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卤水、牛肉丸、粿条这些红遍大江南北的热门菜色不同,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糕烧番薯”可谓是只有潮汕人才懂的甜蜜。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其中的特别搭配。
一、糕烧 vs 蜜浸:烧的才够浓
每逢过节或喜庆日子,潮汕人的餐桌上必有一道名为“金玉满堂”的佳肴,它其实就是糕烧番薯(或芋头)。
说起糕烧番薯于潮汕人的角色定位,就好比广州人眼中的烧鹅、乳猪,它既是节庆必备之菜,也是日常餐桌上出现频率极高的菜品。不过,相对于烧鹅、乳猪,糕烧番薯的成本造价就低多了,实质上就是蜜浸的大块番薯或芋头。
糕烧(在潮汕地区也称“羔烧”)是潮菜中烹制甜菜的一种常用烹调方法,类似北方的蜜汁(或称“蜜浸”),做法是先将原料做初步熟加工,再将原料放入糖浆中,用文火烧煮。
因此,在有些人看来,糕烧番薯和北方的拔丝番薯异曲同工。
据石占小吃培训了解,地道潮汕人做的糕烧与北方做的拔丝番薯虽然工艺原理基本相同,但区别在于一个“糕”字。
在潮汕话中,“糕”含有液体浓度高的意思,例如潮汕话中的“糕糕”就是形容黏糊糊像油漆一样。
因此,“糕烧”的用料比“蜜汁”的要求更多,一般要选用含淀粉量高的原料,在预制时要将原料用糖腌制、用猪油调味。
当地人制作糕烧番薯时,要选用潮汕本土出产的红肉甜番薯,将番薯洗净去皮后切块,再用白糖腌制并微炸,而后再用大量猪油、肥肉和白糖熬煮。
在复杂繁多的工序下,做出来的糕烧番薯格外肥腻粘稠,吃起来甜香浓郁,舌尖上满是田园气息。
除了番薯,芋头、白果、红枣、菱角、姜薯等食材也是糕烧的常客。由此还衍生出了多种DIY食法,有的潮汕人还喜欢往这些糕烧里放入葱花或腊味等一起煮,口味层次丰富,令人直呼意外。
二、猪油、白糖、淀粉:甜食的黄金搭档
事实上,以糕烧手法演绎的美食,在传统粤菜中非常经典,其中,以猪油、白糖和淀粉的组合,被称为各种甜食的黄金搭档。
潮菜大师肖文清就曾在其所著的烹饪教材中介绍过此烹饪原理。
猪油的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也有一部分游离的脂肪酸。在猪油的存放过程中,脂肪酸甘油酯会发生水解,释放出一些游离脂肪酸。它们会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氧化产物则会进一步分解成为各种小分子。
而糖能够与游离脂肪酸发生酯化反应,也能与甘油酯发生置换反应,从而形成一种名为“蔗糖酯”的物质,它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分子结构构成的混合物。
至于配入淀粉含量高的食材做原料,则可以利用这些蔗糖酯的表面活性,使淀粉食物中的其他成分分散、乳化,并形成复合物。
简单来说,猪油与白糖混合,能不停地发生“脂肪酸甘油酯置换成蔗糖酯”这个化学反应;而淀粉的加入,又能不停地利用它们所产生的“蔗糖酯”进行乳化,产生不同气味的分子。
只要熬制糖浆、番薯等材料的比例和时间合适,它们所形成的好闻的气味分子就会占据主导,一句话形容就是——“它‘更香’了”。
这个烹饪原理,以糕烧为代表,同时也被应用到许多潮式美食当中,比如反沙芋头、豆泥、芋泥(红豆馅、芋头馅)、姜薯汤水等。
三、糕烧番薯的做法
材料
红肉甜番薯、白糖、猪油、白芝麻。
做法
1、红肉甜番薯洗净去皮后切块备用;
2、将番薯块用白糖腌制;
3、将腌制好的番薯块炸熟,捞出沥油;
4、放入猪油白糖浆中,用文火烧煮并不时翻动,烧至糖浆浓稠;
5、出锅前撒上白芝麻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