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做水果饮品,或迎来颠覆性变化。
最近,一款叫“水果提取液”的新原料备受热议。它是从水果中提取的澄清液:无色有味,带有鲜果香气,提供风味还原。
这究竟是款什么产品,能发挥什么水果价值?
一、研发热议的新原料,“水果提取液”究竟是什么?
水果提取液,字面意思介绍,就是从鲜果中通过不同技术手段提取出来的澄清液,香气上扬还原鲜果本味,液体质地如纯净水,有味无色,耐酸性强。
也就是说,这是一款通过抓风味的方式,把水果中的新鲜味道提取出来,做成的液体。类似于去年流行的花香提取液。
从实际用途看,水果提取液主要发挥的是“气味”价值。目前研发考虑较多的应用方向有:
加在水果茶里,补充嗅觉风味,让香气更浓郁,对非鲜果的饮品增味效果明显;
应用于咖啡、轻乳茶等产品中,提供风味价值,辅助产品创新;
更多地,是在调酒中做延展发挥。
实际上,这款新物料的出现也和调酒有关。
上允食品联合创始人郭洋介绍,水果提纯的想法或来自鸡尾酒中的一项传统技术:水果澄清液。制作方式有2种:
通过高速离心机将水果纤维和水分离开来;或利用果胶酶低温慢煮的方式分离澄清。
这些技术工艺随着特调咖啡飞速发展、预调鸡尾酒受众变广,得到了更充分的应用。如今,又在茶饮领域受到关注。
结合到饮品的应用场景,从真实还原性、消费者接受度、上架便捷性、成本等多维度评估,品牌研发对这款新原料具体怎么看?我采访了多位一线研发、供应商的观点。
二、太新的原料,研发如何评估价值?
1、还原鲜果风味
“水果提取液的出现,为了满足非鲜果场景下制作饮品。可以让门店在操作便捷、降低鲜果损耗的情况下,获得天然水果风味;同时避免风味果酱果汁中的香精问题。”——青岛至纯生物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唐俊峰
也就是说,对于不用新鲜水果出品的产品,通过味道的还原,让产品“鲜感”明显。同时减少新鲜水果应用,出品更加标准化。
2、巩固经典味道
“有客户认为水果和茶的香气不足,通过提取液进行辅助提升风味,带来丰富高级的滋味。”——上允食品联合创始人郭洋
用味道抓消费者关注度,让消费者喝到后对产品记忆点更明确。
3、为“果乳结合”做加持
“水果提取液的出现,也源于茶饮研发的需求。主要应用方向是做果乳结合的产品,保留果香的同时脱色脱酸,加乳品进去不起絮,还有水果风味。从消费者感知层面分析,水果提取液还可以用在奶油或云顶中,通过风味小料带来不同层次,口感新奇的同时提升价值感。”——上允食品联合创始人郭洋
助力茶饮“水果+乳制品”的研发方向,从风味和功能上提供创新可能性。
4、自然、标准,打造清洁标签
“果汁果酱在加工过程中,自然风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新鲜水果和冷冻水果会因为成熟度不同,风味上存在一定差异。将水果提取液搭配应用,可以代替香精、香料、糖浆等元素,还原自然风味,契合当下对清洁标签的市场追求。”——上海潘客公司总经理杨先德
“从反馈看,对风味的需求集中在常用水果和喷香果干茶叶上,比如水蜜桃、葡萄、香水柠檬、草莓等,用更真实的果香替换香精带来的不自然口感。”——上允食品联合创始人郭洋
应用于供应链端原料升级需求。
5、概念过新,上架需慎重
“水果茶中真的有必要加风味吗?概念过新,稳定性、成本都值得考虑。对消费者来说,他们也未必愿意为这款原料买单。”这是站在品牌端,更多研发的担忧。
三、成本、技术还有难题
除了研发讨论的方向,水果提取液在上架中还会面临哪些细节?我也做了一波盘点。
1、成本高
整理下来发现,水果提取液的价格不算低。
有研发告诉我,测试过的一款水果提取液,实际运用中,单杯加入25ml~30ml,成本近1元。据供应商介绍,成本和不同水果原料的价格、得率及技术有关,总体价格较高。
据郭洋分析,生产工艺上,目前水果提取液更多用到超临界提取技术,会带来成本增加;制作过程中,水果费料也比较高,导致成本偏高。
2、技术上有门槛
询问多位供应商,发现水果提取液虽然可被生产运用,但依旧存在技术难题。
杨先德告诉我,相比花类原料的提取工艺,水果类的技术门槛更高。鲜花提取液需要解决色素、多糖等问题,水果提取液则需要解决果胶、纤维等问题。
唐俊峰也表示,水果提取液难点在于,无损耗或者低损耗的情况下获得高浓缩的产品。
3、茶饮端可替代的原料太多,缺少唯一性
采访中,有研发告诉我,考虑到成本、培育市场等问题,他们不会迅速将水果提取液用在饮品中。
“增加的成本不如直接用鲜果,果肉更多,消费者感受也好。”这位研发坦言,目前在茶饮端可用来替代水果提取液的元素不算少,成本也相差不大。
小结:
综合评估水果提取液的使用价值:
茶饮中:更多体现为与奶的结合应用,在轻乳茶中做风味,打造风味奶盖/奶云/奶油顶;
咖啡中:由于不需要固形物(果肉、小料等)添加,更多发挥风味价值,让香气还原自然。
是否能经得起推广使用,还需要更多落地考量。但无论如何,挖掘新技术,将固有形态进行创新的思路,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