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火两年后,酸汤火锅赛道正悄然褪去热潮!
继年初知名酸汤火锅品牌 “夏励励” 突然倒闭以来,广州 “黔作”、成都 “福幸酸汤”、南宁 “黔多多” 等酸汤火锅店也在各地陆续关停,就连海底捞北京、安徽等地的门店也大规模下架了雷山酸汤锅底。
作为近两年餐饮界最炙手可热的品类之一,酸汤火锅凭借酸辣开胃与高性价比优势,成为现象级爆款。这股热潮不仅吸引大量创业者蜂拥入局,更促使海底捞、九毛九等头部餐饮品牌纷纷跟进,推出各具特色的酸汤锅底,竞相抢占市场风口。
但令人意外的是,从爆红到降温的周期竟如此短暂 —— 短短两年间,酸汤火锅已明显步入 “退烧期”,行业热度正逐渐回归理性。
爆火的酸汤火锅,开始“退烧”了
从贵州毛辣果酸、云南酸菜火锅到海南糟粕醋酸,酸汤火锅最近两年可谓是火遍了餐饮界。
凭借酸辣过瘾的独特口味与人均不到60的高性价比,酸汤火锅迅速蹿红,成为餐饮行业新的创业风口。
数据显示,近两年酸汤火锅相关企业的注册量呈现增长态势,并在2023年达到增长高峰,创近十年新高。
其中,除黔多多、黔三一、滇牛等专门的酸汤火锅店外,海底捞、巴奴等头部品牌也推出自家酸汤锅底。这股“酸汤风味”热潮甚至一路蔓延至快餐、调味料、预制菜等领域,连喜家德也推出了凯里鲜蔬锅。
一时间,“无处不酸汤”成为市场的直观写照。
然而,仅走红两年,这位昔日“顶流”便开始经历大退潮。
1、关闭、跑路,一批酸汤火锅店正悄悄“消失”
在酸汤火锅蹿红的2023年,黔夺夺、夺多山、黔三一、山外面等一批贵州酸汤火锅连锁品牌开始扎堆涌现。随后,云南酸菜火锅、海南糟粕醋火锅陆续登场,洱火、滇牛等持续为酸汤火锅“添火助力”……从一二线城市到小县城,市场集体被“酸汤风暴”席卷。
以来自成都的黔三一夺夺粉酸汤火锅为例,其2022年开出首店后,仅在2024年上半年就新开33家,高峰时期门店数近80余家。2023年在上海首开的滇牛云南酸菜火锅,一年内业迅速扩张至70家左右的门店。
但如今,窄门餐眼数据显示,黔三一门店数量已缩减至60余家,且长时间未进入新省份拓展开店;滇牛在北京、绍兴、诸暨等城市的门店,在经历短暂的排队打卡热潮后,也走上了闭店之路。
知名品牌收缩之外,街边个体经营者的处境同样艰难。广州的黔作在开业仅数月便宣告停业;曾豪言“要开100家店”的夏励励最终以“跑路”退场,如今狼狈得徒留一张刺眼的红告示;社交平台上更有酸汤火锅店主坦言,开店四个月亏损120万,如今只想转让……
2、酸汤火锅店增长放缓,线上热度明显下滑
作为现象级餐饮品类,酸汤火锅曾长期霸榜社交平台。
打开小红书、抖音,酸汤火锅探店视频、美食推荐笔记铺天盖地。小红书上,酸汤火锅相关笔记量在2024 年 1 至 10 月同比暴增超700% ,抖音上相关话题播放量一度突破 16 亿 。
但如今热度明显消退。巨量算法数据监测显示,抖音上“贵州酸汤火锅”关键词搜索指数已显著下滑。
线下,除海底捞众多门店悄悄下架昔日爆品“雷山酸汤锅”外,酸汤火锅新店开业数量也在减少。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国内酸汤火锅新注册企业今年已注册755家,较去年同期(781家)减少了3.33%,较2023年同期(760家)减少了0.66%。
有餐饮从业者向媒体透露,"很多加盟商撑不过半年,最夸张的一个月内连关3家店。”
尝鲜之后,酸汤火锅难逃生命周期
在高度内卷的餐饮市场,酸汤火锅杀出重围,成为了新的创业风口。
然而作为网红品类,酸汤火锅也难逃市场周期的规律,在一波消费热潮后逐渐降温。
从现象级爆品到回归理性,酸汤火锅的起伏能给餐饮人带来哪些启发呢?
1、 满足一时的尝鲜心理,但复购难
往前倒推三年,国内主流火锅市场基本呈现“两极分化”:要么是川渝麻辣火锅的重油重辣,要么是潮汕牛肉代表的清淡本味。
在这样的背景下,酸汤火锅一经出现,便获得了不小的关注。
在一口浓郁酸爽的独特口感中,许多人成为酸汤火锅食客。加上性价比高,只需人均五六十元便可尝鲜的价格,也让酸汤火锅异军突起,迅速晋升为网红打卡美食。
然而,尝鲜打卡热潮过后,口味小众,味道单一等负面反馈开始浮现,不少顾客表示“吃不惯”、“不好吃”,不愿再来。
此外,酸味虽为五大味型之首,具有普适性,但相较于辣味带来的强烈刺激感痛觉反应,其更偏向于味觉感知,不够上头,成瘾性弱。
如此一来,消费者在尝鲜过后,便难以形成长期复购。
2、 餐饮品类都有发展周期性,“退烧”是正常现象
过去,重庆火锅从区域走向全国,需要经历漫长的30年。如今,在发达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推动下,地方风味全国化的进程大大缩短。
几乎一夜之间,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成都冒烤鸭等地方风味在全国崛起,酸汤火锅亦是如此。
可即便进程加速,但放在品类自身来看,任何餐饮品类都难以摆脱自身的生命周期。数据显示,我国餐饮品类的流行周期多在3个月至2年之间。曾经爆火的天水麻辣烫、冒烤鸭等,都在短期内经历了从顶峰到回落的轨迹。
当下的酸汤火锅,也正经历其周期性的转折点。
经过两年的品类红利周期后,许多消费者对酸汤火锅的“新鲜感”下滑,一批产品力、服务力不足的酸汤火锅店,自然在这股周期下被市场淘汰。
3、供应端“酸汤”口味泛滥,但尚未形成稀缺性
酸汤火锅全国爆火后,某种程度上倒逼了酸汤供应链体系的快速成熟与升级。有媒体统计,仅目前市面上能够提供酸汤底料的供应商就达到30家。
这一方面促进了酸汤火锅的大面积铺开,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口味千篇一律。
当消费者难以在工业化的酸辣口味中吃到真正的云贵酸风味,很难再对门店及产品产生兴趣。最终,一些做不出特色的酸汤火锅门店,也只能落得关店的结局。
职业餐饮网小结:
酸汤火锅的“退烧”,并非单一品类的偶然滑落,而是市场周期性规律作用的必然体现。
市场热度在短期内迅速催熟地方风味,极大压缩了品类的自然发展进程,却也导致消费者热情在快速聚集后难以维系,复购根基不稳。当品类红利期消退,酸汤火锅的降温便成了自然结果。
这为许多餐饮人敲响了警钟:在把握市场机遇的同时,需敬畏并顺应市场周期规律,冷静评估品类的长期价值,方能打造出在喧嚣沉淀后依然具备持久生命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