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饭退烧启示录:流量造神,掩盖了餐饮的长期价值

分类栏目:首页>>石占学院>>前沿资讯

职业餐饮网

开间咖啡馆

"漂亮饭" 正经历着口碑的微妙转折:

谁能想到,前两年凭借精致化摆盘、多巴胺菜品和出片设计加持,在社交平台掀起打卡狂潮的“漂亮饭”,如今却频繁登上吐槽榜单。

打开小红书、微博等平台,“漂亮饭拔草”成为热门关键词,“对漂亮饭下头”的情绪掷地有声,更有网友直言“为颜值买单的时代过去了”。

从刷爆朋友圈的流量担当,到被调侃“有时候美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当滤镜褪去、热度消散,这场从追捧到审视的转变背后,究竟折射出餐饮经营的哪些深层次问题?

一批漂亮饭火遍全国

2023年前后,一批云贵川Bistro在全国各地席卷开来。

山野板扎短时间在北京、上海开出35家门店;野果 yeego 与 Ameigo 梅果以 "月增 8-9 家新店" 的速度面向全国扩张;Ameigo 梅果目前门店数接近 50 家……

这场云贵川 Bistro 掀起的 "精致化革命",是 "漂亮饭" 大浪潮下的缩影。

1、用西餐的形式创新中餐,漂亮饭成为现象级餐厅

所谓漂亮饭,简单说就是用西餐形式把传统中餐“创新了一遍”。

比如,云贵川Bistro将西南特色菜品与西式摆盘、精致自然的装修环境相结合,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山野火锅走的虽然是菌菇野菜、土陶器皿的传统路线,但在门店装修上却采用了西餐店经典的时尚空间设计,打造出强出片感的场景画面……

价格上,80-130元的人均价格,也有利于消费者打卡尝鲜。

精致的菜肴、氛围感的装修,以及相对高的性价比加持,让漂亮饭成为市场香饽饽,在线上线下掀起持续性的讨论热潮。

仅小红书平台,#漂亮饭#相关词条浏览量就高达上亿,讨论笔记超过180万条。这场集体讨论的数据狂欢之下,就连小红书官方也特别强调要激发漂亮饭正循环。

线下,野果 yeego、LINGLONG等漂亮饭餐厅排队盛况不断。以LINGLONG为例,有人为了抢到座位,甚至不惜花费高价在交易平台上请人代订餐厅。

几乎一夜之间,漂亮饭成为现象级餐厅。

2、上下两股势力碰撞,激活消费大市场

漂亮饭火爆背后,是国内消费结构的深层次变化。

近年来,经济下行周期,消费降级现象加剧,一批原本追求高端餐饮的人群开始向下靠拢,寻求高性价比的替代性产品。与此同时,它们又保留了对环境、氛围上的高要求。

另一方面,追求强体验感的年轻人也在被高颜值漂亮饭所吸引。有数据统计,69.91%的Z世代每个季度至少会进行一次体验式消费。而且在体验式消费里,“消费过程的享受”占比高达72.12%,是Z世代最看重的。

当两股势力相互碰撞,凭借沉浸式场景出片,同时又具备高性价比的漂亮饭逐渐成为消费者轻社交的首选。

3、漂亮饭可操作性强,商家入局起点低

任何事物的火爆与持续增长,一定是供给端与消费端同时在发力。

由于漂亮饭大多流于表面的“颜值主义”,可复制性强,因此在云贵川Bistro爆火后,像宁波菜、东北菜等地方菜系纷纷搭上了“漂亮饭”的快车。

以东北菜为例,一些店里通过往中式面条添加奶油浇头,把肉酱玉米当下饭菜等“精致化”措施不断向“漂亮饭”靠拢;最近爆火的宁波Bistro小店,也在将宁波地方特色菜与小酒馆式的装修风格相融合。

此外,火锅、韩餐等传统品类也在通过“漂亮饭”的形式为自己注入新能量。以山野火锅品牌山缓缓为例,凭借时尚的空间设计与山野风味食材,仅在今年4月一个月内,其就在13座城市开了13家新店,目前共80家门店,可谓是火锅品类里的一股新势力。

随着各种带着漂亮饭影子的餐厅在全国开店,漂亮饭也成为餐饮市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需求多元化导致认知错位,

误把短期价值当经营核心

仅过去几年,漂亮饭的口碑便急转直下。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漂亮饭避雷”、“漂亮饭拔草”等相关话题热议不断,仅#上海漂亮饭拔草#词条下,就有上万条笔记,吐槽的内容包括价格过高、预制菜、难吃等等。

与此同时,广州的叹KAPOK BISTRO、济南的157 Eatery、青岛的银棠等热门漂亮饭餐厅也开始歇业闭店。

实际上,漂亮饭的口碑滑坡并非偶然。

餐饮行业的本质始终是 “口味为王、复购为本”,而漂亮饭看似占据了流量先机,实则在核心竞争力上陷入双重困境 —— 既无法满足大众对性价比的刚需,又难以匹配品质餐饮对口味和体验的高要求。

这种定位模糊的模式,注定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1、审美疲劳,难以形成持续性复购

按照一般逻辑,城市餐饮多是就近生意,其基本只能辐射周边两三公里。

但漂亮饭恰恰相反,它更像是网红餐厅,通过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将客群辐射到两公里以外,甚至更远的地方。

这与其强营销离不开关系。海克财经报道称,很多漂亮饭餐厅会找营销团队合作,在提供拍摄场地和统一出餐后,付费请博主集体探店拍照打卡,整个宣传期可以持续1-2个月,且价格不超过1万元。

这种低成本营销方式加快了漂亮饭辐射速度,也让其迅速掀起一波打卡狂潮。

然而,这种流水化营销之下,诸多问题也接踵而来:

有顾客前往漂亮饭餐厅就餐时发现,很多网红在店里打卡拍照,环境嘈杂,体验感非常差。且虽然是不同门店,但装修大同小异,过度依赖 “绿植 + 复古灯具 + 暖黄滤镜” 的固定模板,导致从门头到餐桌布置几乎千篇一律,缺乏亮点,新鲜感迅速消退。

而在产品上,抛开出片的光环之后,许多餐厅的菜品在味道上表现得差强人意,甚至有部分商家为追求出餐效率直接使用预制菜,被网友调侃是“好看不好吃的标本”。

更致命的是,这类餐厅往往缺乏对菜品的持续创新力,在流水化、标准化作业下,它们普遍沦为打卡式景点,难以吸引人二次进店消费。

如此一来,如何实现持续性复购也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2、需求多元化,错把短期价值当长期价值

说到底,漂亮饭的爆红是多元化需求下的产物。

正如一位资深餐饮人所说,“漂亮饭是一个时代的特点。”当下多元化的消费者需求如同一面棱镜,将中国餐饮市场折射得千变万化,复杂多样。

在这样的语境下,有人追求味觉享受,有人注重情感共鸣,有人需要“白人饭”这类健康的日常简餐,也有人追求沉浸式宫廷宴类主题体验。

但越是这种时候,企业越容易陷入迷茫,在短期价值与长期价值之间,在浅层心理诉求与内在核心需求之间徘徊,从而陷入经营的误区。

漂亮饭的崛起,正是这多维坐标下的一角。

当“出片率”成为关键词屡屡被提及,当视觉满足被当作全部,经营者很容易陷入“流量短视”陷阱,即过度依赖网红营销带来的短期曝光,将打卡拍照、社交裂变等一次性吸引力,误认成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于是,大浪淘沙之后,有人掉转船头,寻找新一个“网红爆品”生意,有人捶首顿足,在迷雾中流离失所。

因此,当市场被多元需求搅动时,企业真正的竞争力在于识别 “需求的真伪与长短”,在于围绕需求打造供给价值:是追求一股风的生意,还是坚守长期价值。

毕竟,消费者对餐饮最终极的需求,永远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产品,即要么是大众餐饮,要么是中上品质餐厅。

职业餐饮网小结:

漂亮饭从风靡到被吐槽,其兴衰轨迹为餐饮经营者敲响了一记警钟。

它揭示了在社交媒体时代,视觉冲击与话题热度虽能快速点燃市场,却非维系餐厅生命力的根基。

过度依赖环境“颜值”和网红营销,本质是用战术的勤奋掩盖战略的懒惰——忽略了餐饮业最朴素的真理:美味、价值感才是吸引顾客反复光临的不二法门。

漂亮饭回归理性,是对“形式大于内容”经营模式的祛魅。它深刻提醒从业者:在追逐流量与迎合多元需求的喧嚣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定力。餐厅经营的核心,永远在于对产品品质的极致打磨、对性价比的精准把控、以及对顾客真实用餐体验的深度关怀。

任何脱离食物本质、忽视复购逻辑的短期繁荣,终将如泡沫般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