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一场直播带货活动中,网络“红人”董宇辉在直播时提及内蒙古羊肉烧麦,称其是“手艺不咋好的包子”“没包好的蒸裂开的包子”。
此番言论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尤其是来自内蒙古的网友,纷纷在评论区为内蒙古烧麦正名。
面对持续发酵的舆论,董宇辉近日在直播时就此前称内蒙古的烧麦是“裂开的包子”一事道歉。他表示,“没有恶意,主要还是因为自己见识短浅,以后有机会要去多尝试。”
这一事件也使得烧麦在网络上成功 “火” 出圈了。
实际上,关于烧麦(或称烧卖、稍麦)的叫法和吃法,一直以来都存在地域性差异和争议。
01、烧麦不是“裂开的包子”
羊肉烧麦作为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传统美食,其独特之处备受推崇。
据“呼市观察”视频号报道,从业50多年的烧麦非遗传承人李英讲述了呼和浩特烧麦与包子的区别,表示包子和烧麦是两种概念:包子是发面的,烧麦是死面的;死面倒成花边,倒成烧麦皮;包子是拧花的,可以更好提汁,烧麦则不用提汁。
烧麦顶部不封口,据说起初是因为茶客们所带的小菜品种不一,有的是生牛羊肉和姜葱,有的是萝卜青菜豆腐干,为区别各茶客的小菜,便不封口。每当一笼蒸好后,店家便把蒸笼端到茶堂的桌上,不封口是为了让食客更好地辨认各自的菜点。
羊肉烧麦的制作过程中,馅料的选择与搭配至关重要。传统的肉馅由羊肉、大葱、生姜、胡油、咸盐等原料搅拌而成,各种原料的用量配比直接决定了烧麦的口感。
在呼和浩特,吃烧麦有两种主要方式:蒸烧麦和煎烧麦。无论是蒸制还是煎制的烧麦,通常都会搭配特制的辣椒油和老陈醋食用。并且呼和浩特的烧麦是按两来出售的,口味只有咸味。
同样是烧麦,南北方有啥不一样?
在北方,人们追求的是烧麦带来的肉香四溢的满足感;而在南方,人们对待烧麦则多了些精致的讲究。
02、广东的烧卖,干蒸为要
烧麦的起源可追溯至元代初期。早期关于烧麦的记载出现在元末明初的汉语学习书上,当时元朝首都大都(现北京市市区内)已有贩售熟食素酸馅的“稍麦”,是以麦面制成的薄皮包着肉蒸熟,伴汤而食。
之后,“稍麦”因音近被读成“烧麦”(北方叫法)或“烧卖”(南方叫法),并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
如今,在大江南北,我们仍能找到风味各异的烧麦,其中以呼和浩特的羊肉烧麦、京式点心的四季烧麦和粤式点心的干蒸烧卖流传较广。
在广东,旧时只要在蒸笼里放瓷碟承托蒸制的点心便被称为烧卖,如排骨烧卖、腐皮卷烧卖等。而加上“干蒸”二字的烧卖,则是全蛋皮包裹肉馅的烧卖,如蟹黄干蒸烧卖、牛肉干蒸烧卖等。
与北方的烧麦不同,广东蟹黄干蒸烧卖用的是全蛋制作的面皮半裹着用猪肉、虾仁制的馅,上面点缀蟹黄,而制作的标准是扎腰且有花樽形,蒸出来不能过干。
据说,以前的干蒸烧卖大多制成腰鼓状,中间掐腰,形似花瓶;而如今的干蒸烧卖更加“大粒”,平均每个有四钱重,口感与风味都更加浓郁。
除了外观不同,如今的干蒸烧卖的肉馅也与过去有所不同。旧时的干蒸烧卖肉馅往往打成蓉,点心师傅把猪肉鲜虾混在一起打成肉滑,人们只有在吃的时候才会发现馅料里的鲜虾味。
这种点心不仅外观精致,而且味道鲜美,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鲜美的口感而闻名遐迩,常常成为广东早茶中的必点之选。
在早茶文化盛行的广东,干蒸烧卖还与虾饺、叉烧包及蛋挞一同被誉为点心界的“四大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