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奶制品,所长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内蒙古和新疆的特色美食,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奶茶……其次想到的是双皮奶、姜撞奶、炸牛奶等传统甜品,还有西餐里的各种奶油菜式和烘焙点心。其实,牛奶还可以做更多的菜!
在牛奶就粥方面
/ 福建人和广东人达成一致 /
牛奶就着粥怎么吃?并不是直接把牛奶倒进粥里,而是将它加工成容易保存的固体,吃起来更方便。福建厦门、漳州有咸牛奶,潮汕有“牛铃”(音),广东顺德有大良牛乳,都是让外地人大吃一惊的下饭神器。它们虽然外形不同,做法却大体相近。
将水牛奶煮热后,加入适量醋,促使牛奶凝固成絮状,捞起捏出水分,团成球形或者用模具压成圆饼形,放入装有浓盐水的容器密封保存,在短期腌制过程中还会经历发酵,提升口感。其实,这种做法和欧洲的马苏里拉奶酪并无太大区别,因此这类奶制品也得到了“东方芝士”的代称。
闽南方言里有句谚语:“一碗打铁糜,几粒咸牛奶”,用来形容牛奶和稠厚米粥的适配程度。一颗咸牛奶埋入滚烫的热粥,逐渐化开一部分,奶汁和米汤融为一体,牛奶的内部仍然有着Q弹软滑的口感。咸咸的滋味让人联想起咸鸭蛋蛋白,但又比咸鸭蛋多了浓郁的奶香,回味无穷,咬一小口就能吃下半碗粥。也有人喜欢将咸牛奶用油煎炸到表面金黄,再用来配粥吃,口感更为酥脆。
除了和粥一起吃,咸牛奶的一大作用是做调料,它既有盐的咸味,又有提鲜的奶味。闽南家常菜里将咸牛奶和瘦肉、少许酱油水一起炣(炖的意思),咸味适中,肉质软嫩,牛奶香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顺德则用咸味的牛乳片蒸排骨,滋润鲜香,让人觉得比常见的豆豉、梅菜等配料更加滋补。
顺德还有一道特色菜“炒牛奶”,同样是咸口的下饭菜,但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加工。将水牛奶加入适量生蛋清、盐、淀粉,搅拌顺滑,下锅炒到半凝固状,放入虾仁、鲜贝、蟹肉等配菜,找准火候起锅。固态牛奶质地如同绵软的豆腐,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配料,浓郁的奶味彰显出它的独特。
牛奶不仅能炒,还能炸!玉液变金砖,说的就是炸牛奶。加了面粉的奶冻,裹上面包糠,温油里走一趟,外脆里嫩。一口咬下,奶香流窜。老少咸宜是它成为压桌甜菜的重要原因。
乳扇、乳饼
/ 不只是点心 /
“云南十八怪,牛奶做成片片卖”,云南大理特产的乳扇历史悠久,它的制作同样要有酸来助力。用来做乳扇的酸水通常用木瓜或是梅子制成。将酸水加温后倒入鲜奶,促使快速凝固,将凝固的牛奶揉得黏稠,反复拉伸,最后缠绕到竹竿上晾干,就成了色泽乳黄、富有韧性的“干奶酪”。
乳扇除了趁新鲜夹红糖吃、撕碎泡茶、直接烤着吃或者炸着吃,用来做菜也是不在话下,可盐可甜。将乳扇用干净的湿纱布或者菜叶包裹,待它吸水回软后切成细丝,可以和焯过的韭菜一起拌成滋味咸辣微酸的凉菜,也可以用来炒肉丝。乳扇的形状也很适合包馅,豆沙馅或是云腿菌子馅都适配,下锅炸到松脆,一口咬下,酥香可口。这个菜看似简单,其实也很考验功夫,因为乳扇质地很薄,温度稍高就会糊。
云南特产的乳饼原材料通常使用羊奶(也有用牛奶的),做法是加酸水凝固后挤压出乳清,形成致密细腻、富有弹性的块状固体,和做豆腐异曲同工。将乳饼切片油煎,外酥里软,蘸着椒盐或者糖吃,滋味香醇,是最常见的吃法。
“火夹饼”是将乳饼和宣威火腿分别切成薄片,层层交错码入碗中,蒸熟后扣入盘里,勾一层薄芡,肉香和乳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红白相间的外观让人胃口大开。新蚕豆下来的季节,将乳饼切丁和青蚕豆米、少许火腿丁一起烩,色泽一清二白,清淡鲜香,还有个“青蛙背玉石”的代称。
“奶爆”
/ 奶香暴击 /
前段时间,天津的“煎饼果子牛奶”出圈了。其实在天津菜里,还有一种特色做法“奶爆”,奶汁全爆、奶爆三样、奶爆两样、奶爆豆腐……乍一看菜单,让外地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它的特色是在爆炒虾仁、腰花、牛柳、鸡丁、鱿鱼等食材时加入适量牛奶调配的料汁,海陆食材和牛奶有着极佳的适配性,奶香恰好增添特有的鲜甜味和稠厚润滑的丰富口感。为了解腻,天津人常常搭配虾油蘸着吃,越吃越有滋味。
“奶汤”
/ 往往没有奶 /
许多地方菜里都有以“奶汤”命名的菜式,但传统的奶汤做法里并没有奶,而是和牛奶很像的乳白色浓汤。厨师选用脂肪和胶原蛋白丰富的猪骨、鸡架、肘子、猪肚等食材,先用滚水烫过,再用冷水旺火煮开、文火慢熬,撇去浮沫,白色的视觉效果其实来自乳化的脂肪液滴。尽管热量爆棚,但汇聚了香味的精华。类似方法熬成的鱼汤也叫“奶汤”。
鲁菜的代表之一奶汤蒲菜,用脆嫩的蒲菜和奶汤烹制而成,看似简简单单,实则充分体现功夫。陕菜里的“奶汤锅子鱼”,将鲤鱼切块烹炸,再加入奶汤炖煮,滋味浓郁。四川邛崃还有特色“奶汤面”,用熬好的浓香骨汤下面条,在重口味的四川面条里属于独树一帜的清淡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