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烧烤行业的竞争已步入白热化阶段。
曾经凭借烟火气和丰富品类就能站稳脚跟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今市场上烧烤店数量激增,菜品、口味、经营模式日趋雷同,同质化困境愈发凸显......
你有的烤串我也有,你用的调料我也备,消费者在众多门店中难以找到独特记忆点,商家们也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
在这样的行业困局下,越来越多的烧烤店开始跳出传统框架,以创新为破局利刃:
有的聚焦单一大单品,用一根串打透市场;
有的另辟蹊径玩转“缝隙选址”,在便利店、停车场、菜市场里开辟新场景;
有的打破 “炭火 + 孜然” 的固有印象,用水烤、泥炉、滚筒等新奇方式重塑烧烤体验;
更有甚者以 “鲜” 为核心,打造从食材到模式全面升级的鲜货烧烤……
一场围绕产品、场景、工艺的创新突围战,正在烧烤行业轰轰烈烈地展开。
01■一根串打天下,烧烤大单品时代来临
在餐饮行业,烧烤曾以品类齐全、食材多样的“大而全”模式占据市场主流,涵盖鲜嫩多汁的牛羊肉串、清新爽口的蔬菜及鲜美的海鲜等丰富选择。
然而伴随市场发展,该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
繁杂的品类导致品牌缺乏记忆点与差异化特征,消费者难以形成独特品牌认知;
过多的菜品选项加剧顾客选择困难;
大量商家涌入引发同质化竞争,价格战频发,致使餐饮门店利润率下滑、竞争力减弱。
为突破发展瓶颈,众多烧烤店转向聚焦单品策略,以单一核心产品为突破口,通过差异化定位与产品特色强化,将其塑造为品牌标志并带动整体发展。
其中,牛肋条成为众多商家布局的重点方向。牛肋条取自牛肋骨间隙,属牛身上肉质紧实的精华部位。
其烧烤工艺考究:先将原料切至适宜规格,以盐、黑椒糊、生抽等调料腌制入味,再串制后置于烤炉中,待各面呈褐色、达到三分熟状态时口感最佳——此时外层酥脆、内里鲜嫩,香气浓郁。
部分烧烤店将牛肋条与自助模式结合,客单价控制在78-88元区间,兼具性价比优势。
门店采用明档现制模式,通过透明橱窗展示牛肋条的分切、腌制流程,实现新鲜现烤的全程可视化。在产品矩阵拓展方面,以牛肋条为核心延伸至牛肉、鸡肉等数十个品类。
用餐形式亦具特色:工作人员将半熟牛肋条整齐码放于烤锅,消费者直接端锅至餐桌,置于卡式烤炉上即可自主烤制。短期内,牛肋条专卖店在长沙、广州、深圳等热点城市快速兴起。
以林真真牛肋条放题为例,该品牌于2024年上半年创立,已在全国30余个城市开设100家门店,凭借牛肋条单品实现连锁化扩张,成为现象级品牌。
除牛肋条外,“大油边”亦在烧烤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东北地区所称的“大油边”,特指猪心脏周围油脂丰富的细长条瘦肉。其形态修长,经钢钎串制后色泽诱人——瘦肉呈鲜红色,油脂为洁白色。
口感层次丰富:既有瘦肉的鲜嫩质感,又含肥肉的丰腴风味,外层焦香酥脆,内层鲜嫩多汁,在北方市场拥有坚实消费基础。
当前,大油边专卖店及主打该品类的烧烤店已在全国多地布局,包括上海的“卢上游边王”、广西桂林的“桂林大油边烤肉店”,以及郑州、武汉等地的“波哥大油边”“油边王”等连锁品牌。
为推动大油边全国化发展,相关门店进行了系统性创新:呈现形式上采用大串规格,单串重量达80-150g,虽客单价高于普通烤串,但两串即可满足饱腹需求,形成高性价比认知;
口味方面实施本土化改良,成都推出麻辣、香辣风味;西安将其与肉夹馍结合,开发油边肉夹馍;另有门店尝试油边炖酸菜等组合。通过单品聚焦与场景创新,大油边成功打破烧烤行业同质化困局。
以单品为核心实现突破的品牌案例众多。陕西叁宝烤肉专注烤肉筋单品,严选秦川黄牛筋并坚持现切,通过冷鲜柜展示食材,稳居西北烤肉市场前列,年销售烤肉筋达800万串,同时提升客单价水平。
刘喜那烧烤肉局以鱼仔生牛为核心单品,明确“烧烤酒局”品牌定位,强调产品差异化,提出“烧烤界吹牛扛把子”品牌口号。
其首创的鱼仔生牛烤串,以三分熟鲜嫩生牛为基础,表面铺满鱼仔粒,淋洒秘制酱汁并搭配薄荷、紫苏,日均销量超2000串,年销售量突破百万串,主导柳州宵夜市场。
这种单品战略成效显著的核心在于:
集中资源打造1-2款核心产品,快速构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优势,建立品牌独特认知,规避价格战与同质化竞争;
简化产品矩阵可降低采购、仓储、制作等环节的管理成本,提升出餐效率与客单价,以合理价格提供高品质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持续强化核心单品能快速占领用户心智,促进复购与口碑传播,形成店铺流量入口。
02■便利店式、停车系、菜市场烧烤兴起,烧烤店“缝隙选址”被盯上
在选址策略上,传统烧烤店长期依赖商城与步行街等核心商圈。
然而伴随行业竞争白热化,此类选址模式面临租金高企、同质化严重等结构性困境。
1、在此背景下,"缝隙选址"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开拓巨头忽视的边缘市场开辟差异化增长路径。
所谓缝隙选址,是指烧烤品牌主动规避主流商圈激烈竞争,转而深耕大型连锁品牌覆盖薄弱、运营成本低廉且存在特定需求的非标空间。
其核心逻辑在于精准捕捉市场空白,通过场景适配与客群聚焦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此类品牌刻意避开核心商圈与步行街,转而扎根停车场、社区角落、农贸市场等特殊场景,形成"人无我有"的竞争壁垒。
缝隙选址模式印证了菲利普·科特勒的创新理论精髓——在红海市场中挖掘未被满足的微小需求,开辟低成本蓝海市场。其成功要素在于:精准锚定缝隙需求(如停车难、社区宵夜缺口);通过轻量化装修压缩固定成本;构建场景或产品壁垒形成复购。这种"以小搏大"的商业模式正在重塑餐饮行业竞争格局。
2、停车系烧烤成为年度现象级案例。
该模式深度绑定停车场景,以解决城市停车难题为切入点,通过低成本改造与轻量化创新切入餐饮红海。
其核心价值在于直击消费者停车痛点,实现差异化破局。"围满停车场烧烤"作为典型代表,自2021年创立于四川资阳后,依托密集开店策略快速扩张,现已布局重庆、陕西、浙江三地,门店规模突破300家。
停车系烧烤构建了完整的场景生态体系:
选址层面,门店直接嵌入停车场内部或毗邻区域;
服务层面,与停车场深度合作推出3小时免费停车、超90分钟免停车费政策;
场景营造方面,采用露营风格装修搭配书法招牌,借助巨型门头、明火现烤厨房及外摆区打造市井烟火气;
菜品创新上,通过茶咖嫁接、非遗把子肉引入等实现口味融合。
这种模式精准锁定自驾游家庭与夜宵客群,租金成本仅为商圈1/3至1/2,显著降低固定支出。
但停车系烧烤存在明显发展瓶颈:场景依赖性导致脱离停车场即丧失差异化优势;资源稀缺性与低竞争门槛使红利窗口期缩短。
不过其通过解决停车痛点锁定高频客群,仍具备可持续市场需求。
3、社区碎片化需求催生了便利店烧烤与农贸市场烧烤两大分支。
便利店烧烤创新采用超市化自选模式:
经营层面提供20种按斤计价的真空锁鲜肉类,支持推车选购后现场烤制;
装修风格融合ins韩系与市井元素打造网红打卡场景;
产品矩阵覆盖汉堡、石锅拌饭等跨界品类;选址聚焦街边社区小店模式;
套餐设计突出高性价比组合。
成都新宏大、北京"啊咻烧肉"等品牌通过允许自带菜品等特色服务快速崛起。
农贸市场烧烤则依托市井文化打造场景壁垒:
郑州京广农贸市场"1元羊肉串店"以极致低价引流;
西安老菜场山石烤肉借力城墙景观推出DIY可颂夹肉等创意菜品;
重庆低音黄瓜菜场烤肉通过全开放式厨房展示360度烹饪过程,结合咖啡跨界吸引年轻客群;
常州魁爸怀旧事务所复刻80年代生活场景,融合老式游戏机与百货元素强化体验差异化。
4、更具突破性的是驾校烧烤新形态。
岳文生烧烤店入驻龙海路驾校,以"五项规定"构建独特品牌调性:恶劣天气不出摊、每晚十点准时闭店、仅接受预定顾客、仅售五款核心产品、谢绝酒水外卖。
这种极致聚焦策略使顾客专注于烧烤本味,木炭烤制改为电烤后仍保持精准火候控制。
03■烧烤不再困于“炭火 + 孜然” 的老套路,汤锅、滚筒、泥炉都成了破局武器,
在烧烤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水烤、泥炉、金丝笼等小众烧烤方式正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差异化实现突围。这些模式不仅重构了产品体验,更以低成本、高记忆点成为烧烤品牌破局的关键。
1、水烧烤是一种源于川渝饮食的新型烧烤方式,近年来在社交平台引发广泛关注。
其核心流程为“先涮后烤”:先将食材置于高汤锅内涮煮,片状食材涮煮时长约5至8秒,颗粒状食材约20秒;随后将食材移至炭火烤制,最后佐以酱油等复合调味料提味。
经此工艺处理的肉类口感独特:其一,肉质不干柴,能保留食材本味与韧度;其二,高汤涮煮可去除腥味并吸收汤汁,使食材鲜嫩多汁。
成本优势是水烧烤的另一核心特点。其采用骨汤或清汤替代传统豆汤,原料成本更低,因而具备显著价格优势。例如素菜1元/串,调龙0.9元/串,雪花大花肉1.9元/串,人均消费百元以内即可满足需求。
2、泥炉烧烤凭借“物理外挂”特性同步走红。
其核心在于耐火泥手工制成的传统炭火烤炉(常见圆形、方形结构),内部铺设高温材料,具备强保温与控温能力。
部分泥炉采用特殊设计:如西塔老太太泥炉烤肉依托该特色实现全国百余家门店扩张;河北沧州楼中泥炉烤肉选用江西赣州红土烧制的泥炉,搭配菊花果木炭,提供肥牛、大虾等丰富菜品;新疆部分烧烤店则采用馕坑泥炉焖烤,通过间接烤制方式将羊肉串、黑椒等食材置于特制泥炉中,利用辐射热力均匀受热,快速锁住水分,提升肉质鲜嫩度。
3、金丝笼烧烤亦为市场新兴模式。
河北保定福乐园烧烤店采用定制不锈钢滚筒(直径半米),外覆细密金丝网笼体,底部配置小电机驱动滚筒每分钟旋转15转,实现食材360°均匀受热。其优势在于降低烧焦风险,并通过DIY模式增强消费互动性。
4、此外,美式慢烤与竹筒烤亦属流行趋势。
美式慢烤采用果木炭低温慢腌(牛羊肉、羊排等需腌制后小火慢烤十小时以上),成品外皮松韧、肉质多汁;竹筒烤将食材置于竹筒内烤制,过程中竹香渗透食材,赋予清新风味。
此类小众烧烤方式成为餐饮门店突围核心竞争力的原因在于:
其一,差异化显著。相较于传统孜然胡椒面调味,水烤突出鲜味、泥烤强化炭火焦香、金丝笼烤实现均匀脆嫩,易形成独特标签;
其二,契合健康需求。水烤减油、碳烤少盐、金丝笼烤控温等特点,符合消费者对“轻负担烧烤”的诉求;
其三,成本可控。泥炉设备结构简单,降低标准化烤具投入;金丝笼减少人工翻烤时间;水烤降低调料成本并通过高汤关联产品提升坪效。
但隐忧同样存在:技术门槛方面,水烤需精准控制涮煮时长,泥烤依赖炭火管理经验;供应压力层面,水烤需每日熬制高汤增加后厨负荷,金丝笼定制设备维护成本较高。
04■现切现串、产地直供,鲜货烧烤厮杀升级,“鲜”成为致胜法宝
近年来,消费者对“鲜”的需求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尼尔森权威数据显示,2025年生鲜市场总量将突破9.9万亿关键节点。
在此背景下,众多餐饮品牌纷纷以“鲜”为核心展开战略布局:
太二酸菜鱼全面转型为鲜活酸菜鱼,品牌定位升级为“够新鲜才好吃”;
海底捞推出鲁苇线切主题店等多类型工坊店,聚焦海鲜现杀、牛肉现切、当日屠宰;
巴奴发布8.0版本,以鲜活食材为核心,提出“蔬菜月月新”品质承诺;
此后,瑞幸等快餐品牌亦加入“鲜”赛道,推出以鲜食材为核心卖点的产品矩阵。
随着“鲜”风潮在餐饮行业持续深化,烧烤领域亦掀起“抢鲜”大战,由此衍生出全新赛道——鲜货烧烤。该品类以新鲜食材为核心卖点,强调食材新鲜度、口感鲜美及原味呈现,具有鲜明特征:
1、食材选择方面,严选新鲜现宰肉类、当日捕捞海鲜及现摘蔬菜,全面禁用冷冻或隔夜食材。
部分品牌更选用特色产地食材,如串小白优选云南高峰牛、湛江海鲜,陈双财指定贵州关岭黄牛,并公示食材溯源信息。
2、口味呈现方面,专注食材本味,调味多采用生姜、昆布等18种天然香草及草料萃取鲜味,最大限度减少人工添加剂,打造鲜嫩、香辣等独特风味层次。
3、经营模式方面,普遍设置明档厨房。
直观展示切肉、穿串、烤制全流程;同步采用自选模式,顾客可自主挑选食材,清晰了解分量与陈列信息。
4、产品策略方面,创新“烧烤+”模式,融合地方特色菜丰富SKU,强化地域标签。
例如串小白在菜单中加入衡阳小炒系列,涵盖衡阳炒土鸡、衡阳炒肚丝等;陈双财引入蒸菜与火锅品类,推出蒸排骨、蒸鱼头、鲜汤火锅等组合。
当前,鲜货烧烤已在全国范围掀起热潮,各地“XX鲜货烧烤”门店快速涌现。
新锐品牌持续入场,传统烧烤老店纷纷转型推出鲜货烧烤产品线,头部品牌更通过子品牌战略抢占市场:首创鲜货烧烤的膳之道历经四代传承,推动行业从“冻品竞争”迈向“鲜品对决”;2020年诞生于衡阳的串小白已拓展近30家门店;陈双财创立不足半年即实现长沙、岳阳、广州等多城布局。
然而,鲜货烧烤的核心挑战仍聚焦于“鲜”:需构建强大供应链体系支撑,任一门店出现食材不新鲜问题,品牌核心竞争力将瞬间瓦解;同时,坚持高品质食材采购导致成本居高不下,对盈利模型提出严峻考验。
小结:
烧烤行业的这场创新突围战,正生动诠释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的商业智慧。
从聚焦单品的精准发力,到缝隙选址的巧妙布局,再到小众烧烤方式的大胆尝试,以及鲜货烧烤对品质的执着坚守,每一种创新路径都为这个古老的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消费需求不断迭代、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创新已成为烧烤品牌立足市场、赢得未来的不二法门。
当然,烧烤行业创新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聚焦单品时,需警惕对单一产品过度依赖,提前布局多元产品线,以防市场波动冲击。
小众烧烤方式在技术传承与设备维护上不容有失,保证稳定的用餐体验。鲜货烧烤则要全力筑牢供应链根基,平衡好成本与品质,让“鲜” 名副其实。
而无论哪种创新,都不能偏离消费者需求与食品安全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