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肠粉因发源于成都双流白家小镇而得名,又叫做白家肥肠粉,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白家镇位于成都城南,从成都趋车前往只需半个多小时,小镇很小,三条街道纵横相连,房屋精巧别致,主要以两三层居多,常有人在楼上楼下两两相望。这个只有不到2万人口的小镇,却有10多家白家肥肠粉店,店名大多以老板的姓氏取,如“徐记白家肥肠粉”、“何记白家肥肠粉”等等,这些店各有特色,如徐家以“汤鲜”闻名,何家以“粉嫩”著称,虽然均只有几十平米的店面,却都自称是小镇上最气派的肥肠粉店、能烹饪最好吃的肥肠粉来招揽顾客。去白家镇吃肥肠粉,应赶早不赶晚,去迟了要排队不说,还很可能空肚而归。
关于白家肥肠肥的来历,小镇上的老人可以跟你话不停歇地讲上一天,大意就是清末年间,连年战乱,许多流浪者涌入天府之国避祸。一名外乡人漂泊到白家小镇,终因饥寒交迫,昏倒在一户人家门前。做粉丝生意的主人好心地救起这个外乡人,并以当地的红苕粉丝热情款待,粉丝晶莹剔透,麻辣鲜香,甚是可口。战乱中,外乡人离开了那座平凡的小镇,甚至来不及询问恩人的姓名,只是那碗救命粉丝的美味却永远留在了记忆里。外乡人在漂泊途中不断向人们讲述“粉丝救命”的故事,不少人因此慕名前往,一品美味。于是,白家粉丝逐渐在川西平原流传开来。由此可以判断,白家肥肠粉至少有100年历史,这也沉淀了成都人热情好客、质朴善良的性格特征。白家肥肠粉是小镇的生存方式、娱乐谈资、也是他们的魂。
白家肥肠粉店开到成都市区估计已有一二十年的时间,有“乡下举人要进城”,也有“好宝贝要献官”的意思,总之是各取所需,白家肥肠粉也逐渐繁荣起来。如今白家肥肠粉在成都的店铺不下1000家,装修也越来越漂亮,窗棂楼阁、瓷砖玉瓦、灯红绸彩、顾客盈门、生意红火。但是白家肥肠粉始终是市井的、鲜活的,隔着餐厅大堂的玻璃窗,依然可以看清肥肠粉加工烹饪的全过程,这些过程有100年没有变化,还是那个小吃的“味”:一口大铁锅,几根雪白的肥肠在锅里文火熬着,清香四扑;一个大铝盆,筷子粗的红苕粉在清水里漂泡着,柔软细腻;主厨师傅麻利地从铝盆里捞起一把苕粉,用竹编煮篓盛着放在锅边小煮,情形跟“烫火锅”有分相似,三分钟就煮好了——粗壮的粉丝、大大的肥肠子、点缀少许葱花、搭配几根香菜,看一眼都让人口水直流。“肥肠粉来了,外加一个锅魁”在服务员的吆喝声白家肥肠粉就来到你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