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到底多爱猪蹄?

分类栏目:首页>>石占学院>>热门品类

美食导报

经典烧烤全套机密配方及菜例

一个真正的肉食主义者,真的很难对这大猪蹄子无动于衷。


作为一只猪上最硬核的一部分,猪蹄很难与精致扯上关系。


当莺歌肉、梅花肉、五花肉、猪头肉、肉眼猪扒、排骨、猪尾等,都臣服厨师们的刀下,整整齐齐地码在碟子上时,唯独这大猪蹄子往往原只不动或斩得大小不一地杵在盘中,或卤、或煮、或炖、或焖,无论是哪一种做法似乎都在嘲笑着厨师们的刀功。


虽然它是一块“硬骨头”,但是却在肉食主义者中充当“和事佬”。想想,在某工作日中午,你和同事因为某份方案争论得面红耳赤之时,几份隆江猪脚饭突然驾到,卤得酥烂的猪蹄飘着醇厚的卤水香气,我相信你们会马上停下争执达成共识:先吃了大猪蹄子再说!


猪蹄


一、大猪蹄子,何许物也?


猪,是中国人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


在猪的每一个部位中,能满足吃货们同时吃到猪皮、瘦肉、蹄筋,吮到最惹味骨髓,还能轻轻松松补充满满的胶原蛋白回归十八岁的终极愿望,也唯有这大猪蹄子(堪称妇女之友)。


猪蹄,也分前蹄与后蹄。前蹄又叫猪手,肉多骨少,乃广东人逢年过节必备之物(寓意“横财就手”);而后蹄则为猪脚,肉少骨多且皮薄,用来炖汤炖猪脚姜,很是满足。


不过无论是猪手还是猪脚,皆在广东人手中有着上千种的演绎。


二、人人都爱猪脚姜


每当有小朋友出生,广东人一定是最开心的了,因为至少可以“蹭到”一碗猪脚姜。


石占小吃培训认为,孕妇在生产之时会“受风”,所以必须“祛风”。而这碗用驱寒祛湿的老姜、富含钙质的猪脚、能融化猪骨头钙质的添丁甜醋熬制而成的“猪脚姜”则起到关键作用,不仅能祛风散寒,还能滋补催乳。


在传统广东人家庭中,主人家一早便会为产妇操劳起这煲“猪脚姜”。从选姜到调醋再到熬煮,足足要反复煮上3次才能熬出一碗好吃的、黝黑透亮的“猪脚姜”。


每当有亲戚前来“蹭”,不,是探望,主人家捧出一碗猪脚姜,简简单单一块猪脚、一个鸡蛋,便能分享着这家族的喜悦。


孕妇吃的猪脚姜,醋味逼人,闻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吃下去更是酸辣可口,猪脚的油分早已被黑醋中和,只留下独特的软糯,醋蛋吸饱的醋香肉香,分分钟比猪脚更好吃。


不过,热爱猪脚姜的广州人不会局限在孕妇坐月子时食用。在广州上下九步行街的娟姨猪脚姜里,门口的大瓦煲沉淀着厚厚的煤醋渍,足以证明广州人对猪脚姜爱得深沉。


她家的猪脚”,向来都与新鲜“绝缘”,从煲到吃,足足要花上4天才够味!


三、从白云猪手到沙姜猪手


在白云猪手诞生之前,老广的猪手菜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绵软。而白云猪手却颠覆了老广对于猪手的所有理解——爽滑的猪手居然也能这么好吃!


白云猪手颜色洁白、口感爽滑、骨肉易离,用醋、糖等调料凉拌后,酸中带甜,肥而不腻,食而不厌,一口一块是肉尽骨出,好不爽快。


自此,广州人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开始不断改良白云猪手。从80年代初经典的白醋、白糖浸泡版本,到80年代末加入剁椒末的酸辣版,再到90年代后期借鉴北方凉拌菜炮制而成的拌蒜、姜、辣椒、白醋的北方版,后来粤厨更是在白云猪手的基础上,演变出另外一道名菜——沙姜猪手。


沙姜与冷肉可谓是绝配,它味道辛辣带甜,比生姜略淡,不仅能去腥,还有提鲜增香的作用,用在经过了“过冷河”“啤水”处理的猪手上,能够彻底去腥,并带来辛、辣、甜的滋味,刺激出猪手“残存”的肉香。


从白云猪手到沙姜猪手,保证你越吃越馋。


四、碳水化合物的绝唱——隆江猪脚饭


传说,在广州,有打工人的地方就一定有会隆江猪脚饭。


上好的隆江猪脚饭色如琥珀,泛着卤香。在卤水锅里会一弹一弹,在展板上还会轻轻跳动,仿佛正在呼吸。


在大部分人都还没搞清楚猪手跟猪脚的关系之前,潮汕地区的隆江人早已参透大猪蹄子的奥秘,如庖丁解牛般,从头到尾按照关节分成:头圈、回轮、四点、蹄尾四个部位。


头圈脂厚肥腻,肥肉星人最爱;回轮外肥内瘦,但还是油腻;四点肥瘦比例极佳,还有蹄筋,最为受欢迎;而蹄尾多骨,但胜在肌腱、韧带、缔结组织齐全。


如果在潮汕地区吃猪脚饭,一定要提前到店里蹲上一份“四点”,因为它不仅有肉,蹄筋还更加粗大。试想想,一块土猪的“四点”,脂肪丰盈醇厚,在加入了数十种香料的卤水锅里慢慢熬煮,老师傅们还一刻不停地用卤水浇淋,随着它慢慢颤动,油脂尽去,香味尽入,蹄筋尽糯,达到其它猪脚都难以企及的高度,而后在食客口中与舌头缠绵,与世界温暖相拥,尽是岁月静好,所有纷争都抛诸脑后。


当然,就算光是吃“四点”也会倍感油腻,而隆江人往往会配上浇上卤水的白米饭、咸鲜的酸菜,还有一碗蚝仔汤或紫菜汤,所有普通的食材就这样围绕着猪脚展开,什么油腻都一扫而空。


五、维系客家人感情的味道——红糟猪手


寓意“横财就手”的猪手还不够喜庆怎么办?


那就加点红糟,再来个鸿运当头。


红糟是江南沿海各省常用的调味料,特别是福建和中国台湾一带的客家人,尤其喜欢吃红糟。逢年过节,必定有其调制而成的菜式。一是红糟的颜色代表喜庆,二是客家人很节俭,拜神祭祖吃不完的熟肉、鸡鸭等,就用红糟腌起来留日后再食。


纯酿的红糟颜色鲜红,样子黏黏稠稠很像番茄酱,而且酱中有可见的黑色紅麴菌粒,味道香甜有酒味。


纯酿红糟做出来的红糟猪手,客家人不仅在过节时端出来,还会在家中来客人时上这道大菜。吸饱了红糟风味的猪手,不腥不腻,表皮爽得如同白云猪手,肉嫩滑逼人,咸香与糟香相互交融,让人回味无穷。


当红糟遇到这猪手,熟悉的味道背后,是客家人记忆深处的乡味。无论他们的脚步去到多远,在味蕾上,红糟味仍然是维系家乡与他们之间最为牢固的羁绊。


不仅广东人好这口大猪蹄子,几乎全国各地都能找出一道能够代表当地的猪蹄菜式。北京的酱猪蹄,河北保定的保定锅包肘子,山东青岛的流亭猪蹄,浙江湖州南浔的浔蹄,江苏镇江的水晶肴蹄,四川成都的老妈蹄花,贵州凯里的酸汤猪脚火锅,广西钦州的猪脚粉等等等等,都充斥着中国人民对大猪蹄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