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平洋咖啡开始闭店了
最近,咖啡快被中国人打成“豆浆价”了。
瑞幸宣布回归9.9时代,借着梅西大火的库迪咖啡把价格打到了8.8。奶茶大魔王蜜雪冰城,自从把脚伸进了咖啡领域开出幸运咖后,冰美式只要5元……
在县城里,幸运咖的门店挤满了前来喝咖啡的大爷大妈们,而商场的库迪咖啡,主打的就是爆单。
但每个人的悲欢并不相同,咖啡巨头太平洋咖啡正在经历着关店危机。
除了大本营广州之外,深圳、无锡、上海也都出现了太平洋咖啡闭店的情况。从2021年到现在,太平洋咖啡总共关掉了超过120家门店,市场份额也不断被竞争对手积压。
从曾经视星巴克为竞争对手的中国市场第二大咖啡连锁品牌,到市占率仅为1.7%的边缘品牌。太平洋咖啡,究竟怎么了?
二、借华润商业优势扩张,曾想赶超星巴克
太平洋咖啡诞生于1992年,由Tom Neir夫妇在香港创立,并在香港著名的银行家、律师以及会计师聚集地香港金融中心中环开出了首家店。
所以,早期的太平洋咖啡并没有什么星巴克式的轻松氛围,有的只是商务精英范儿。为了给这些精英们打鸡血,太平洋咖啡的每家店,每天都会在黑板上分享“每日金句”,不仅如此,为了能吸引这些精英,太平洋在那个笔记本还未在中国普及的年代就安装了能连接互联网的电脑。
2011年,在香港《信报》的读者调查之中,太平洋咖啡被这些精英选为他们心目中“最喜爱的连锁式咖啡店”。
三年后,太平洋咖啡被其士泛亚有限公司收购,集中在香港发展。直到2010年被华润万家收购,才真正借势华润商业地产优势,迅速在广深区域扩张,被内地消费者所知。
在华润的扶持之下,太平洋咖啡发展迅速。彼时华润创业副董事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黎汝雄曾信心满满的表示,计划在3年内开设200家咖啡分店,在5年内将太平洋咖啡拓展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店,赶超星巴克。
为了实现这个赶超星巴克的目标,在华润的带领下太平洋咖啡做了以下几大战略:
1.另辟蹊径做企业咖啡,避开与星巴克的直接竞争;
2.发展特许加盟业务,加快门店拓展步伐;
3.推出会员计划以及零售服务,增加复购率;
除此之外,还开启零售服务,在直营门店内销售咖啡、茶等产品;同时开发咖啡的周边产品,通过电商等形式进行售卖;以咖啡工坊,演出赠票形式,增加门店产品销售,提高品牌形象力。
在以上战略的加持下,虽然赶超星巴克的目标并没有实现,但太平洋咖啡的业绩并不差。
2016年左右,太平洋咖啡全球门店数即达500家左右,直接超越了Costa成为星巴克之下的中国第二大连锁咖啡品牌。
三、新品牌强势崛起,太平洋卷不动了
但太平洋咖啡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新茶饮火爆以及后来瑞幸的横空出世,咖啡赛道彻底被点燃,太平洋开始走下坡路。
与动辄客单价30+元的太平洋咖啡相比,消费者仅花十几块就能尝到口感、味道都不错的瑞幸,而今年瑞幸更是出现了9.9元的低价。更可怕的是,在陆正耀的疯狂加速下,他于2022 年底创立的库迪咖啡只需8.8元一杯。
这说明,30+元在太平洋只可以喝1杯咖啡,在瑞幸就能喝3杯,而在库迪则能喝到更多,对于把咖啡当续命神器的年轻人来说,咖啡只要不是太难喝,便宜才是硬道理,这样的价格很难不心动。
但低价这件事,永远只有更卷,没有最卷。幸运咖的美式只需5元,拿铁只需7元,奶茶 CoCo的现磨美式只要3.9元,生椰拿铁只需8.9元,这样的低价,对于主打“精英”的太平洋来说很难做到。
不仅如此,这些新咖啡品牌的拓店速度同样让人惊讶。库迪仅花短短七个月时间就已经突破 1700 家,瑞幸已经是开到了10000家店。但反观太平洋,在2020年,其市占率只有1.7%了。
所以无论是拼价格还是拼拓店速度,太平洋都显然跟不上。
其实,为了跟上时代浪潮,太平洋咖啡也曾做出过许多努力。他曾在2018-2019年短短1年的时间内打造出对标不同档次消费者的多个咖啡茶饮子品牌:
1. 太茶:茶饮+咖啡+烘焙轻食
2. Brew Bar:西点+手冲咖啡
3. LUXE:咖啡豆烘焙+茶饮+面包烘焙+轻食
太平洋咖啡的多品牌战略,如果以一个金字塔来划分,连锁咖啡PACIFIC COFFEE和太茶在最下层,对位大众咖啡与茶饮需求;精品咖啡Brew Bar(西点+手冲咖啡)在中间层,对位精英人士咖啡需求;LUXE(咖啡豆烘焙+面包烘焙)自烘焙旗舰店在最顶层,对标资深咖啡爱好者的需求,同时为品牌树立一个“品牌教堂”。
不过可惜的是,太平洋的多品牌战略并未成功,因为此时的中国饮品行业早已新生代林立,太平洋无论是创新还是价格都已经落于人后,所以,在新品牌的追击下,老品牌太平洋咖啡出现了力有不逮的情况。
目前,咖啡依然是餐饮行业最热门的赛道之一,但昔日的老牌咖啡品牌却出现了日暮西山之势,不免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