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即将失传的传统美食,都是老广怀念的童年回忆!

分类栏目:首页>>石占学院>>前沿资讯

美食导报

开间咖啡馆

前段时间,《美食导报》给大家报道了广州传统素食——斋烧鹅和杜姨的美食故事,由此勾起了不少老广的童年回忆。

除了斋烧鹅,还有糖沙翁、水菱角、鸡球大包……这些老广州人才知道的童年美食因为制作难度大、利润低等原因,正在淡出我们的视野。

时代在变化,但总有一些味道让人念念不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这些即将失传的传统美食。

//  鞋底饼 // 

备受欢迎的“街头零食”

因形似鞋底而取名为“鞋底饼”的传统小吃,可能现在很多人连它的名字都没听过,但对于很多老广来说它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受欢迎的“街头零食”,当时卖大约5毛钱一个,与沙示汽水、牛杂、蝴蝶酥等美食齐名。

“鞋底饼”最令人念念不忘的要数那一道独特的南乳风味,对于许多广州人来说,有南乳味的鞋底饼才是正宗的鞋底饼。

传统的鞋底饼是没有馅的,颜色金黄诱人,表皮又酥又香,有的则在上面多撒了点芝麻,品味起来甜咸相间。目前在广州老城区的少数传统饼店,还能找到它的身影。

//  糖沙翁 // 

“老广的甜甜圈”

沙翁,又称为炸蛋球、沙壅、冰花蛋球、琉璃蛋球,是我国传统油炸甜食之一,用鸡蛋、油及面粉混合而成的面团炸起后,在外加糖而成。

做法正宗的糖沙翁吃起来甘香可口,外脆内软,湿润富有蛋香。吃时要滚粘一层白砂糖,看似头发花白的老翁,故名沙翁,在广州更多人叫它为“糖沙翁”,是很多老广以往和家人饮早茶必点的甜点之一。

但因糖分高,“糖沙翁”逐渐被追求健康饮食的现代人摒弃,加上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如今已很少酒楼会做这种茶点。

//  水菱角 // 

“最地道的西关小吃”

水菱角,是老西关人的特色传统小吃,以前老西关泮塘盛产菱角,但不是人人都吃的起,于是爱吃的西关人就用面粉整成类似菱角形状的小吃。此菱角虽没有真菱角那般粉嫩,却也香甜爽口,别有一番风味。

一个好的水菱角,满足“中间厚,三腿尖,下水煮过不断腿”的要求,必须用人工才能濑出水菱角的形状,因为制作工艺繁琐,现在传统广州味道的水菱角已经很难找到,如今会这个手艺的人也越来越少。

水菱角手艺第二代传人娇姨这样评价它:“水菱角是广州的味道,它不一定是最好吃,但它是最地道的西关小吃。”

//  咸煎饼 // 

“油器三宝”

咸煎饼也叫咸香饼,是广州街坊们最爱的“油器三宝”之一,吃起来不仅特别酥脆,而且香气诱人,尤其是香浓的南乳味融合独特的口感,咸中带甜,让人入嘴难忘。如果怕吃多了上火,还可以搭配它的“最佳拍档”咸瘦肉粥“降降火”。

说起咸煎饼,老广们最先想到的,大概会是“德昌”这一老字号。据了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昌是名震一时的茶楼,也是最早创作出南乳咸煎饼的地方。

在广州老城区,如今依旧在卖咸煎饼的店铺还是有不少,但能做到味道传统正宗就不多见了,其中以开了40多年的“林记”出品的咸煎饼最为“威水”。

//  棉花鸡扎 // 

“广东早茶的富贵担当”

棉花鸡扎,曾经的广东早茶的富贵担当,但现在提起来年轻一代几乎已很少有人知道了。其实就是滑鸡块、冬菇、腊肠、浮皮、淮山,做成像腐皮卷的形式。蓬松雪白的浮皮就是那个“棉花”,吸收了鲜美的鸡汁,所以就叫“棉花鸡”。

经典的棉花鸡扎应该用鱼肚,“棉花”的口感可是富贵人家的享受,选用更便宜的猪皮来代替鱼肚,虽然看着还是形似,可惜少了一份鱼肚的鲜味,不再是广东人心目中的棉花鸡扎了。

//  鸡球大包 // 

“大件夹抵食”

鸡球大包是广式传统特色小吃,以带骨鸡肉、猪肉、鲜笋等作为主要馅料,叉烧、鸡蛋、菜碎等作为辅料,内容相当丰富。鸡球大包的体积约为一般中式包子的3倍左右,吃一个几乎可以抵一顿饭。

在广州,鸡球大包这种“大件夹抵食”的点心曾经是不少茶楼的“头牌”。粤点泰斗陈勋老师傅曾经说过,1960年左右,西堤码头有很多四乡来的船只停靠,下船的客人都会经过天元茶楼觅食,其中,茶楼里的鸡球大包深受客人喜爱。

不过因为鸡球大包的制作成本较高、工序繁多,在如今的茶楼中已较为少见,偶尔可以在一些老字号品尝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