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朋摄友五六人相聚,常在北门大桥河边喝茶摆文学、聊摄影,也摆与文学摄影无关的各种天南海北的龙门阵,有雅的也有俗的。茶喝白了,日头斜了,时光临近黄昏。于是,“雪泥阁主人”请大家到曹家巷菜市场撮一顿。当然,这个不能拒绝的由头便是:她住在曹家巷菜市场口子,是这里的“地主”,且收获了一笔稿费,让哥儿们姐儿们见识见识曹家巷的民间美食。
走进热热闹闹、人流拥挤的菜市场,准确地说,它更像都市里的“乡场”,显得杂乱无章。正值下班高峰,来来往往的人几乎要挤爆了菜市场。“雪泥阁主人”将我们带到一街坊21幢前一家叫“明婷饭店”的餐馆,这才抖出“包袱”:“这是曹家巷最有名气的苍蝇馆子!”
有名气自然有人气。果不其然,一走进饭店,餐桌上全坐满了食客,居然没有一张空桌。堂里堂外坝坝头的“偏偏”,十几张餐桌也是挤得一塌糊涂。跑堂的小工很抱歉地说:“现在人多,你们等一下哈。”说它是“苍蝇馆子”,因为它很民间,很平民化,这是成都人最精当最幽默的新方言。“明婷饭店”还被民间吃货们“民选”为“成都市苍蝇馆子五十强”,挂在网上到处“飘扬”,引得各方吃货慕名而来,海吃一通。
“雪泥阁主人”这句广告语吊足了我们的胃口,大家坚定不移地站在壁上风扇呼呼横扫的店堂,等待第一波食客结束战斗。
因为大家的坚守,“雪泥阁主人”很感动。点菜时手打得很伸,菜单上的特色菜:豆腐脑花、荷叶酱肉、水豆豉鸭肠、霸王黄喉、奇香排骨、米凉粉烧牛肉、呛香鱼等招牌菜全部“一网打尽”,摆了满满一桌,仿佛不这样就不能表达应尽的“地主之谊”。
“南河阳光”是我们这一拨里有档次的食货,不像我们“两个肩膀扛个头”,只会吃不会做。他做菜的手艺很巧,舌苔很有“毒”。酒过三巡,大家公推“南河阳光”当“评委”,点评这满桌的菜肴。他连连摆手,“不行,不行!我的舌苔不能代替你们的舌苔。”并提议“一人点评一样自己喜欢的菜。”
“其实,用不着大家点评了。还有啥说的呢?一桌子的菜都被大家扫光光了……”一桌人端起酒杯哈哈大笑。
我曾居住北门多年,自认为将北门簸箕街、张家巷、马鞍路、曹家巷、星辉路一带餐馆、小食店、大排档、串串香都“扫荡”过,没留下“死角”。恰恰就是我认为乱糟糟、闹哄哄的曹家巷菜市场里,压根没想到,这里还深藏着网上炒得热火朝天的“明婷饭店”。想来,“雪泥阁主人”颇有深意,让我们在曹家巷菜市场“北改”拆迁前体验一次“舌尖上的苍蝇馆子”,给我这个“老北门”留点记忆。不然的话,别人问到曹家巷的“明婷饭店”,还真的惭愧得脸红。
我虽然搬离北门好几年了,如今,想起令人嘴馋的“豆腐脑花”“荷叶酱肉”“水豆豉鸭肠”“霸王黄喉”“米凉粉烧牛肉”……还真想约上朋友们到“明婷饭店”扎扎实实撮上一顿。只是时过境迁,再无昨日的曹家巷了,一切都让它沉淀在美好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