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馆赛道起起伏伏的背后,总有一些穿越周期的品牌值得从业者细细研究。
过去这两三年,餐饮行业的发展算不上太平。
不少品牌经历了从资本热捧的香饽饽,到关店裁员断臂求生的起伏剧本。背后原因复杂,既有自身发展节奏的失控,扩张策略的失误,又有消费市场低迷、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冲击。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行业中仍不乏佼佼者,它们在大环境的诸多不确定因素中逆势发展,在疫情阴霾散去、餐饮消费复苏之后也继续稳步前行。
它们往往有着类似的特质,即抓住本质做事,研究消费者最本质的需求,坚守初心,并锲而不舍地深耕,低调、稳定,活得很好。
比如刚刚庆祝了十周年生日的兵哥豌豆面,便有着这种穿越周期的特质。
一、这碗豌豆面,有多强?
成都,孕育了无数让人趋之若鹜的网红餐饮,也是无数餐饮人取经打卡的圣地。这里,不仅有响誉全国的火锅、川菜,同时也有各类特色小吃。
如果你来到成都,在小红书、微博、大众点评等各大平台上探寻美食时,一定会被兵哥这碗排名榜单第一的豌豆面所吸引。
“来成都必吃”“老成都最爱的面馆”“满满都是料,一天三顿吃不厌”……小红书、微博上,消费者对兵哥豌豆面的喜爱溢于言表。从消费市场的口碑评价来看,真材实料是这碗面能赢得市场的关键因素。
据石占小吃培训了解,2013年兵哥豌豆面在成都开出第一家店,经过10年发展已在全国布局百家门店,服务人次超千万。2022年时,兵哥豌豆面制作技艺更被收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红餐网从知情人处了解到,兵哥豌豆面拉萨德吉路店、深圳壹方城店等,月均营业额已超50万元。而品牌大本营所在的成都,兵哥豌豆面成都东站店的单月营业额更是突破百万。
有机构测算过,兵哥豌豆面近30天顾客消费频次占比统计中,消费5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为44%,消费3-4次的用户占比为14%,合计占比高达58%,高复购效应可见一斑。
能在网红餐饮频出的成都市场扎根生长十年,兵哥豌豆面门店有何独特?从消费者的反馈入手,我们梳理出了兵哥豌豆面的一个概貌。
从整个门店模型来看,兵哥豌豆面的门店面积大部分为80-150平米左右,门店多分布于城市重点、热门商圈和商务写字楼区域周边。
产品方面,兵哥豌豆面形成了“豌豆面+成都特色小吃”的产品矩阵,店里除了豌豆面还有火锅牛杂面、红烧牛肉面、泡椒鸡杂面等招牌特色,在面类之外也有卤猪蹄、冒凤爪等卤味产品,以及红糖豆花、手搓气泡冰粉、桂花冰汤圆等特色小吃。
据了解,兵哥豌豆面近年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门店动线、运营细节,在保障产品性价比的情况下,仍能持续稳定地将门店的综合毛利率维持在65%以上。
当然,要想看透兵哥豌豆面成功背后的门道,还得从其创始团队和创业故事说起。
二、不一般的团队,超乎寻常的情感纽带
创始团队往往决定着品牌的特质,兵哥豌豆面便是如此。
“我们四位是喝一口井水长大的伙伴,因为热爱美食,热爱人间烟火,所以创立了‘兵哥’这个品牌。”兵哥豌豆面董事长李晓对红餐网表示,兵哥的团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这个团队中,核心的四位创始人分工明确。做广告出身的李晓主要负责企业的发展方向,如同兵哥餐饮的“大脑”;天鹰突击队特种兵刘喜来将军人超强的行动力,融入到品牌运营之中,是踏实可靠的“躯体”。
野战部队炊事班退役的李波是“心脏”,管控产品研发和技术标准为整个团队供血、发力;温柔的“兵姐”刘喜姣则像“血液”,滋养着团队的每一个成员。
四位创始人亲密无间又协作默契的特性,融入到整个团队运营之中,构成了兵哥豌豆面稳步发展的基石。
在李晓看来,核心团队有好的情感和信任基础,能让品牌发展更稳定,沟通、执行效率更高,抗风险能力也变得更强,决策的果断与霸蛮的精神在兵哥豌豆面团队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才30个门店就敢投资上千万建工厂;春运高峰给集中区域的员工承包大卧铺车回乡过年……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兵哥团队霸蛮、靠谱的故事还有很多。
三、慢一点,稳一点
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
兵哥很多伙伴都是退役军人,气质上会比较“拙”,在外人看来,是成都餐饮界一股清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会更坚信这样的“拙”带来的长期价值。相比快而言,更走得稳,走得远。这份拙,反而成了整个团队都异常珍惜的品牌羽翼。
李晓用“四平八稳”来形容兵哥如今的发展状态。做到这一点,背后也大有学问。
“就像我们中国人用餐的四方桌,特别稳固,是因为四条腿共同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李晓介绍称,过去,兵哥不断强化门店、管理公司、供应链、投资公司这四大板块,如四方桌的四条腿一样,为品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效应。
经过十年磨砺,门店、管理公司、供应链公司以及投资公司已经形成了兵哥发展的完整生态链。目前这四个板块已全部实现独立运转,为品牌实现标准化发展,走出成都,提供了更多的确定性。
这里要重点说说供应链。
据了解,兵哥豌豆面有一个秘密武器——香叶。
创始人李晓是湖南邵阳人,典型的辣妹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小她热爱美食的她,最爱的食物是逢年过节时爷爷熬的那锅肉,叫年锅肉。
李晓记得,爷爷炖肉材料很简单,只放香叶和盐。而加了香叶的肉汤,肥润的汤底立马回鲜,迷人诱惑的香味仿佛能穿越千里之外,这是湘西人餐桌上独有的饮食。
湘西的香叶在当地俗称鱼香叶,具有悠久的食用历史。著名作家沈从文《湘西行记》中也描述过它的神奇,只有四面高山,四条水系的湘西才有这种香叶,这种植物最大的特点是不开花、不结果,四季常绿,且移栽成活率低,非常珍贵稀少。
开面馆之初,兵哥没日没夜学习、研究厨艺,直至发现将香叶融入高汤、红油、调味油里,才找到了这碗面的“灵魂”。
一开始门店数量还不多的时候,兵哥每个月请表哥从湖南的长途高车捎香叶过来。但随着面馆越开越多,香叶用量也越来越大,而香叶是山坡野生,生长缓慢,供不应求。为了保证产量和质量,李晓决定自己收集、移植。
于是,在山清水秀的家乡承包了两座山建立了种植基地,请团队移植、守护这些香树、木姜子、五香草...
守护好食材,用心做好面,一直是兵哥坚守的理念。兵哥餐饮总经理李波和兵哥餐饮副总经理刘喜来,每个月还会亲自走访云贵川等地调研相关食材,寻味全国大大小小的食材之乡,确保原材料的品质最优。
为了在实现工厂标准化生产的同时保留住“锅气”,兵哥团队先后辗转考察了很多食品加工厂,但都不能定制适合兵哥的调味料,最终决定投资自建。
如今,兵哥豌豆面已经搭建起完全符合出品要求的工厂生产线,基于原有中央厨房的炒制方式,整个工厂的操作流程完成了标准化建设。同时,为保证出品的稳定性,驻扎在工厂的核心成员均由来自原门店一线的资深员工组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适度标准化的过程中,兵哥店内的部分环节也仍然采用传统手工来进行切配,既保证了标准化规模化的出品,又保留了传统“锅气”。
自建工厂极大地强化了兵哥豌豆面的抗风险能力。此前各类原材料纷纷涨价,兵哥中央工厂通过提前采购储备避开了价格上涨带来的市场冲击。得益于此,供应链还多次主动对门店端降价,来保障门店端的毛利率与竞争优势。
“确保门店的生存,是我们始终坚守的一个重要原则。”李晓表示,门店与供应链的紧密关系就像水与船,互相之间和谐共荣。
从单店出品到社区中央厨房再到中央工厂的落成,李晓坦言,兵哥餐饮已探索出了单店的可复制模型,具备向全国发展并同时保障出品的能力。
四、一碗好吃的面,永远不过时
从宏观视角谈到面馆赛道的发展时,李晓认为,虽然近两年面馆赛道经历了一些波动,但长远来看,面类属于强刚需,是除了米饭外的第二大主食市场,且川渝美食调味丰富、辣度成瘾,值得长长久久深耕。
“这两年因为疫情,整个餐饮行业乃至大部分行业都受到了冲击,兵哥豌豆面也不例外。低谷的时候,我们的生存法则就是坚守,坚持守护好食材,坚持用心做好面,修炼内功,守好每一家店。”
所以从实际经营来看,要兼顾门店的综合毛利率和品牌的不断发展,又要持续性做到给消费者超出内心期望的产品,注定是一个“慢”的过程。
而这条“慢”车道,有一个始终不变的路标:
用心做好面,把“每一口食物都是做给自己的父母孩子吃”作为标准和原则,在纷繁复杂的资本世界和无比艰难的日子里坚守那份初心。
“我们很清楚我们的客户是谁,是无数在城市中的奋斗者们,为他们做一碗好吃的面。”李晓如是说道。
五、打铁还需自身硬
谈及未来的发展,李晓表示从2019年在深圳开出第一个省外直营店开始,兵哥就在不断积累规模化扩张的经验。“省外开店,有磨合、有风险、有弯路,无论是选址、供应链、品牌传播、物流成本、远程管控,我们应该自己先跑通畅。”
李晓也强调,过去10年来兵哥拒绝了很多诱惑。兵哥要先确保打通每一个环节,形成体系和方法,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后,再考虑为未来的合作伙伴创造价值。
据兵哥豌豆面连锁经营总顾问陶海翔介绍,目前兵哥豌豆面已布局了十城百店。未来,一方面会对现有门店运营赋能,扩大深圳、杭州、天津、西安、哈尔滨、吉林、拉萨等城市的门店布局;另一方面,加快其他城市的连锁化征程。
“选择正确、可靠的合伙人很重要,未来兵哥将继续寻找三观一致,有实干精神、运营经验或渠道的伙伴合作一起发力。”依照发展规划,下一个十年,兵哥品牌将完成百城千店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