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清明,TA就让你“绿”得慌

分类栏目:首页>>热门小吃

美食导报

川味串串香全套技术

绿色的!健康的!

每逢清明,吃货的食单可能会“绿”得发慌——

青团又开始冲上热搜,霸占朋友圈。

不过,别以为只有江浙一带有青团。在广东,青团就变成了艾糍,或叫艾粿,或叫艾粄,或叫艾籺,叫法不一,形态各异,但都离不开这位绿油油的主角——艾草!

青团是江浙一带较为盛行的清明节令小食,相传最早是为了纪念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民间自发地在寒食节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清代的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这么描述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绿油油的颜色,胖乎乎的身材,不说味道了,脑补一下就觉得秀色可餐。

从古至今制作青团仅需3样原料——青汁、包团和内馅,其中青汁的制作尤为关键。

传统上,做青汁的原料有艾草、浆麦草和鼠麴草。清明前后的艾草最为鲜嫩,最时令也最适合制作青汁。

再加上艾草特殊的芳香,一口咬下去,略带清凉草药味的艾草糯米团,糅合香甜的豆沙馅,层层的丰富口感溢满舌尖,可谓不负春食之名。

看到青团的制作要领之后,是不是脑海中就浮现出一团团油亮、或浅绿或墨绿的糯米饼来?

对,你没胡思乱想。青团除了在江浙一带流行,其实在很多地区,人们都做着相似的食物,吃货大省广东更不会例外。

不过在广东,青团一般不叫青团,而是称为艾糍(又或者叫艾粿、艾粄或艾籺)。

也许有人会说,青团不是上述所有东西,至少在大小和口感上有所不同,青团较小,口感更硬。

但从制作上的材料乃至工艺上看,他们确实并无大异,其本质上都可以归类为“艾汁+糯米”做成的团子。

换而言之,在产有艾草的地方,用艾汁加糯米做成包团的做法,大致是相通的。

新鲜艾草摘去老根老茎,留下幼嫩部位,焯水、沥干、加碱粉、加水烧开、过冷水,这是做青汁的第一步,这样能去掉艾草的苦涩,还原其清香。萃取原汁之后和糯米粉一起拌匀,艾糍的模样便能初步形成了。

很多时候的艾糍,颜色并不那么鲜绿透亮,反而是色泽暗哑、微微带黄,并没有那么鲜明可爱。这是因为加碱粉这道工序特别讲究,叶绿素遇酸遇热会分解,遇碱液稳定,所以如果这个工序稍微差一点,做出的艾糍就不会那么鲜绿透亮。

不过,这并不影响艾糍的品质。艾糍里充满艾草醇厚而不刺鼻的味道,外皮松软有黏性,软糯不粘牙,特别是刚出炉的艾糍,好吃到让人停不下来。

至于为什么会有人想出用“艾汁+糯米”做成团子呢?

很大的原因在于艾草的特质——那股说香不像香、说臭也不像臭的气味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生长在野外的艾草,靠近时一般只能闻到淡淡的青草味以及像金银花般香味的混合味道。采摘后整株加温,会逐渐发出一股呛鼻的、如同木柴烧成渣时的气味,越到烧焦至灰烬的程度,其浓烈程度就越高。

把艾叶加水煮汤,或者是捣汁加热,也会出现这种越烧越臭的味道。

所以人们流传下来的艾草做法有两种:一是整叶和着鸡蛋液煮(或汤、粥,或煎);二是捣汁和着米浆蒸煮。

这两种做法,核心目的都有一个,就是能分解并锁住艾草加温时散发的气味,降低其食用时产生的异味。

捣汁和着米浆蒸煮,正是艾糍、青团这类食物的做法,特点就是利用米浆、糯米浆等具有吸附异味的作用,将艾草本身的臭味吸收,形成比较容易接受的味道。

为了让这艾汁团子的味道不那么苦涩,一般内馅还会加入豆沙馅或肥肉粒、腊肉粒,作为转移味道、提升味感的一种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青团还是艾糍,其实也是近十多年来,通过旅游业加速了这种地方小吃传播开来的。

据说有些地方的艾草从5、6年前的一文不值,到现在竟能卖到二三十元一斤。以往作为特色小吃的艾糍、青团,现在在很多饼屋、商店,甚至奶茶店的加料区里都能见到。

现在,不少商家会用浆麦草取代艾草制作青汁。

因为艾草并不是天天都有,产量也上不去,而浆麦草有一定规模的种植量,供应无忧。

此外,用艾草制作的青汁如若操作不善,苦味将很重,而浆麦草制作的青汁自带微微的甜味,对那些不曾尝过青团的人来说,更易接受。

再者,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浆麦草的颜色青绿可爱,散发光泽,艾草颜色稍逊,还可能会出现叶子残渣的情况,自然就被比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