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烧鹅,近乎失传的传统素食小吃

分类栏目:首页>>热门小吃

美食导报

开间甜品店

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在龙津东路的驿巷深处,藏着一家卖“斋烧鹅”的素食店,店面很小,名气却很大,最近,因为各大媒体的报道,又让它再次在网络上火了。

据说这家店传承了传统老店菜根香素食馆的手艺和风味,被称为是目前广州最地道最有历史的“斋烧鹅”店,从一开始只靠街坊帮衬,到现在爆火成“网红店”,它仅凭一个玻璃柜面坚守了整整30年。

斋烧鹅,实际上是一种用豆腐皮做成的传统素食,是不少老广记忆深处的童年经典美食,但如今却面临着几近失传的局面。

一、藏在深巷里的传统素食小吃

在广州老城区的大街古巷中穿梭,不免体验到一番专属于岁月的印记。而美食,更是见证着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变迁,以至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店,可能都是坚守情怀的老字号。

龙津路作为广州老城区街坊美食聚集地,许多知名老字号隐藏其中,有名声在外的大店,如荣华楼、向群饭店、伍湛记等,也有一些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小店,它们店面低调,口味却高调,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探访。

从荣华楼旁边的驿巷入口走进去,找到第17号,可以看到一家开在自己家门口前、摆放着一个玻璃柜的小店,店面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简陋”。

而这家小店就是近来在网上爆火的菜根香嫡系斋卤味店,店里只卖斋烧鹅和斋扎蹄这两样素食,据说传承了广州著名老店——菜根香素菜馆的原始风味。

今年80岁的杜姨是这家小店的老板,据她介绍,“广州当年有间很出名的素食馆叫‘菜根香’,当时我有个工友经常过去光顾,还认识了店的大厨,然后工友就通过大厨学会做斋烧鹅和斋扎蹄的手艺。”

杜姨50岁在纺织厂退休后和这个工友合伙一起开店卖斋烧鹅和斋扎蹄,工友将这门手艺传承了给她,在工友去世后,她便独自撑起这小店,至今已经30年。

杜姨和她的小店,玻璃柜上层卖斋烧鹅,下层卖斋扎蹄。

从杜姨的谈话中,依稀可以窥见上一辈老广们身上那份特有的从容和闲适,在闲暇之余,她也和许多老广一样,喜欢去茶楼叹早茶,在接受采访前,她才刚去叹完早茶回来。

而面对这“突来的泼天富贵”,她和这家小店则显得没什么野心,斋烧鹅和斋扎蹄每天只限量出售,卖完即止。

但她至今仍然坚持每天开门迎客,对此,杜姨不免自我调侃道:“从年初一做到年三十,无一日休息,现在连打工都是五日制了。”

而杜姨的坚持不仅仅是为了生计,“更多的是为了街坊想吃斋烧鹅时,还能找到这家店。”

二、斋烧鹅,吃的也是情怀和传承

斋烧鹅,因被当作“素食中的烧鹅”而得名,又被称为素鹅,是一种以素食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食物,外形和口感模仿了传统的烧鹅,对于长期吃斋的人来说,它就像烧鹅一样好吃、矜贵。

在味道上,斋烧鹅追求模仿肉的滋味,因此制作过程中会运用炖肉的调料,如蚝油、老抽、生抽等,以烧出肉的香气和滋味。其制作主要材料为豆腐皮,并可以搭配各种馅料如金针菜、木耳、冬菇等。

而菜根香嫡系斋卤味的斋烧鹅是由鲜腐皮,经过油锅炸成。杜姨介绍,“我用的都是真材实料,腐皮要用‘头水腐皮’,卤水是自己调的,用最好的调味料调成。”她强调,“不敢偷懒,最重要对得住街坊。”

油炸过后的斋烧鹅闻起来香味四溢,撒上灵魂搭档芝麻后,香味更加浓郁,吃起来口感微韧,一口下去能感受到里面包裹着卤汁的浓郁香味。

斋扎蹄的用料和斋烧鹅一样,但做法稍有不同,需要用棉绳扎紧再炖熟。炖熟的斋扎蹄则口感紧实有嚼头,越嚼越甘香,撒上白芝麻更添风味,不少人都会“食过返寻味”。

住在龙津路附近的陈阿姨是这家店的熟客了,她每个月必来买几次,有时候甚至一个星期来几次,“吃了好多年了,不止是因为好吃,还因为吃的情怀,是旧时的记忆。”

但因为这种店大多隐藏在老城区的小街小巷里,做的是街坊生意,利润微薄,加上传统做法较为复杂,如今正面临着近乎失传的局面。

对于自己的子女是否会把这家店传承下去,杜姨的回答则有点豁然,“等我都走了之后,这家店大概就不开了,子女都嫌太辛苦了,而且赚得很微,唔愿意接手。”

现在杜姨也年事已高,家人都劝她不要再做了,杜姨却说,“街坊都中意食,我就继续做啦。”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在不断变化,追求更加健康、多样的食物,这种在条件差的时候盛行的小吃,可能不再是现代人追求健康饮食的首选。

但它们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城市记忆和人文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

同时,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广州这座城市的魅力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