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捞开卖20元的炒菜自助快餐!
继早餐、夜市摆摊之后,海底捞又对“快餐”下手。
近日,职餐记者发现,海底捞西安一门店上线了工作日自助午餐。
价格是20元一位,自助菜色包括3款热菜、3款凉菜、1款水果、2款饮料和2款主食。
火锅店里卖炒菜快餐,确实更让我们感受到生意难做。
虽然看似“不务正业”,但却是一线门店端大胆寻求“增量”的努力尝试。
20元一位!
海底捞开卖午市自助快餐!
去年快餐赛道发起品类“混战”,卖米粉的开始卖盖饭,卖面的开始卖炒菜。
今年开始,价格战绞杀、全时段扩充、空间争夺战更是让快餐鏖战血拼。
而最近,连海底捞这样的火锅巨头,也开始抢“快餐生意”,工作日中午开始卖炒菜!
海底捞西安门店上线午市快餐,热菜+凉菜+水果+主食一应俱全!
职餐记者发现,海底捞西安一门店,在店门口支起了“上线工作日自助午餐”的广告。
价格每家门店略有差异,但基本都是20元左右一位,自助模式。
从呈现形式来看,特别像“社区食堂”。
菜色包括3款热菜,都是家常菜;3款凉菜;1款水果西瓜;2款饮料金桔柠檬和酸梅汤;2款主食。
据了解,每天的菜单不重样,有的时候主食还有饺子。
除了自助快餐堂食模式,一些城市的门店还售卖午餐盒饭。
价格在12元-15元,荤素搭配,也有水果。
在午餐自助之前,就推出“夜市摆摊”和“早餐”
而除了对快餐下手,海底捞今年以来动作不断。
比如今年5月,武汉黄浦路地铁站附近出现了海底捞路边摊,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相关负责人证实,这是海底捞的夜市外摆活动。
营业时间大约从下午5点持续到晚上12点,售卖的产品种类丰富,涵盖小郡肝、火锅牛排、牛肉串、羊肉串、香肠以及各种蔬菜等三四十种菜品。
并且价格十分亲民,素菜每份1元,荤菜每份2元,这些产品均在周边门店制作后外摆销售,食材质量与店内保持一致。
而去年8月开始,海底捞很多门店就在布局早餐业务。
在写字楼附近推出 “海底捞早餐车”,早餐车提供的产品种类多样,有豆沙包、香菇素菜包、鸡蛋等主食,饮品则有豆浆、暖胃粥、豆奶和酸酸乳等。
价格也十分实惠,大多在2元上下,比如1.5元一个的鸡蛋、2元一个的酱肉包等。
生意难做,
海底捞用“一线”门店差异化经营寻增量
据美团餐饮数据,2024 年中国餐饮消费者日均餐饮频次下降至 2.3 次,倒逼餐企开始全时段的抢客大战。
当正餐客流红利见顶,每个品牌都在试图用 “非主营品类” 填满经营时段的缝隙。
而火锅品牌也从 “守着火锅卖火锅” 转向 “围着客群做新服务”。
海底捞的午餐自助,既是一线门店的自救,更是万亿餐饮市场不得不面对的生存法则。
存量时代的餐饮竞争已从 “品类战争” 升级为 “全时段生存战”。
1、生意越来越难做,用新场景激活“闲时”经济
今年以来,众多餐企深陷客流下滑的阴霾之中,苦苦支撑。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 年,不少餐企同店销售额出现负增长,行业整体增速放缓,餐饮消费疲软。
海底捞部分门店的 “不务正业”,实则是在这样艰难环境下,对 “闲时”空档展开的深度挖掘。
以西安门店的20元自助午餐为例,门店是瞅准工作日午市这一火锅消费低谷期。
推出3热菜+3凉菜+主食的亲民组合,以社区食堂般的定位填补了非火锅时段的客流空白。
而武汉夜市摊从下午5点至午夜12点售卖“1元素菜、2元荤菜”,更是将火锅店晚间的闲置时段巧妙转化为小吃消费场景。
这种 “错峰经营” 是为了激发更多门店空闲时段,即使是微利,但也是小增量。
2、主动权交给“一线”,单店差异化经营
而相对于很多火锅店,也许他们想增加自助午餐快餐来填补空闲时段,但却不敢。
一方面怕影响顾客对品牌的认知,一方面门店端不敢轻易尝试。
而海底捞一直坚持门店可以差异化经营,打造“不一样的而海底捞”,鼓励餐厅根据顾客的喜好,地区的不同,给门店放权做一些“大众化”“个性化”尝试。
海底捞的 “一线自主决策” 机制,更好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才让西安门店能推自助午餐,郑州敢卖 6 元早餐套餐,武汉可做 “露营火锅” 外摆,这种 “一城一策” 的底层逻辑,是对区域消费习惯的捕捉和大胆尝试。
这种尝试也许会失败,但如果成功就是寻到了增量新渠道,创造更多可能。
职业餐饮网总结:
当快餐赛道陷入品类混战,当火锅巨头都要靠 20 元自助午餐 “接地气”;
也许更加说明,餐饮行业已从增量红利期彻底转入存量绞杀战。
海底捞的早餐车、夜市摊、快餐自助,本质是万亿餐饮市场的一个缩影 :
无论是头部品牌还是区域门店,都在通过 “非标准化创新” 拆解 “活下去” 的命题。
每个餐饮人用 “不务正业” 的努力,都是想在红海中凿刻增长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