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抱怨麻辣烫“刺客”了,麻辣香锅才是真·BOSS

分类栏目:首页>>石占学院>>前沿资讯

吃货研究所

开间甜品店

走进一家麻辣烫店,随便选点菜,价格就直逼40块,简直要惊掉手里的塑料盆和夹子。

而当你还在为麻辣烫价格惊叹的时候,转头走进麻辣香锅店,才总算明白了什么叫做山外有山——就这点怎么就要200块了?!

在不少人心中,是把麻辣香锅和麻辣烫当成一类来看待的:都是自己选菜,只不过一个炒一个煮而已,麻辣香锅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麻辣烫吗?但是吃一顿麻辣香锅的钱,足以吃2~3顿麻辣烫。

麻辣香锅,到底为什么这么贵?

一、麻辣香锅, 被价格刺客狠狠刺到

被麻辣香锅“背刺”过的人不在少数,天下人苦麻辣香锅价格久矣!

在小红书上搜索麻辣香锅,一半人在分享烹饪教程,一半人在控诉自己被刺的血泪经历。

一个鸡翅、一片培根、两块肉,再加一点点素菜,只够塞牙缝的量,算上米饭和锅底价格,就36.65元了。

当你的记忆还停留在麻辣香锅4、50块就能吃到撑的时候,稍微拿点菜就快100元的价格会令你重新认识麻辣香锅。

这样的经历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了,当你和朋友在商场肚子饿了准备找点吃的,抱着花一顿麻辣烫钱的心态走进麻辣香锅店,随便选了些菜,结果一看账单——183元!两人禁不住想在店里发出尖锐爆鸣。

只不过是把蔬菜和肉加底料炒一炒,麻辣香锅怎么就这么贵了呢?

虽然制作起来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麻辣香锅店一般都开在商业中心的餐饮区,房租和人力成本不便宜。而只成本这点,显然解释不了,为什么商业中心里的其它餐饮店,没有像麻辣香锅一样收到这么多的“价格刺客”恶评?

这就不得不提到麻辣香锅店在标价上的“小心机”了。

选菜时,大部分消费者都默认是按每500克来标,而一些商家其实是按每50克的价格来标。大家一般很少去关注小字标注的计量单位,只会注意到前面大大的价格数字,看起来并不贵,让人毫无压力地选购,最后结账时肯定会超出心中的预估价位。

当你对着一盘快300元的麻辣香锅震惊的时候,看一眼账单便会恍然大悟:好家伙,换算成千克之后,肉类230元一千克,蔬菜类130元一千克,难怪最后这么贵——对了,锅底还要28块噢。

图片在北京,谁没被X渡的麻辣香锅价格震惊过 | 图片来自小红书@迪十七

这一集是不是很眼熟?去年在“话梅刺客”身上就看过了,在标价上搞小动作的可不止麻辣香锅一个。

有网友去店里买话梅,买了2颗特选话梅王居然付了51.2元,标价3.2元/克,换算过来也就是差不多1600元/斤。消费者买的时候只注意到标价的3.2元,根本没注意到后面是克,结账时才发现端倪。

很多称重售卖话梅、软糖、鸭脖卤味的店,除了单价高,标价单位混用之外,还是由店员来帮顾客装袋,一般都只多不少,使劲给你铲,就算超出了预期价格,很多人也只好硬着头皮去买单。

图片要20块的,店员肯定给你抓30多块的  |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至于大家普遍觉得的麻辣香锅“分量少”,则是因为菜在锅里炒熟后有一定的水分损耗,再加上选用宽口容器来装,确实在视觉上会显得量少。不像麻辣烫,加了汤底,再用尖底的斗碗盛装,看起来自然要丰盛一些。

二、不同城市的物价:东北币和沪币

其实说到物价,还离不开地理位置的大背景。在城市和在乡村,在一线城市和十八线县城,物价水平肯定不一样,大家的心理价位和消费水平也不一样。

比如大家调侃的“沪币”,30元一个巴掌大小的面包、50元一杯的精品咖啡、70元一个的汉堡、90元一盒的柚子……上海物价高昂,尤其是烘焙、咖啡类的价格,常常让人咯噔一下。所以会有网友辣评,上海是不是有自己的货币体系?

上海作为一线大城市,物价自然不会低,就算是同一品牌的连锁餐饮店,在上海门店的团购套餐,也会比其他城市门店的价格高出一大截。甚至有留学生回国后都感慨:在上海花钱花出了英镑的感觉。

而和“沪币”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东北币”。

 烤生蚝1元一个、早市炸串1元一串、麻辣烫12元满满一大碗……东北的物价仿佛还停留在记忆中的10年前,在消费降级的如今让人感到格外亲切。

经过大家的多番对比和总结,得出了一个结论:1沪币≈3东北币。

被北上广物价狠狠PUA过的人很难想象,在东北揣上100元下馆子,可以有肉有菜点满一整桌,吃到人人撑到打嗝——而这在上海可能只能点两碗面条。

其实很多一线城市的物价都不低,四川烧烤就没少被大家吐槽。烤玉米粒2元一串,烤生蚝12元一个,烤猪蹄32元一份……虽然味道挺不错,但是分量小,性价比不高。

前段时间淄博烧烤爆火,大家在感慨淄博烧烤便宜量大的同时,四川人自己还不忘把四川烧烤拉出来踩一脚,看来觉得四川烧烤贵,是很多四川人的想法。

城市飞速发展愈加繁荣的同时,也会让吃饭这件事的成本水涨船高。不管身在哪里,都希望能少一点“价格刺客”,毕竟,吃东西本该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

你有被麻辣香锅的价格震撼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