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品类重做”会让更多细分赛道涌现出如甘食记一样的先锋品牌,不仅争夺区域市场,更会占领头部赛道机会。
在全国各地,存在大量的美味小吃,基本上处于有品类没品牌的状态。
随着新餐饮人加入,很多品牌尝试重做品类,却受困于“价格”——想涨价不敢涨,不涨价又无法承受品类升级的压力。
如何打破价格束缚呢?
成都肥肠粉品牌“甘食记”的打法值得借鉴。特别是头部品牌。
一、甘食记重做传统
2022年1月1日,成都肥肠粉品牌“甘食记”完成5000万A轮融资,成为2022年餐饮首笔融资。
从区域来看,甘食记的此次融资,比起其他A轮融资的餐饮品牌,无论是金额和还是估值,均位列榜首。
甘食记肥肠粉是一个传承了109年,从巷子里走出来的非遗肥肠粉品牌。历经三代不断代的传承与发扬,并连续三年被大众点评票选为“ 成都必吃菜“榜前三名。
2018年成功申遗,2020年被列为成都市第七批市级物质化遗产项。目前已经成为成都的餐饮名片。
2008年,第三代传承人甘乐成立“甘食记”,推进品牌的现代化经营,促成了甘食记以及成都肥肠粉走向全国化连锁的开端。
在开出“成都文殊院”首店后,一直深耕成都本地市场11年。自2017年之后,甘食记明确“重做”品类:通过提升品牌形象,扩展口味,丰富产品矩阵、聚焦主打品类、突出手打鲜粉等特点,实现了品牌升级。
——品牌形象升级
作为成都的特色美食之一,肥肠粉与火锅、串串齐名,备受当地人喜爱,成都大概有3400家肥肠粉门店,但多以夫妻店和小型连锁店为主。
甘食记升级了品牌形象,以“翡翠绿”为主要视觉符号的商场主力门店模型,落地各大城市的主流商场。
——丰富味型,增强市场适配性
甘乐强调,“很多人只看到品牌,‘翡翠绿’。这的确有引流效果,但是并不是核心。核心仍然在品类升级和产品结构。
肥肠粉传统的口味只有红白味。红味是麻辣,白味是原味。这些具有体验性,但是口味过于单一,不容易做大。而甘食记对标日式拉面、云南米线等,扩展了产品结构,加入了鸭血肥肠粉、牛肉肥肠粉等多个口味。
为了适应全国各地口味,实现品牌地域穿透性,甘食记在进军其他城市时,会对产品进行辣度分级,同时还会为全国市场开发不辣的粉,比如三鲜粉,羊肉汤粉,菌汤粉,酸菜鱼粉等。
——丰富产品矩阵
肥肠粉是一种以红薯粉为主要食材,辅以菜籽油炸出的红油,配上肥肠作为浇料的快餐小吃。但是,单做肥肠粉是做不大的。
传统肥肠粉,是以红白味+锅盔。而甘食记形成了以肥肠粉为招牌的“成都粉”矩阵。其中搭配以锅盔、冰粉、鸡丝凉面、小酥肉等为爆款的“成都小吃”矩阵。甚至引入了增加了抄手系列和川味面系列。
“我们不是小吃集合。”甘乐解释说,“甘食记是消费者需求出发,形成了主食+小吃+甜的组合。我们研究了一人食、两人食、三人食的消费者需求。因此,增加的产品中,有些增加了消费者的搭配需要,有些增加了分享需要。”
对比来说,传统肥肠粉店,SKU只有3到5个;而甘食记的SKU做到了24到28个。
甘乐认为,重做品类要实现“三好”:用好口味,增加消费认知——正宗;好食材,增加信任度;好搭配增加组合复购。
——优化体验和效率
甘食记门店采用了“小吃预制呈现,主食来单现制”。
在门店,预制的小吃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以此增加消费者的停留时间和点单数量。而主食的肥肠粉,在门店里现做。
甘乐介绍说,门店现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提升主食的口感,同时做出仪式感。调查也证明甘食记在“非遗”体验上,也是效果最好的。
——新零售布局
目前,甘食记在天猫、京东、盒马⽣鲜、OLE、7-11便利店、全家便利店等线上线下全渠道铺设了餐厅同款的成都粉预包装⾷品。
——市场拓展进入“快车道”
2019年以前,甘食记一直采用的是直营策略,打磨可复制的门店盈利模型,产品、服务、卫生的SOP。
2020年,为了加快扩张速度,甘食记启动加盟,开始相继进入华南、华北、华中、东北、西北等全国市场。
目前,甘食记以shopping mall店型为主,面积在60平左右。截至2021年底,甘食记全国门店数量超100家,覆盖42个城市,以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为主。
甘乐表示:“现在甘食记直营店与加盟店的比例维持在2:8。到2022年底,甘食记全国门店将超过250家,直营店超过60家,加盟店超过190家店,形成以成都、武汉、郑州为直营基础的全国加盟合作体系。”
2021年,甘食记招牌肥肠粉(包括麻辣肥肠粉、骨汤肥肠粉),卖出500万份,年服务人次大于1000万。而2022年,甘乐表示:销量预计会翻一番。
二、“资本下沉”抢夺区域王牌
资本下沉,自2021年下半年已经开始。我们观察到,资本“掐尖”从选取品类头部品牌,开始转向抢夺区域品牌。
10月27日,炸串品牌“喜姐炸串”,宣布已于近日完成2.95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
10月29日,餐桌卤头部企业九多肉多完成数亿规模A轮融资。九多肉多,号称是扎根下沉市场的河南卤味之王。面积几十平方米单店,日均销售额可以达到一两万。
2022年,“资本下沉”的代表案例,除了甘食记,还有“十分湘”。
几乎同时,酸汤米粉创新连锁品牌“十分湘”也完成10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十分湘”从广东佛山走出,过自营+加盟的方式已拓展至广东广州、江门、中山、肇庆等地。截至目前,十分湘门店数量已突破40家。
在获得融资之前,“十分湘”的行业信息几乎为零。不过,爆出的发展目标很是“惊人”——“预计2022年末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
所以,“资本下沉”的结果,就是推动了区域品牌的爆发。
甘乐分享说:“2022年,甘食记的重要战略目标便是新建门店模型,在Shopping Mall渠道外,例如写字楼商圈和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社区商圈中大力布局门店。”
根据品牌发展规划,甘食记将在2022年底,主力门店模型覆盖至主流商场、写字楼为主的街边店、都市旅游商圈,形成以成都、武汉、郑州为直营的全国加盟合作体系。
本次融资,甘食记计划将60%资金用于直营店拓店。“到2022年底,甘食记全国门店将超过250家,直营店超过60家,加盟店超过190家店;预计到2024年底,甘食记全国门店将突破1000家。”
三、“区域为王”成为餐饮新目标
所有行业,都值得重做一遍。品类重做已经成为餐饮行业一个新的风向标。
比如传统的兰州拉面馆,门头用绿色或者黄色的招牌,写着“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店内是厚实笨拙的木桌子;后厨几口大锅,两个拉面师傅,两个服务员。
而兰州拉面的三个“网红”品牌马记永、陈香贵、张拉拉重做了兰州拉面。
无论是装修还是选址,三家走的都是“网红风”:不再是街边小馆,而是入驻各大商场,在用餐场景、用餐体验、餐具风格等方面都有更高要求。
在门店装潢上,马记永的蓝色与木色、陈香贵的黄色与木色、张拉拉的木色,整体上都是简约明亮的风格设计,提升了门店的格调。特别是马记永,还汲取了日式餐饮门店的气质。
除此之外,餐具上都采用青瓷大碗,木质托盘、勺子等,更有质感,极力满足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除此之外,就是产品结构。
这三个品牌都有相似的大单品:兰州牛肉拉面、烤羊肉串和牛奶鸡蛋醪糟,价格、口味都十分接近,同时都在推出烧烤、小吃、饮品等产品,以丰富自身产品线。
回头看甘食记,也是如此。其从街边店走向购物中心店,不仅是品牌形象,还涉及到运营效率,以及产品结构。而这一点,恰恰是传统餐饮需要提升的。
而且,目前肥肠粉品类中,甘食记是唯一一家愿意重做品类,升级赛道的品牌。其不仅稳稳占据了区域市场的机会,更占取了细分赛道的优先机会。
在未来,品类重做之后,更多细分赛道将会涌现如甘食记一样的先锋品牌,不仅争夺区域市场,更会占领头部赛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