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烤吐司,最上镜的早餐

分类栏目:首页>>热门小吃

吃货研究所

开间小酒馆

在早午餐的世界里,若要问哪道早餐拍照最上相,最容易出彩,我投法式烤吐司(French Toast)一票!毕竟它不仅味美颜值高,对早C晚A人来说,更是搭配咖啡的良伴。

一、传统的法式烤吐司 

关于法式烤吐司菜谱的最早记录,可以追溯至罗马帝国时期。中世纪之后,它开始在欧洲各国传播开来。法式烤吐司产生的初衷是为了不浪费粮食。没吃完变硬的面包,浸泡过牛奶后再去煎烤,会变得柔软,容易入口。

法式烤吐司,名字里虽然带着吐司俩字,但其实传统做法里,常用的面包类型并不是常见的白面包,而是布里欧修面包、哈拉面包和法棍。

因为烤吐司的做法要经过鸡蛋牛奶混合液的浸泡再去煎制,因此需要选用足够厚且结实的面包。如果追求更加完美的口感,甚至可以把新鲜的面包留一天,让其自然风干,变硬一些,更好吸收混合液,这样在煎制时,面包也更不容易解体。

出锅后的法式烤吐司,可以搭配各种水果、奶油、冰淇淋、果酱等食用。

想要做出好吃的法式烤吐司,除了选一份好的面包,另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在于把控面包片吸收混合液的比例。吸收的液体过多,最终成品会过于湿软导致烤吐司坍塌;液体太少,又会导致煎好的面包过干,难以下咽。

因此,一份好的法式烤吐司,虽然明面上没有什么标准,但大家心里都清楚,外壳棕黄酥脆没煎糊,面包里柔软奶香不塌陷,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二、其他种类的法式烤吐司 

传统法式吐司在蛋奶混合液里还会加入肉桂粉、香草精调味,摆盘时堆着奶油、水果等,混合着奶香,就是我们最熟悉的法式烤吐司形态,但除此之外,法式烤吐司还有其他不同类型。

最常见的另一类法式烤吐司,是咸口烤吐司。其做法与常见的法式烤吐司类似,只是将混合液里的肉桂粉、香草精等换成了盐和黑胡椒。在上桌时,搭配的酱汁变成了番茄酱或蛋黄酱。

当然,世界之大,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食偏好,各类美食到了当地也都会入乡随俗的有那么些许改变。例如,以暗黑料理著称的英国,就从来不走寻常路,在法式烤吐司上也一样。当别地都规规矩矩地吃甜口或咸口烤吐司时,一身反骨的英国人偏不。作为三明治的狂热爱好国,在英国的苏格兰地区,法式烤吐司是夹着香肠被当成三明治食用的。

有了这样的改良版烤吐司,西班牙将烤吐司的混合液换成红酒和蜂蜜;巴西和葡萄牙变成传统圣诞节甜点,混合液换成波特酒;罗马尼亚常提供咸口且不放牛奶的不同改良版烤吐司等,在英国面前,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1、香港西多士 

而所有的改良版法式烤吐司里最出圈的,来自香港。连名字都从普通的法式烤吐司,变成了特有的西多士。西多士,为“法兰西toast’”的音译。

香港的西多士,是西方美食与本地融合后诞生的美食。

法式烤吐司刚进入香港时,与国外常见的版本并无区别,一般在高级餐厅和酒店出现,食材大多进口,价格非常昂贵。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香港大众常吃的大排档和茶餐厅开始出现我们现在所说的西多士。

既然是大众美食,性价比是第一衡量标准。为了降低成本,西多士选用更为便宜的白面包,混合液从牛奶、鸡蛋等变成了蛋液,做法从平底锅轻煎变成深油炸或牛油煎,且为了追求口感,经常将白面包切成9块。

由于港式西多士的做法常用深油炸,因此面包炸得金黄香脆,成了香港西多士的一大特征。

早期的西多士,因为糖浆很贵,因此多用咖椰酱(一种用椰汁、鸡蛋砂糖做成,带有椰香味的甜酱)来调味;现在的西多士,常见调味酱有蜂蜜、枫糖、花生酱、黄油等。

传统西多士大多没有夹心,不过随着茶餐厅不断地推陈出新,类似像三明治一样,先用两片白面包片夹住芝士、火腿、花生酱或沙茶牛肉等,再裹蛋液油炸的豪华版西多士也变得很稀松平常。

2、漏奶华

撒着满满童年回忆的阿华田粉,一切开就有爆浆的汁液倾泻下来,这是港式茶餐厅的网红鼻祖“漏奶华”。

漏奶华,从做法上来说,很像是西多士的改良版。虽然是从港式茶餐厅开始在全国风靡起来,但其实漏奶华并不来自香港,而是广州番禺一家茶餐厅老板为他朋友做的一款甜点。

漏奶华,面包片的做法与西多士类似,两片厚切的吐司片,裹上蛋奶液煎香后搭在一起。而漏奶华之所以叫漏奶华,重点在于切开时流出的汁液。这个混合液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牛奶,它是用黄油、淡奶以及炼奶按一定比例加热后混合而成的。

煎好的顶层西多士向下压出一个凹陷,倒入混合液,形成一个奶池,这才是漏奶华的关键。在奶池子上撒满阿华田粉,一刀切下,奶液就从两片吐司间倾泻流出。

虽然法式烤吐司还叫着西多士、漏奶华等不同名字,也搭配着不同的奶油、水果或是蛋黄酱等,但不论怎么变,油煎之后得来的热量炸弹,总是能带给人无限的幸福感和快乐。

漏奶华真是从视觉到味觉的双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