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清真饮食发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回族先民自唐永徽时期进入四川后,就将伊斯兰烹饪技艺就与当地的烹饪技艺协调混合,并逐渐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特点,加之四川位于长江上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群山环绕,江河纵横,盛产粮油,蔬菜瓜果四季不断,家畜家禽品种齐全,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川西北、川北、川南、川东的许多地区适宜畜养牛羊,山岳深丘又盛产银耳、虫草、贝母、竹荪、菇类等山珍野味,江河湖泊有雅鱼、岩鲤、江团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流传不息的烹饪技艺,为四川回族清真菜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四川回族在巴蜀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息繁衍,辛勤劳动,生产实践,创造了不少清真食品。可见,四川回族的“清真美食”是伴随着回族先民的迁徙定居,经过历代回族先民的传承与发展,逐步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发展而来的。
多年前,明末蜀乱,长期的战乱使成都城内外变为废墟,尤其是城中心明代蜀王府前的广场一带,房屋毁坏,草木充塞,野兽出没,五、六年的时间里,这里几乎没有人迹,成为一个空空的坝子。清初战争平息,清政府稳定后,湖广、云南、陕甘各地入川移民中的回民很快发现了皇城坝这片荒地,于是就在这里搭棚摆摊,卖小吃、打锅魁、宰牛羊,最终使这里成为成都清真饮食文化的发祥地和饮食中心。加上成都西门外至土桥镇和北门外的唐家寺有许多穆斯林从事牛羊屠宰业,充足的牛羊肉货源,为丰富清真饮食市场提供了保证。据资料统计,到解放前,这一带有清真饭店、餐馆、面店、甜食店、牛肉店、点心店、兔肉摊、鹅鸭肉摊、泡菜店、茶馆等大大小小60多家,各家店铺都生意红火。
回族的清真菜肴原料比较丰富,主要有牛、羊、鸡、鸭、鹅、兔、鱼、虾、蛋、蔬菜、瓜果等,就这些原料可制作出上百个品种的菜肴。在用肉方面有民族的禁忌和讲究。从选料来说,哪里的肉可以炒、哪部分的肉可以红烧,都有严格区分。烹调中的刀法就有切、劈、剁、剜、片等10多种,而且要根据原料、加工方法不同,随时做出灵活的变化。其中以煮、炖、闷、爆、烤、烧、炸、炒、蒸、溜、汆、涮、酱、扒、烩、煨、卤等技法制作的牛羊肉菜肴上百种。在口味上,受川菜重用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等调味方法的影响, 基本上与汉族一样以麻辣为主。川味清真菜实则是四川回族对兄弟民族饮食的创造性运用,既保持了自身饮食的禁忌习惯,又很好丰富了中国回族的饮食文化。这说明回族的饮食习俗具有从俗随、灵活性。前者与伊斯兰教有明显关系,后者则由于他们生活于世俗中。
清末到民国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清真菜在四川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推广。在成都皇城坝一带陆续出现了经营高档清真菜的鑫记餐馆、清真正兴店、清真馨记餐馆和清真王胖鸭店。清真菜肴严守教规,讲究“洁、爽、精、美”,在色香味形上独具特色,加上与众不同的技术和货真价实的经营理念,从而受到本族和其他民族的喜爱。以前,清真菜肴无食谱菜谱,无食事风俗记载,其制作方法都是由师傅言传手教,徒弟随身边干边学艺。以前的技艺只能从尚存的厨师口里和家中老人的口中略知一二。传统的清真菜,力求保持清真的原汁原味,改良菜则博采其他民族之长。清真菜过去调味偏重,用芡过多,实践中,厨师们吸取了其他菜系的烹调方法,用牛肉和鸡鸭吊汤,力求原汁原味,纯正不膻。口味的浓厚清淡,因调料比例不同而味道迥异,形成了四川清真菜的特殊风味。
生活在松潘、阿坝、茂县、汶川、若尔盖、金川、小金、丹巴、康定等地的川西北回族,由于长期与藏、羌、汉等民族交错杂处,他们将藏族的风干牛、羊肉引入自己的食俗中,加以改造,配以各种香料,制成了五香风干肉、椒盐风干肉,而且生活在这里的回族商人居多,因路途遥远需自备食品以备路途充饥,风干牛羊肉便成为他们的方便食品。
平时四川回民喜欢吃的佳肴有: 红烧牛羊肉、粉蒸牛羊肉、清炖牛羊肉、番茄炖牛肉、红烧牛尾、葱爆羊肉、烩羊杂碎、羊杂汤、涮锅子(涮羊肉)、水煮牛肉、尖椒牛肉丝、烤羊肉串、酱(卤)牛肉椒麻鸡(鹅)、麻辣凉粉、火锅粉、牛柳粉丝等。川西北回族还喜吃独具本地回族特色的用牛小肠做的肉肠、米肠和手抓肉等。西昌回族喜欢吃用独特方法做成的“板鸭”“板鹅”等。
改革开放后,四川回族餐饮业以立足穆民,面向全国大众为服务宗旨,回族厨师在保留传统制作工艺和民族特点的基础上,将清真菜发扬光大,新创了烤羊腿、生果牛头方、枸杞牛尾汤、鱼香银丝海底、坛子蹄掌、一品牛掌、椒麻羊蹄、金玉满堂、香荞羊柳、香酥牛柳、芋儿羊排、风味大盘鸡、牙签牛羊肉、纸包牛肉等菜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国外穆斯林国家友好交往增加,消费者对菜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清真餐馆在不违反民族饮食习俗的基础上,针对现代人的口味,借鉴南北菜系的烹饪技艺、结合中西美食风味,更加注重饮食的安全性、科学性和营养性,开发了药膳、滋补、养生等清真宴席上的时尚菜,还引进了南方的海鲜等菜品,结束了四川清真菜以牛羊肉一统天下的历史,使清真菜肴更加丰富,深受到回族和其他民族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