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资金和玩家的加入,预制菜的火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疫情加速了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步伐,而随着预制食品越来越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部分,到底哪种品类的预制菜更有发展机会,并成为品类爆款呢?
在预制社之前的《未来谁会成为预制菜的爆款产品?》文章中做了一份调查,统计显示:酸菜鱼、小龙虾、佛跳墙占前三名,肥肠、烤鱼、牛腩煲、水煮牛肉、梅菜扣肉、螺蛳粉、盆菜分列四至十位。
为何酸菜鱼成为最热门的爆品呢?酸菜鱼搭上预制菜的东风后,会走得更远吗?
一、酸菜鱼预制菜为什么广受欢迎?
1、市场接受度高,有广泛的消费者基础
消费者在选购预制菜的时候,往往倾向于选择自己熟知且印象不错的菜品。
酸菜鱼作为一道大众接受度颇高的国民菜式,早就突破了地域限制,拥有了广泛的消费客群,因而酸菜鱼预制菜也具有较为广阔的消费市场。
一直以来,“鱼片处理费工夫、自己动手嫌麻烦”是酸菜鱼融入家庭消费场景的阻碍,预制菜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也是酸菜鱼预制菜备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2、酸辣口味成瘾性强,易形成味觉记忆
目前,市面上销量靠前的预制菜产品,不少都是重口味的食物,如酸菜鱼、麻辣小龙虾、水煮牛肉、红烧肉。
一方面,重口味的食物能够刺激味觉。如酸菜鱼以酸辣为主要特色,成瘾性强,就容易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味觉记忆,进而形成消费习惯,其预制菜的复购率也较高;
另一方面,清淡的预制菜产品对口感还原度和食材保鲜度的要求更高,因此大部分企业会优先选择做重口味的预制菜,在研发过程中广泛运用调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口味上的劣势。
3、原料供应稳定,标准化程度高
预制菜是一个对供应链系统要求很高的行业,能做预制菜的单品,其上游原料供应往往也要较为稳定。
作为渔业大国,中国的鱼类供应较为充足。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水产品出口遇阻,不少水产企业也看到了国内预制菜市场的火热,开始进军鱼片加工,市面上的鱼片供应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
同时,国内酸菜、调料包的供应,也较为成熟。相比一些品类,酸菜鱼预制菜更容易实现标准化生产。
近年来,国内的冷链物流技术不断进步,也进一步推动了酸菜鱼预制菜市场的发展。
二、酸菜鱼预制菜为什么广受欢迎?
预制菜作为一个没有基础认知的品类,要想渗透用户,一定是先把一道菜做好,然后再做一桌子菜。
叮叮懒人菜的大单品是酸菜鱼,花了一年时间,调整三、四版打磨出来,在抖音上好评率是97.5。
酸菜鱼作为预制菜里的标杆单品,全年都有销售基础,转化率一直非常稳定。除了酸菜鱼外,叮叮懒人菜也在持续研发,不断储备新品,一个季度会上两到三款。
“先从需求场景出发,再去看市场上有哪些产品能够匹配这个需求,然后再看供应链能不能实现,最后再把一个产品打磨出来。谁增长最快,谁潜力最大,谁最有可能做到单品里的第一名,那我就重点把它打造成下一个爆品。”
同样,林郑焕认为,大单品策略也有助于预制菜建立品牌。不过他也坦言,品牌建设需要放到足够长的时间周期里,对于预制菜创业公司而言,当下最重要的是活下来。
以恒兴水产的金汤酸菜鱼为例,消费者在家烹制起来非常方便,只需在锅中添加500毫升的水,水开后将酸菜料包倒入煮约3分钟后,将鱼片倒入锅中,煮1分钟左右,撒上葱花、香菜、熟白芝麻即可品尝到和餐厅一样的美味。
恒兴水产发展食品加工有着天然的优势,它已经打通全产业链,拥有自己的养殖基地,合作农户几万家,把握核心的原料资源。
在此基础上,恒兴水产一直加大对食品研发的投入,成立食品研究院,同时,通过和餐饮协会、烹调协会、酒店协会的合作,借助他们厨师团体强大的研发能力来补足自己的研发短板。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了《2022年中国酸菜鱼预制菜品牌排行榜Top30》。
本次榜单一共有30个品牌上榜,上榜品牌有:国联水产、福成、麦子妈、翔泰、叮小菜、广州酒家、冻品先生、通威食品、正大、御鲜锋等。
其中,国联水产以91.62的金榜指数夺得桂冠,福成(88.01)、麦子妈(85.87)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2022年以来,国联水产在预制菜领域的布局动作不断。
2022年1月,国联水产公告,与盒马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对虾、罗非鱼、小龙虾等水产品预制菜品进行深度开发和市场推广等,致力于解决水产业瓶颈问题,助力水产业的良性发展和乡村经济振兴。
同时,公司积极推动旗下优质的预制菜产品出口,全力打开海外业务增长的新通道。
本次上榜品牌中,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共有5个品牌上榜,在数量上与上海并列第一,且前十名中,广东省的品牌就占了三名。
在预制菜产业中,广东预制菜产业起步较早,在央厨建设、冷链物流、菜品开发、食品安全等领域先试先行,积累了一定的发展经验,统筹了多方资源。
三、拆解预制菜的三种突围策略
预制菜正处在百花齐放的初级阶段,每家企业都仍处于测试、探索的阶段,谈胜负还尚早。但在现阶段,预制菜有哪些行得通的策略?下面将结合案例,从大单品、技术、渠道三种策略方向分析其成功的背后逻辑。
1、从大单品突围做出差异化
大单品策略指的是以产品、大单品思维入局竞争的品牌。
此类型品牌的特点为产品SKU的数量较少,产品本身有差异点,品牌资源向供应链倾斜。以这种策略运营的好处在于,产品壁垒较高,一旦做出优势产品,即可突出重围,从而形成品牌辨识度和更高的经营效率。
据石占小吃培训了解,2021年中国酸菜鱼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5.9亿元,预计2025年达16.9亿元;而在购买频率和价格接受度上,报告显示,有83.2%的受访消费者表示每周购买1-3次酸菜鱼预制菜产品;有30.6%的受访消费者能够接受酸菜鱼预制菜的价格是30-50元。
酸菜鱼的成功在于大众口味、用户认知度高、原料易得、烹饪麻烦但复原度高等特点的叠加。
结合这一底层逻辑,以肉类主食材+汤类基底+大众口味的菜肴都有可能成为是预制菜赛道的下一个酸菜鱼,比如猪肚鸡、水煮牛肉等。
2、针对大单品策略品牌应该如何打造差异化?
酸菜鱼预制菜在全网销量排在前列的叮叮懒人菜,在总结酸菜鱼这一大单品的成功经验时表示:
第一是做对的产品,第二是真材实料,第三是对于工艺、口味和还原度的匠心和耐心。将一款产品从细节上到做到极致,比如汤的辣度、酸度、鱼片的新鲜度,处处打磨,才能呈现高分产品。
抖音平台是预制菜品牌重点关注营销渠道之一,短视频场景式的输出让预制菜可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打动消费者。
叮叮懒人菜专注抖音直播,自播与达人合作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每月素材输出超过1000条;红小厨从预制菜做法入手,通过教学诸如小龙虾预制菜的正确做法,小龙虾的吃法等多个角度来吸引用户目光;
食道者则聚焦于场景化,以“家里小神兽馋了很久”,“健身人的减脂必备”,“干净美味的家人早餐”等不同场景为出发点输出内容,来达到加深品宣效果。
3、扎根技术造就口味护城河
中餐烹饪工艺、口味复杂、因此工业化难度高。如何保留锅气,从菜品中吃出家的味道,成为预制菜策略打造的难点。因此本身在餐饮工业化领域有底蕴和积累的企业,切入C端预制菜赛道会更加容易。
于去年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主打川味预制菜王家渡食品就是很好的案例。王家渡的核心理念是“将手艺转化为工艺"。其常务副总经理李鹏总结“预制菜肴的产品开发是厨师和研发工程师共同努力的成果。”
这首先需要借助厨师之手构筑一个标准。
预制菜作为食品工业对菜品的理解往往是短板,通过经验丰富的厨师,来了解这道菜的味型、工艺火候、操作技法、用量大小,再通过厨师的多轮重复制作以及高清摄像机记录细节的方式,来保证这道菜品处于最佳状态并对其进行深度解析,是进行工业化的基础。
其次,模拟手工也是厨师与研发相结合中的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对于工业化转化的工程中应该如何保证口味不变形这一问题。
这就需要在操作端找到还原口味的关键点,例如要想让300公斤的预制菜制作出与现制菜300克菜肴相同的口感,就需要在加热器皿上下功夫,将传统铁锅改成传送带或者一个能滚动式炒锅,使菜品能够受热均匀,在最大程度上模拟厨房端呈现的手艺。
最后是配方的差异。
在什么时机加料?控制在什么温度?什么时间段放什么食材?原料应该进行什么样的预处理?这些细小的差异或将成为预制菜品牌菜品研发的壁垒所在。
4、渠道策略,走进本地家庭
线下场景对预制菜非常重要。由于预制菜的优势在于以更高效的饮食手段满足家庭烟火气氛围,因此如何满足本地家庭日常就餐的痛点,并将其具像化,个性化,是品牌教育和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
珍味小梅园创始人蒲文明认为,预制菜在当前阶段是以渠道驱动,社区消费场景才是预制菜的最优解,因此抢占线下市场是珍味小梅园的重中之重。
“三餐有料”是一家专注打造基于预制菜研发到供应链的预制菜新零售平台,其创始人陈炜灿对此有同样观点,“预制菜是需要更贴近本地家庭做近场交互的一门生意。”
渠道型预制菜品牌的经营优势在于能够通过自建门店,在选品和供应上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关于这一点,陈炜灿总结道:“目前我们门店里面的产品常态销售的,已经有500个sku了,我们的产品库里面有超过1000款,我们自己三餐有料的定制品牌和联名已经超过100款了。所以在整个线下的渠道运用中,他有很丰富的款,可以到店里面边逛边买。”
而针对不愿意到店的消费者,门店也提供配送到家的服务。“线上商城一键下单帮你配送到家,所以门店又变成了前置仓,所以我们其实既是一个店就是一个前置仓。所以这就是我们在门店模型里面其实融入了线上玩法的新模式。”
这种模式使得消费者得以与品牌进行更近的接触,更近的体验,线下服务的独特性,也能激起消费者的尝试冲动,对于品牌来说,也能更好的解决在地家庭的具体需求痛点,针对性的做出更合适的菜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