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星巴克推出“年丰咸香拿铁”引发网友讨论。据悉,该款产品为龙年限定新品,销售范围是全国25家星巴克甄选门店。由于造型独特,口味混搭,“年丰咸香拿铁”也被网友戏称为“红烧肉拿铁”。目前,“红烧肉拿铁一杯 68 元”相关话题微博阅读量已达到 1753.4 万。
一、“红烧肉拿铁”评价褒贬不一
据产品详情页介绍,“年丰咸香拿铁”融合了东坡红烧肉风味酱和浓缩咖啡,加入蒸煮后的牛奶,最后加上东坡红烧肉风味酱和猪肉脯制成。该产品推出后,公众对该产品的口味、价格评价褒贬不一,也对星巴克下一款“混搭口味”充满好奇。
有的消费者表示,这款产品“风味新颖,拥有不错的口感”“配上红烧肉酱,与中国食品文化有了关联”。不过也有人评论称,“喜欢吃红烧肉的和喜欢喝咖啡的的人都沉默了”“无法理解,但表示尊重”。
根据星巴克工作人员讲述,此次新品销售效果还不错:“年丰咸香拿铁受到顾客欢迎,还有顾客主动到门店来询问这款产品”。另据星巴克顾客体验调查显示,在顾客“最想尝试的产品”中,除了东坡肉拿铁外,还包括柿子拿铁、陈皮红豆沙拿铁、老干妈拿铁等诸多混搭口味拿铁。
二、混搭口味要出圈了吗?
事实上,除了星巴克外,不少饮品品牌都推出过混搭产品,其独特的搭配与口感,不仅满足消费者猎奇心理,让人耳目一新,也为品牌带来了一定的热度。
2023 年 11 月,眷之茶联名方中山(河南胡辣汤品牌)推出新品“金椒乌龙”,该产品融合了河南特产胡辣汤与乌龙奶茶,带来不同食材碰撞的新鲜感。其原料包括茴香、紫苏、胡椒、干姜、乌龙奶茶等,上层的奶油云顶还加了胡椒、花椒颗粒。
2023 年 12 月,茶太良品联合六必居推出了城市限定“二八酱奶茶”,二八酱以“二分芝麻酱,八分花生酱”得名,是北京的地道特产。茶太良品创造出了一种既有传统风味又有时尚元素的混搭饮品。
今年 1 月,贵州茅台与瑞幸联名推出的新年款“龙年酱香巧克力”正式进入市场。产品不仅延续了“茅台+咖啡”的混合搭配,还加入了巧克力。不过有顾客反映这款新品甜度过高。还有网友评价该产品“甜到发齁”“受不了甜的朋友要注意”。
事实上,混搭口味不仅流行于饮品界,也进入了坚果、冰淇淋、方便面等主流食品中。美国品牌 Kar's Sweet 品牌推出了一款甜+咸混合口味的坚果,坚果甜的部分源于可可糖、咸的部分源于海盐。
据Spoonshot食品饮料趋势报告中预测,2021—2022 年,消费者对“混合辣”(如甜辣、酸辣)的兴趣增长 20.5%,“混合辣”趋势将在未来几年快速增长。
美国冰淇淋品牌 Baskin-Robbins 推出过一款辣味冰淇淋,该产品将白巧克力鬼椒味冰淇淋、黑巧克力冰淇淋与辛辣血橙片结合在一起。Baskin-Robbins 表示,两种口味都有其独特之处,但它们也能融合在一起,形成辛辣+甜味的丰富口感。
国产品牌白象推出了颇具争议的“香菜面”,这种香菜+泡面的混搭掀起了“爱香菜党”与“反香菜党”的激烈争论,也让白象香菜面一炮而红。
为了做到更极致的混搭口感,白象还顺势推出了“三宫格泡面”,一碗泡面中同时包含三种不同口味,分别是老母鸡味、红烧牛肉味,番茄浓汤味。这种泡面也成为了网友口中的“梦中情面”。
不难看出,当 Z 世代消费者登上消费市场主舞台时,他们已不再满足传统的单一口味,而是愈发追求复杂且令人耳目一新的混合风味体验,这也让“混搭口味”食品顺势出圈。
三、混搭食品是否合理?
KANTAR TNS调查指出,2020 年新冠疫情以来,74 %的中国人越来越关注高品质的食物,人们在选择饮食时最首要的三个因素是“健康”“多样化”以及“均衡”。在愈发注重健康饮食的当下,“混搭口味”食品越来越多,但混搭食品的营养价值能否达到 1+1>2 的效果,也是当代消费者着重关注的焦点。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介绍,有些混搭食品能提升营养价值,例如果蔬混合汁往往会用水果的甜味来弥补胡萝卜、番茄等蔬菜甜味不足的问题,在营养成分和可溶性膳食纤维方面,往往会比纯果汁更为丰富,对人体更有营养。
但是,有些“混搭”食品虽然能让味道更有层次感,但其营养价值并没有提升。以果汁风味牛奶为例。 纯牛奶本身没有太多味道,但做成果汁风味牛奶或者乳饮料,会加入更多的糖、香精、增稠剂等,在导致纯牛奶质量降低同时,营养价值也并未得到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推出独特的“混搭口味”食品确实能让传统品牌吸引一波流量与热度,让消费者产生猎奇心理与新鲜感,进而为这些产品买单。但猎奇心理只是一时的,想要长期留住消费者更应该不断提升产品品质。
以瑞幸的酱香拿铁为例,今年 1 月上新的酱香巧克力并没有复刻酱香拿铁初上市时的热度。有不少瑞幸咖啡门店的店员反馈,酱香巧克力的销量并不理想,一上午销量可能只有十几杯,热度不及酱香拿铁去年刚上市的时候。这种现象也折射出消费者对“茅台+咖啡”这种营销模式不再好奇。
不同食材的混搭是否安全也是品牌方们必须考虑的一点。有专家强调,饮品中,“白酒+咖啡”的搭配未尝不可,但酒精含量需低于0.5%。由于酒精与咖啡因都是刺激性物质,如果大量混合饮用,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口感”也是消费者是否选择混搭产品的重要因素。例如,不少消费者表示“龙年酱香巧克力”甜度过高,口感没有去年酱香拿铁那么舒适。再比如白象香菜面,“爱香菜党”可能对其赞不绝口,“反香菜党”可能因香菜独特的香味、口感,对其“敬而远之”。品牌方或许可以从配料入手提升其口感,让香菜面被更多群体所接受。
在这个流行混搭的时代,食品界的混搭口味已经成为下一个风口,但这种混搭能否从“小众”走向“大众”,被更多消费者接受,仍然需要从营养价值、安全、口感等多维度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