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爆红,西北特色茶饮品牌“兰与茶”趁势出圈

分类栏目:首页>>石占学院>>前沿资讯

咖门

川味串串香全套技术

最近,“天水麻辣烫”火出天际,西北特色茶饮品牌“兰与茶”趁势出圈。

不仅进入“东方甄选”直播间,本地文旅部门也为其站台,其单店平均日营收超1万,被网友称为“西北蜜雪冰城”。

在激烈的茶饮竞争中,不到一年开出60+店,它到底做对了什么?

一、日营收1.4万,登上东方甄选,一西北茶饮火速出圈

天水麻辣烫火上热搜,炸出了各种西北特色美食,甜胚子首当其冲,一个茶饮品牌因免费“请”游客喝甜胚子奶茶火速出圈。

它叫“兰与茶”,是甘肃省本土品牌,主打西北特色茶饮,甜胚子、苦水玫瑰、三炮台是网友推荐。社交平台上网友对它的评价多是“平价好喝、攒劲的很”,还称它是“西北蜜雪冰城”。

来到兰州市张掖路步行街店踩点,门店不大约40平,入目是大面积黄色,装饰环境带着大西北的豪放感。

店员解释:“黄色与黄河、飞沙的颜色契合,有辐射整个西北之意。”而墙上的敦煌壁画又为其增添几分国潮风采。

再看菜单,涵盖奶茶、果茶、咖啡、酸奶/冰淇淋四大系列近30款产品,价格集中在5~14元,相对平价。

我发现,菜单上约50%的产品都与西北相关,比如甜胚子奶茶、苦水玫瑰等。店员告诉我,“其他常规产品用的奶制品也多是本地奶源,其特色奶茶还上过‘东方甄选’。”

包材也突出西北特色,杯身不仅画上了甘肃的著名景点,还一一列举当地特色美食,比如中山桥、黄河铁桥、手抓羊肉、兰州拉面等,不少网友戏称“去甘肃旅游看杯子打卡。”

“去年三月份开出第一家店,首店开业日营收突破2万,截至目前已落地61家,张掖店是年前开业的,冬季日营收能做到1.4万。”兰与茶联合创始人张士杰透露。

尽管今年茶饮市场竞争激烈,但兰与茶依旧实现了快速拓店、脱颖而出,它做对了什么?

二、提炼地域价值、借势文旅热,兰与茶通过4步找到生存缝隙

深度剖析兰与茶的案例,我看到了4个关键点:

1、聚焦“西北特色”茶饮,打造产品记忆点

兰与茶最大的特色,是将本地特产融入到产品中,打造了“大西北茶饮”的特色饮品线。

比如,甜胚子奶茶用本地“非遗专供甜胚子”;苦水玫瑰三炮台则选用了兰州特产“苦水玫瑰”;还有被当地人称为“养生局必备”的藜麦百合杏仁茶,用的是兰州特有的百合。

为了更好地体现西北特色,其在包材上也下足了功夫,飞天敦煌系列的手提纸袋、杯子,和写满西北地标性景点和特色美食的奶茶杯,都给消费者留下了记忆点。

“今年还会持续增加本地元素,门店软装更紧贴西北文化,持续进行本土化产品的研发,除了水果、牛奶,还会考虑当地的一些农副产品。”张士杰说。

2、做高性价比,线上单品销量4万+

产品聚焦西北特色是表象,本质还得是好喝。

“消费降级并不是品质降级,品牌应该更注重产品品质。”张士杰说。

除了使用本地特色物料甜胚子、醪糟、百合,其乳品原料也都来自菲诺、雀巢等大牌。

先把产品做出优势,再把价格打下来,用低价换复购。

兰与茶一杯奶茶的价格集中在6~14元,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其超大桶1升装杯型产品的价格多在10~13元之间,对比市场上同杯型普遍15元+的价格,优势很明显。

“超大杯甜胚子11元,能喝一天!”网友对其评价多是“好喝”“超值”“配料丰富”。

而且,兰与茶在平台上的团购价是线下点单的5~9折,冰淇淋甜筒1.49元、甜胚子奶茶10次卡66元(折合每杯6.6元)。

仅超大杯甜胚子奶茶的线上团购,就有4万+的销售量,其他热门单品也都在1000+。

3、借势文旅热,用情怀带动传播

年初天水麻辣烫大热,带动了甘肃旅游热潮,兰与茶借势“出击”,打造品牌知名度。

“吃麻辣烫来杯甜胚子奶茶!”“请外地游客免费喝甘肃特色甜胚子奶茶。”

天水小吃街上游客熙熙攘攘,街道旁码放着整整齐齐的奶茶袋子,兰与茶免费请游客们喝甜胚子奶茶。张士杰告诉我,这是由天水文旅局牵头的活动。

除此之外,年前与当地文旅局签了合作,在景点、高铁站等地方投放广宣,线下门店陈设展示文旅助农产品,还设置定向联动,比如持天水旅游年卡免费领甜胚子奶茶。

这些举动为甘肃文旅助力,向消费者传递西北朴实民风的同时,品牌在社交平台上也收获了口碑与认可。

“今年的发展策略是和文旅局共赢。”张士杰说。

4、错位竞争,做西北“中低端”的茶饮生意

对比南方茶饮的“百花齐放”,西北地区相对就是“茶饮荒漠”。

但随着近几年大牌的密集下沉,区域品牌也感受到了竞争压力,兰与茶的策略是错位竞争。

“大品牌有规模优势,小品牌胜在打法灵活。”兰与茶瞄准学生和白领群体,以蜜雪冰城的定价思路,本地化的产品,主攻区域中低端市场的生意。

在选址上,兰与茶围绕步行街、商业购物中心等人流量大的热门街区,同时优先考虑学校周边。

为了保持价格上的竞争力,兰与茶也提前在供应链上发力,去年就在西安、兰州建立仓库,保障产品出品稳定。

张士杰透露,兰与茶的团队不乏运营过千店品牌的老手,成立初期就考虑到了人才、产品、运营等多维度的问题。

三、下沉市场的缝隙求生,产品依旧是关键

总结来说,兰与茶之所以能快速走进大众视线,一方面是利用区域特色优势,将产品的性价比做到了极致;另一方面则是借势甘肃文旅热潮扩大了品牌知名度,从游客切入赢得了口碑。

近几年,西北旅游持续火热,对比其他区域,这里茶饮竞争环境宽松,但生存土壤贫瘠、人才相对短缺,虽然近两年不少品牌陆续进入,但都不温不火。

有实力的区域品牌,依然能够凭借对当地市场的深刻洞察,打造差异化的特色产品,通过本土化的经营策略,找到自己的生存缝隙。

兰与茶的案例,也让我们看到,下沉市场仍存在可挖掘的空间。

但不容忽视的是,“未来茶饮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价格,而是进入了产品、运营、品牌等多维度、全方位、综合实力的较量。”张士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