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可可饮品成为最大“显眼包”。
不仅星巴克、瑞幸等多个品牌集中上新,并且网友纷纷玩起“宅家自制”。
我还发现,一个专做可可的饮品品牌,半年多已开出70多家门店。
一直默默无闻的可可,为什么突然成为行业焦点?这对饮品店有什么启发?
一、“可可饮品”翻红,半年多开出70+专门店
“喝咖啡是为了活着,喝可可是为了快乐。”
春节假期,各大饮品店打得火热,可可却以另类姿势火出了圈。
在广东顺德大良迎春花市、容桂花市上,都出现了一个名为“大胡子冰可可”的快闪店,摊位前一直大排长龙。
店内黄色主题装饰十分亮眼,画风极具泰国特色。
产品如其名,聚焦可可单品,有淡可可、标准浓度可可、重度可可以及加糖可可4个浓度。杯身IP形象的胡子越长,代表可可浓度越高,单杯售价在18~22元。
制作过程十分简单,冰块打底,根据浓度倒入预制好的可可酱与牛乳,即可封杯。
“一口下去十分解压,味道浓郁,巧克力脑袋必冲。”为了这一杯可可,不少年轻人专程前去打卡。
我了解到,大胡子冰可可是泰国品牌,自2023年年中进入中国市场后,半年多已开出70多家门店(含集市快闪)。
其中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位于新一线城市的门店,日均营收基本稳定在6500元。”
我还发现,今年春节,品牌不约而同开始关注可可,比如:
瑞幸再度联名贵州茅台,推出贺岁饮品“龙年酱香巧克力”;
佐敦道联动广州剪纸非遗传承人邓春红,推出龙年限定新品“龙王黑钻可可”;
另茶则打出“喝祁红 行鸿运”的宣传语,上架了含“咸可可工夫红”在内的祁红工夫茶系列饮品;
大年初五情人节,星巴克推出限定饮品“可可覆盆子风味摩卡”。
可可饮品集中亮相背后,网上的热度也持续高涨。
在社交平台上,关于“自制可可饮品”“可可饮品测评”的分享帖非常多。春节期间,一博主在小红书发布自制“红茶热可可”的视频,收获上万点赞量,引发一批宅家年轻人跟风效仿。
可可,为什么突然备受关注了?
二、冰可可、咸味可可受欢迎,“经典再造”轮到可可了
可可与茶、咖啡同属“世界三大饮品”,不过相比茶与咖啡的高歌猛进,一直以来,可可却不温不火。
基于对产品热量的考量,一般品牌较少推可可饮品。在大众心目中,可可饮品也通常作为偶尔消遣的“快乐水”。
但随着现制饮品的快速进化,可可这个经典品类一直酝酿着翻红机会。比如,可可很早就出现在大牌的创意研发中。
喜茶的空气巧克力啵啵、奈雪的可可丝绒宝藏茶、茶百道的焦糖山核桃可可、1点点的可可芭蕾、CoCo都可的巧克力系列等,不论是做基底,还是做小料,都成为产品线中一个特别又必要的存在。
“传统的可可饮品,不符合产品做清爽的大潮向。”有品牌研发告诉我。但仔细观察这轮可可热度,我发现了几个重要变化:
1、冰可可也受欢迎,突破冬日饮用场景
回顾过去几年的产品上新,可可饮品一直担任“气氛组”选手。
在天气转凉后,一般在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前夕,可可饮品迎来集中上新,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与节日属性,成为不少消费者心目中的“冬日快乐水”。
但大胡子冰可可的走红,让我看到了冰可可的受欢迎度。
在口感上,相比热可可的醇厚,冰可可多了几分丝滑,带来不同的饮用体验,这也体现出可可饮品成为四季常青品类的潜力。
2、可可还能做“咸”,味型变化更多样
其次是,可可的风味搭配也更多了。在和咖啡、红茶组CP之余,还玩出了不少新花样。
比如瑞幸酱香巧克力,用可可搭配白酒风味厚奶,重现经典“酒心巧克力”风味。
另茶的“咸可可工夫红”,使用祁红工夫茶搭配加勒比黑可可,再融合喜马拉雅盐,带来微苦回甘的饮用感受。
据另茶相关负责人介绍,“相比之前的可可系列饮品,此次推出的咸可可工夫红销量涨了近3倍,咸风味的可可更受粉丝的喜爱。”
3、强调“真材实料”,精品趋势显现
最重要的是,迎合大健康趋势。
长期以来,不少消费者对可可饮品存在认知偏差。尤其是80后、90后,对可可的认知停留在以高乐高、阿华田、雀巢美禄为代表的可可固体饮料上。
用现在的眼光审视,不过是“热量炸弹”,这让不少人把可可饮品与“高糖、高热量、高脂肪”等划上了等号。
事实上,去除糖等其他添加,可可本身的热量是可控的。
现制可可饮品也在不断升级。比如,2023年10月,CoCo都可巧克力系列回归,使用荷兰进口可可粉和真牛乳调制,强调真材实料,0反式脂肪酸。
与此同时,Bean to Bar精品巧克力进入大众视野,一杯纯正的热巧克力,被越来越多消费者认识与接受。
在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城市,还出现了一批精品巧克力专门店,比如Nibbo、叁言咖啡巧克力、OKFULL CHOCOLATE、Bean To Light等,其中不少门店都登上了当地热门榜。
可可“高热量”的刻板印象,正在逐渐被打破。
三、小众兴趣消费能否培养出一个“大市场”?
从这一轮可可热度可以感受到,消费者对更有趣、更健康、更高价值感的现制可可饮品,始终抱有期待,这也为可可饮品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在资深研发看来,可可是一个值得敬畏且值得被开发的品类;但要成为全民爆款,还有一些难题需要攻克。
一方面,是消费动机不足。
相比茶和咖啡,可可的消费场景并不突出。可可饮品的整体渗透率较低,用户未被培养出消费习惯。
而且,消费者对可可饮品,不论是从风味品鉴、还是质价比考量,共识还不够,品牌商家难以提供具有普适性的产品。
另一方面,供应链欠缺灵活性。
一个爆款的诞生,需要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作为支撑。中国并非可可豆的主要产地,上游产业链依赖进口,品牌若想量身定制一款可可原料,往往面临高昂的成本。
综合来看,短期内可可恐难以走上大众舞台,但精品可可路线不失为独立咖啡店的一个选择。
精品可可与精品咖啡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产地、处理方式、工艺参数等,都会影响其最终呈现的风味,具有较高的受众重叠度。
一款精品可可饮品,既能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独特的消费体验;又能丰富门店的饮品线,补充日常营收。
正如冰淳茶饮供应链开发工程师赵明哲所说,“可可饮品的潜力,要站在消费者认知层面进行挖掘。”
从小众兴趣消费中,能否培养出一个“大市场”,需要交给时间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