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馄饨”是一对关联字,“馄”和“饨”不能拆开使用,也不能挪作它用。像“馄饨”这样两个字指一种东西,还不能挪作它用的,在汉语里其实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国人对馄饨的偏爱,从造字之初,就溢于言表。
一、 川渝抄手:美在市井,重在调味
作为中国最具市井传统的区域之一,川渝地区与作为小吃的馄饨天然有着某些精神上的共通之处。抄手,这个描述百姓抄着双手等热馄饨吃的、市井画面感极强的词,因此而来。
也有人说是为了描述这种小吃皮薄易熟,抄手之间,就已煮熟上桌。
和川菜一样,抄手最重视,也是最擅长的,就是调味。
清汤抄手不加红油,以汤色清澈见底而闻名。筒骨熬汤冲抄手是最流行的配置,但也有人喜欢用加鸡架和筒骨一起熬,两种鲜味叠加,倍觉好吃。
在成都,还有极少数抄手用的是鲫鱼奶汤,汤色白嫩,微黄的抄手在其中起伏,加入几粒葱花,颜色之美堪比水彩画。
红油抄手则反之,要加入厚厚一层油辣子,外加花椒白芝麻,麻辣鲜香俱全,视觉冲击力极强。
汤一般是不喝的,可以看作是整碗的蘸水,抄手本身的鲜美被底汤的重味放大,这是川渝地区的标准味道。
川渝地区把干拌称为“干馏”,干馏抄手必加的是油辣子、花生碎和小葱,很多人也爱加醋、青椒酱、麻酱,调出类似于川菜的各种复杂味型。
干馏抄手可以视作无清汤的红油抄手,但味道更锐利,也更能打动麻辣爱好者的内心。本来无味的抄手,被复合的料汁紧紧包裹,这是数倍的满足。
二、湖北包面
包面是湖北方言中的馄饨,黄冈新洲县的新洲包面是久负盛名。
其选鲜猪肉,先剔除筋膜,将其剁成茸泥,剁时要一边剁一边加水,再加入榨菜细末及葱花拌成馅,面皮是用碱面,汤料加熟猪油,做出的包面皮软馅嫰汤鲜。
万县的海包面,也非常有名,现在万州区虽然属于重庆市,但因其地理靠近湖北,一些饮食与湖北更为接近。
海包面因创始人姓海而得名,面皮制作时加入鸡蛋,馅则用牛瘦肉,并不剁馅,而是用刀背锤成茸,加荸荠、水发虾米、鸡蛋和浓茶汁,牛骨熬制成汤,佐料则以辣椒油、蒜泥、花椒粉、酱油等配成,海包面讲究调味,佐料丰富,汤头味道厚重。
三、福建肉燕:用肉茸做皮
作为游牧和农耕文化融合的地带,中国北方的馄饨名称一直在变迁。宋朝时,它成了“角子”,这是描述用更少的面皮包裹更多的馅料,自然选择圆形的面皮,对折包起来,就形成了锐利的角的样子——后来的饺子,由此发端。
而到了元朝,蒙古语把角子翻译成了bansh,今天在河南洛阳、南阳,山西的晋中、临汾等地,人们依然把饺子称为“扁食”,就是来自于此。
而因为航海,与中原地区保持了密切接触的福建,当地人则把馄饨称为“扁食”或“扁肉”。
有名的如福鼎扁食,多海味,常以鱼虾为馅。而莆田、闽侯等地多是以鲜肉剁馅,闽北的水吉扁肉以馅嫰香甜,汤鲜爽而出名,建郡扁食则讲究馅选用“打肉”而不用剁馅,这样做出的馅口感更脆。
福州有种小吃肉燕,也叫扁肉燕,和别的地方扁食大有不同,是典型的“肉包肉”。
肉燕皮是用精瘦肉捣制成泥,再加薯粉碾压成薄片,晾干制成,包肉燕的时候先要将肉燕皮喷湿,馅料一般用五花肉和鲜鱼肉,包好的肉燕先蒸后煮再吃,其造型独特、香滑爽口、别具一格。
四、江南馄饨:大馄饨和小馄饨
江南地区,是馄饨文化起步最晚的。
其中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点,也许与江南地区自古的米食文化高度相关:稻米这种不用碾磨,直接烹饪,就能获得松化口感和香气的谷物,虽然滋味未必胜过面食,但显然比面食更简单易操作。
随着秦汉开始、三国达到巅峰的南方大开发,原产于中国东南部江浙泽国的水稻,逐渐北上,并与西北而来的小麦最终相撞,拉开了迄今为止依然不休的中国主食之争。
但神奇的是,今天江南地区,却是把馄饨文化保存得最完善的区域。
在江浙沪,则演绎出了“大馄饨”和“小馄饨”两种逻辑完全不同的食物。
大馄饨是主食,要用梯形的馄饨皮,以元宝的形状,包进更多的食材。
馅料的选择要荤素搭配,猪肉是主角,可以掺入一些海米、干贝、黄鱼、牛羊肉等精贵材料,丰俭由人。蔬菜则根据季节限定,笋、香菇、荠菜、小青菜、鸡毛菜、矮脚大青菜或者芹菜都宜。
最重要的是要加入一定的肥膘,才能把馅子调得温柔滋润。
小馄饨是零食,馅子是次要,一丁点猪肉即可,重要的是面皮和汤料。
早餐摊里称为绉纱馄饨,绉指表面皱起,纱指皮薄半透明,少了一个标准都不正宗;夜宵摊里的则被称为柴爿馄饨,形容流动馄饨摊用劈柴加热煮馄饨,并打着竹板叫卖的样子。
绉纱馄饨讲究爽滑,不能在汤里久泡,开水冲紫菜榨菜即成;柴爿馄饨则需要柴火久煨猪骨鸡架,炖出的白汤搭配。
五、广东云吞:和竹升面是绝配
到了广东,云吞文化出气盛行。
其实粤语里的“云吞”(wonton),和吴语里的馄饨发音几乎一模一样,这种皮薄馅鲜的食物,事实上与馄饨也是一母所生。
广东人吃云吞,喜欢用大地鱼粉调味的汤搭配。大地鱼就是比目鱼,与猪肉的香、虾仁的鲜和面皮的Q弹融为一体。再来一箸用鸭蛋做的竹升面,这是岭南街头扛把子的云吞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