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品行业正流行“生”的概念。
“生系”食品火了?生巧克力、生土司、生椰乳等,凡是带有“生”字的产品,仿佛就像掌握了流量密码一样,纷纷得到年轻人的喜爱。
进入2023年,配料表的干净程度成为了人们购物的默认标准,主打新鲜的“生”字头食品也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各大茶饮品牌也开始推出自己的“生系”产品。那么,“生”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茶饮品牌开始在“生”上大做文章?
一、 “生系”究竟是什么
其实说到“生”的概念,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莫过于生啤、生巧、生吐司等。
生啤简单来说,就是不经过瞬间杀菌或包装后不经过巴氏杀菌的啤酒,选择通过物理过滤方式去除啤酒中残存的酵母菌及杂质;生巧与之相对应的熟巧克力,是经过了加热过程,生巧则具有新鲜的特点;生土司,在口感上则追求从内里到表皮都绵密、柔软。
“生”是指在制作过程中,尽可能保留食材原本的味道、香气、质感和营养成分。
这个概念源自日本,最初是用在新鲜的巧克力上,后来,“生”这个词被延伸到其他食品饮料中。新鲜、简单、纯粹也成为“生系”产品的特色。
二、 “生系”在饮品上的运用
今年6月,一款名为“生可乐”的无糖碳酸饮料出现在各大超市便利店的货架上,一时间引起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这也是国内首次在碳酸饮料市场中引入“生”的概念。在对产品感到新奇的同时,可能大家都会有个疑问——生可乐?难道我们之前喝的是“熟”可乐吗?
当然,在这里“生”与“熟”的联系并不大。在产品上相比主要是在口感上存在不同。据了解,百事无糖生可乐拥有强劲的气泡体验,能够带来更刺激、更爽快的“杀口感”。
百事可乐用到的“杀口感”,同样源自啤酒行业的行话,用来形容刚开罐的啤酒产生的气泡,在饮用时会对口腔释放出一种干涩收缩的刺激感,在酒体新鲜以及低温的情况下,杀口感会更强烈。
生可乐正是基于生啤的概念,在生产时采用了与传统可乐灭菌法不同的非加热物理灭菌法,减少可乐里二氧化碳的分解,让这款可乐气更大,喝得更爽。
此外,将已具备消费者认知的生啤概念,跨界应用在咖啡、茶饮等品类上,这种有趣的创新方式,不断抢夺消费者的心智。
在今年6月,Manner就推出阿那亚戏剧节限定的生啤拿铁,将麦芽啤酒的香气与浓郁坚果咖啡碰撞,借用“生啤”的概念为消费者带来新奇的咖啡体验。
现在比较火热的“生咖”,星巴克对该系列是这样介绍的:从未经烘焙的阿拉比卡生豆中萃取生咖啡原液,融合真实果汁和果干,天然出彩,清爽酸甜。
而已在供应链端稳定发挥的“生椰”,是由成熟椰肉和椰汁或水混合加工而成的椰乳制品。
瑞幸此前推出的“生椰拿铁”,清甜、顺滑的口感且容易让消费者先入为主,联想到健康、有营养的产品属性,一经推出就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据统计,瑞幸的“生椰拿铁”销量在今年四月就已突破3亿杯。用网友的话说,瑞幸的命都是“生椰”给的,让其“起死回生”,找到了第二增长曲线。
随后,瑞幸继续推出“生”字号产品:生酪拿铁,上市首日就售出131万杯的销量,打破了瑞幸单日新品销量记录。冰吸生椰拿铁,加入清凉因子,也掀起了一阵热潮。
在茶饮行业,奈雪的茶推出的“生酪”饮品细分品类,搭配新鲜水果,上线三天就卖了超60万杯。喜茶推出的“生打椰”,一上线就被卖断货,成为招牌单品之一。
种种迹象都表明,“生系”已然成为饮品行业的新的发展风口。
三、“生系”饮品顺应健康理念
“生”系食品的爆火,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什么转变?
有食品研究机构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85%的亚太消费者会查看包装食品或饮料的配料表,其中近九成中国消费者会倾向于更短、更简单的配料表。
现如今,消费者的需求已经逐渐发生转变,健康已然成为消费者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人们不再只关注饮品本身的味道和价格,而是倾向于选择更简单、更透明、更天然的产品。
“生”系产品发展到现在,成为了自然、新鲜的代表。在茶饮行业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生”的概念再次出现,并且把其运用到茶饮产品的研发上,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产品的套路,做出了让消费者可以感知的差异化产品,让人眼前一亮。
///
总之,健康化、天然化、个性化成为消费者决策的新变量,不少茶饮品牌注重打造“生”的概念,围绕“消费+健康”的营销模式,凸显自己产品新鲜、健康安全的价值,满足消费者的情绪价值并且从不同角度来打造“生”系产品,也成为品牌新的增长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