜
西北菜是一个好品类么?在正餐里面,西北菜是一个极差,极弱的品类。西贝和九毛九深耕二十年,也没有带火这个品类。
西北菜品类极弱,有这几大弊端,第一大弊端是西北菜产品包容度太差了,缺乏产品创新的文化基因。为什么说是产品包容度呢,核心在于中国餐饮业今后,将是融合菜的天下,关于融合菜,笔者将出专题研究文章进行阐述。
在文化基因里,西北菜系品类,就是以面食、牛羊肉、山货等西北地域特色食材为主的烹饪方式,其不具备湘菜、川菜这类大菜系丰富的产品基因、丰厚的烹调技艺。
所以西北菜系一直在产品创新、产品融合上乏善可陈,看不到类似于湘菜小炒黄牛肉、川菜水煮系列这类爆炸性的、创新性的产品,导致品类热度逐年降低。
第二大弊端是西北菜偏粗放,是菜系里的豪放派,跟消费趋势背道而驰。西北菜系里的全羊宴赫赫有名,其他类似于新疆大盘鸡、孜然烤排骨,也大漠风气十足,跟当前菜品小份化、精致化的风潮格格不入,导致消费者接受度越来越低。所以西北菜不约而同的对自身菜系进行改良,融入更多的其他菜系产品。
但是最后的结果,往往其他菜系喧宾夺主。以九毛九为例,其门店卖的最好的产品,竟然是酸菜鱼和酱骨架,酸菜鱼是川菜,酱骨架是东北菜。
第三大弊端是主食类产品喧宾夺主,这一点,我在前文有过论述,此处不再叙述。
所以我们看到,西贝和九毛九深耕西北菜二十年,整个菜系还是显现出极弱的品类特征,而大师兄、大美西北还在往这条绝路上狂奔。
四、西北面食,创新会死,守旧会活
从本质上分析,西北面食的核心优势,来自于这三点:
第一个特征,是面食之王。西北面食天然具备了面条手工艺化(手工面=劲道面=好面)、中华面食的发源地、面食种类丰富的品类特征。
第二个特征,是具备了定价能力。随着西贝和九毛九两大西北面食头牌的全国开店,将西北面食拉到了一个中高端餐饮的品类的高度,虽然中高端品类热度非常微弱,但是在中低端的快餐简餐领域,西北面食具备了极强的定价能力。
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以肉哨子为主的豌杂面,在遇见小面最高也只能卖22元,而老碗会的纯素油泼面,能卖到25元。
第三个特征,是普适性强。西北面食口味丰厚、面香纯粹,而且与牛羊肉是绝配。不同于长三角的苏式浇头面味道相对寡淡,川渝的小面靠重油重辣提味,西北面食口味更为综合,产品特征来自于面条这款主食的核心特征,全国都能接受,且心理认同度更高。
所以西北面食赛道,天生就是为了快简餐而生,是全国唯二具备全国开店能力的面食品类(另一个是川渝面)。
如此,西北面食赛道的未来,不是在于产品的创新能力,去往正餐去升级;而是在于守旧,把一碗面做好、做精,在效率上下死功夫,成为类似于麦当劳系统般的存在。
西北面食,天然就是为了普罗大众、日常消费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