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巴黎夺冠后,广东的白切鸡又出名了!

分类栏目:首页>>石占学院>>前沿资讯

美食导报

经典烧烤全套机密配方及菜例

北京时间8月6日晚,巴黎奥运会第11个比赛日,在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跳水队包揽冠亚军。

其中,来自广东湛江的全红婵以总分425.60分勇夺金牌,成功卫冕。

在比赛现场,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目睹妹妹夺冠后喜极而泣,直言妹妹太不容易,面对采访时激动喊话:“回湛江做白切鸡给你吃!”

此前,在巴黎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全红婵和搭档陈芋汐夺得金牌后,全红婵父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等她回家杀鸡庆祝!

对此,不少网友纷纷表示,“没有一只鸡可以活着离开广东,广东人爱吃鸡果然名不虚传”。

另外,也有不少人表示好奇:“白切鸡,好吃不?”

一、杀鸡庆祝,有什么含义?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对于广东人来说,从喜庆婚宴到家庭聚餐,鸡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

在广东这个美食大省,吃鸡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文化传统。

广东人认为鸡是吉祥、健康、富裕的象征,把鸡视为能博取好意头的菜肴,因此每逢佳节或喜事,餐桌上总少不了一道鸡肉佳肴。

此外,广东人还对鸡赋予特殊含义,把鸡喻为凤,吃鸡翅寓意展翅高飞,吃鸡爪寓意抓钱挣大钱。

据考证早在6000年前就有家养鸡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鸡普遍作为斗鸡、祭祀,到南北朝时期平民吃鸡开始普及。

如今,杀鸡庆祝俨然已成为广东人遇到喜事时的重要礼遇,在全红婵的家乡广东湛江,自然也是无鸡不成宴。因此,全红婵夺冠后,其家人才就频繁提及“回家吃鸡”。

二、为什么广东人唯爱白切鸡?

广东人不仅爱吃鸡,对鸡的烹饪方式也颇有研究,白切、脆皮、盐焗、豉油、手撕、隔水蒸、焖……广东人吃鸡的方式可以三天不重样。

而在众多烹饪方式中,白切鸡无疑是最受食客们青睐的经典做法,不少广东人还把它封为“省菜”。

白切鸡又称白斩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据说当时的广东酒楼为了吸引顾客,特意将鸡用白水煮熟,再切成小块状,搭配蘸料一起食用。

这种“鸡有鸡味”的极致体现,即突出鸡本身的鲜味,同时保持鸡肉的嫩滑口感,成为了展现粤菜精髓与魅力的代表菜式。

白切鸡的最大特点就是鸡肉刚熟骨带红、不加配料而保持原汁原味,色泽白中带微黄,口感上皮爽肉滑,味道则清淡鲜美,葱油香味浓郁。吃的时候蘸以调料佐餐,味道清淡,却又特色极具、回味无穷。

熟悉粤菜的朋友都知道,白切鸡属于粤菜中三大流派中的广府菜,而在流行广府菜的地区中,白切鸡的做法就有不下十种。

其中,即使是在懂吃鸡的广东人眼里,湛江白切鸡也是鼎鼎有名的,

正宗的湛江白切鸡一般选用本地三黄鸡,它们放养于林间田边,多以谷米、小虫为食,因鸡爪黄、鸡肉黄、鸡嘴黄而得名,曾有“名震雷州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楼”之美誉。

湛江白切鸡主要采用“浸”法烹制,烹制时讲究先以猛火迅速升温,随后转小火慢浸,水温控制后,慢浸约15分钟,确保鸡肉嫩滑多汁,皮金黄带网状,骨脆髓红为佳。出锅后抹熟油,形成保护膜,保持鸡皮爽滑光亮。

蘸料是湛江白切鸡的灵魂,用沙姜、蒜和酱油调配成的本地特色蘸料,使湛江白切鸡更为皮爽肉滑、香味浓郁,令人回味无穷。

白切鸡,作为广东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肴,更是无数离乡游子心中的“白月光”。

每当提及,总能轻易勾起那份对家乡味道的深深怀念,进而触动心灵深处,唤醒那份难以割舍的乡愁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