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在抖音、小红书上红起来的美式咖啡,能不能被饮品店复刻引流?
日前,一款名为“瀑布冰美式”的咖啡饮品,因网友复刻频频“翻车”反而大火,在抖音播放量已达1.9亿次。
而上次有出现这种现象级自制咖啡还是“400次咖啡”。在小红书上“瀑布冰美式”的话题浏览量也超过800W,相关笔记有2600多条。
一、形式大于内容的爆款
“瀑布冰美式”所需的食材、设备十分简单,水、美式咖啡浓缩液、特制形状的冰块和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就够了。制作方法属于“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那种。
简单来说,就是将装有咖啡浓缩液的冰杯放在水中,随着冰杯融化,咖啡液从丝缎变成瀑布,最后倾泻而下。
为什么瀑布冰美式能突然火爆,论原料、口感,明明就是很普通的咖啡饮品,依靠充满仪式感的操作一下大家就纷纷模仿。或许就是因为这些过程复杂但原料设备简单的DIY过程,拉近了咖啡与大众的距离。
对比咖啡馆的美式咖啡出品,通常机器制作会让普通人觉得这杯咖啡做起来很复杂。而瀑布冰美式的出现传递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其实做咖啡也能很简单。
用现成的浓缩咖啡液、速溶咖啡就能做成,这些材料触手可得,不需要机器,每一个人都能轻松制作出一杯让自己赏心悦目的咖啡。
自制瀑布冰美式抓住了消费者的挑战心理,凭借难成功、成品好看快速出圈。我们在社交平台搜索自制饮品时,发现近一年原创67W条,平均每天有2000人参与发布自制饮品相关推文。
不过再往深里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瀑布冰美式”的热度转化成商机的范围似乎并不广阔。线上倒是被发掘出一些商机,在某宝界面搜索瀑布冰美式,能找到很多做瀑布冰美式的冰杯模具。再往外围搜索,无论线上线下,就找不到多少有商业价值的东西上市。
二、没有复购率的创新,只能活在网上
在部分小伙伴看来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没有接触咖啡或少接触咖啡的伙伴而言,是增加了一次认识、接触咖啡的机会,也让大家知道原来冰美式咖啡是高浓度的咖啡兑水制作而成的,不一定需要咖啡机才能做出来。
但一个现象级的爆款为什么一直流行于民间,没能被饮品品牌发掘包装成自己的流量产品?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要弄明白另一个问题,这一波由瀑布冰美式引发的流量潮,是否意味着咖啡创新走偏?满足好奇心之后,消费者还是否会继续买单?
很多爆款咖啡红极一时之后,又马上销声匿迹。这些看上去新颖新潮、卖相好看、适合拍照打卡的网红饮品,如果最终不能回归到味道本身,那么消费者会为其首次买单,却未必会复购。
一杯咖啡的成功不止于咖啡本身的味道,而是制作咖啡过程的仪式感吸引了人们关注咖啡、购买咖啡。就像手冲咖啡一样,大家会想学手冲咖啡,更多的是被制作的过程所吸引。
现在很多咖啡的做法虽然看着很吸睛,又或者是多此一举,但也正是因为这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也通过模仿互动,不断拉近人们与咖啡的距离,让咖啡变得更加的大众化。
三、“咖啡+豆腐脑”们是新赛道还是歧途
当然也不乏质疑声,有人就质疑现在所谓创意咖啡,只能算是产品呈现上的创新,甚至仅仅是换了装咖啡的器皿。这样的创新虽然引睛但产品的品质并无多大改进。这样创新产品逃不出“过把瘾就死”的循环。
相比于精品咖啡吸引的是对口感、味道有追求的咖啡爱好者,茶饮品牌们的“轻咖啡”产品好喝、有趣,针对的是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也是“爆款”的潜在候选产品。
就像此前很红的“荷花咖啡”、“豆腐脑咖啡”这样的爆款,年轻的网友可以竞相去打卡,但为产品口感、品质点赞的人多吗?
与仅一二十年历史的新式茶饮不同,咖啡毕竟是与茶一样的经典饮品,已经形成非常稳定的消费习惯和文化。
咖啡新锐品牌搞创新可以培养一波还没养成咖啡认知的新兴消费者,但要想像奶茶一样靠形式创新完成受众的心智教育可能很难,最后还是要回归到咖啡的味道上。
有人拿瑞幸靠“生椰拿铁”等几个爆款实现翻盘证明“咖啡+奶茶”式创新的成功,倒不如说是瑞幸创造了“奶咖”这个新饮品。
瑞幸“生椰拿铁”的成功离不开其强大的科研实力、1/1000的新品筛选率等,“生椰拿铁”依然离不开产品品质这一核心优势的加持。而且,他们教育的是还不了解咖啡的那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