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姨捞面”火了,这届打工人偏爱“苍蝇馆子”...

分类栏目:首页>>石占学院>>前沿资讯

餐企老板内参

开间甜品店

一、下一个餐饮流量风口——全民卖“捞面”?

全国各地的“网红捞面”百花齐放,从天津、河南、到西安、广州,捞面正式出圈。

前有千万级探店美食博主乌啦啦打卡,后有德云社相声演员孔云龙分享来天津必吃捞面视频,在小红书上,有关“捞面”的相关笔记篇数已经16万+。

究竟,啥是捞面?

通俗来讲,就是把煮好的面从水里捞出来,再加上料拌着吃,夏天就过个凉水吃起来就更爽,偏重于家常菜,有点像是家家户户都能做的“打卤面”。

“天津有一奇,捞面能成席”。刻在天津人DNA里的捞面,一吃一个不吱声!

一个隐藏在天津老式小区,经营20多年的捞面小店——“大姨捞面”,突然火了。每天只经营中午11-14点,三个小时。现在这家小店被捧成了网红,网友驱车2两小时,排队1个多小时,才吃上一碗心心念念的大姨捞面。

便宜、实惠、份量大。9元天津卫炸酱面、10元传统打卤面、18元特色海鲜打卤面等,妥妥的打工人工作餐。当然,千人千味,菜品并非能让所有人吃的满意,也有人觉得店面小、环境差、口味并不惊艳等等。

天津捞面火的,不只有这一家。在网友推荐中,小西关传统面馆日常排队的人也不少,这家店似乎更讲究“天津卫传统四碟捞面”,即四个炒菜+八个菜码(菜码,是指拌在面条里吃的菜,如面筋丝、辣子丝、黄瓜丝等)组成,他家定价较高,但环境和服务都是在线的。

此外,海底捞也有“秀”技满分的捞面表演。

这不,网友分享了“海底捞甩面比赛现场”,网友惊呼“不容易,在海底捞打工还要艺考,”有人则透露,“拿下全国冠军的,据说获得50万奖励,”网友纷纷表示“再也不嘻嘻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曾经,海底捞的捞面师傅们在炫技中也闹出不少笑话。而今,他们的实力肉眼可见,更是被网友纷纷点赞,有人称“现在这实力,再也不用担心被面条打脸了。”

捞面的火,蔓延到了全国各地。

北京中关村一家“自助捞面”馆,被称为打工人专属小馆,19.9元猛开自助单人餐,主食手工打卤面,面不限量、各种打卤任选不限制,这和曾经火过一阵的“东北盒饭”有的一拼。

对于河南人来说,夏天的正确打开方式,必然少不了一顿“捞面条”,它可以是一碗西红柿鸡蛋面、一碗蒜汁捞面、一碗荆芥捞面......成为河南人的夏天标配。在信阳的一家“开席大碗宽面”面馆,推出“开席捞面”,河南人的的捞面,荆芥是灵魂,捞面条不能没有蒜泥水。

在陕西,捞面又叫做捞粉,“双椒鸡捞面”今年也火了。青花椒和红椒,搭配上鲜嫩可口的鸡块、再拌上裹满灵魂酱汁的手工拉条子,再就一口蒜,每一口都是味觉的盛宴。

位于西安钟楼小区里面的一家苍蝇小馆美食“宇泽盖浇面”,招牌就是双椒鸡捞面,他的走红有来自钟楼小区的带动,尤其是节假日游客众多,来这里打卡的自然就增加了,在这座30多年的老小区里,催生出来自各地的美食,是一个“隐藏美食区”。

更早出圈且依旧活跃的,当属来自广州的口袋捞捞面。

明星王嘉尔带火,袋装捞面颇具新鲜感,明星效应+吃法模式一度走红,如今盛行在许多地方。其中,摆摊卖口袋捞捞面的在这个夏天开始增加了,由于食材和配料成本不高,做起来很简单,创业门槛低,还有人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口袋捞面的创业学习教程。

另一方面,口袋捞面的出品自带打卡拍照的网红效果,为了让顾客吃面更方便,改善袋装捞面容易外撒的弊端,有摊主推出杯装捞捞面,颜值上更胜一筹。

二、各地爆火的网红“捞面”究竟有什么魔力?

捞面,历史悠久,拥有广大的受众群体,在各个地方,以当地美食特色存在,足够接地气、足够家常、有妈妈和家乡的味道,随着地方美食的崛起,给各地捞面的走红开辟了一条道路。

在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等地域美食爆红后,人们越来越喜欢去往下沉市场,挖掘藏在小城市的正宗美食。“土菜馆”、“苍蝇小馆”的用餐环境也许不够好,但美食足够正宗、烟火气十足。

在做法上,捞面更注重面条现煮现捞,各种卤子和菜品提前准备好,打造了现场制作的氛围,摒弃了预制菜因素,打工人吃上一碗便宜实惠的家常味捞面,倒也非常值得。

对于夫妻小店来说,除了需要付出时间成本,捞面的制作门槛低,毛利高。像上文提到的捞面小店模式,他们不追求门店的环境布局和装饰,还原最朴素的用餐环境,出餐高效,店里翻台速度很快,当销量飙升,小店自然赚钱。

从季节来看,夏天配上一碗捞面(凉面打卤)是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能够满足附近上班族们的午餐、晚餐刚需高频。一碗劲道的面条,配上口味不错的卤子,吃饱又吃好,提升价值体验感。

有人说,当网红、网友的持续打卡和分享,被注入足够大的流量的捞面,难免不会成为下一个天水麻辣烫。但,事实真会如此吗?

单纯说天水麻辣烫,从爆红起势到跌落神坛,短短几个月。而捞面能否接住这“破天富贵”,不得而知。

三、捞面小馆们,能否承接住这波流量?

至于捞面,它属于面食里极为细分的品类,尚且不具备单独成做品牌和品类的条件。仅仅靠人们对童年美食记忆,和网红网友的打卡推动,很难形成足够的规模。

首先,流量是易逝的。以网红口袋捞捞面为例,摆摊的顾客复购率又能有多少?这种带上网红属性的美食小吃品类,可以借助流量快速带动生意增长,在人们打卡分享后,热度也会很快褪去。

再者,捞面也需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对于单店来说,面条、各种卤子的标准由自家老板决定,尚且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

最后是作为极为细分的垂直品类,规模化发展受限。要做连锁捞面店,大概率都从招牌捞面起家,归宿仍是面馆或者快餐这个大类。即便是以捞面命名的“和府捞面”,也不局限于捞面,而是拥有非常丰富的产品体系。

相比连锁品牌,这一波被流量带火的捞面小店们,耕耘好周围老顾客的生意,口碑步步高升,有时野心稍微放一放,生意或许更长久。

或许在未来某一天,这些小店终将恢复到往日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