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知识干货分享:到底怎么能品尝出那些风味呢?

分类栏目:首页>>石占学院>>前沿资讯

啡香之旅

开间奶茶店

我觉得不少咖啡爱好者,尤其是刚接触品鉴咖啡风味的时候,是不是都有这样的一个困惑,那就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喝到的咖啡到底是什么风味。也许思来想去,只能说一句:嗯,这杯咖啡挺香的,哈哈。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一个过程走过来的,大家在去咖啡馆或者任何喝咖啡的场合,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因为你才是主角,你觉得好喝的那就尽情欣赏享受它,如果不喜欢,那别人说再多美妙的词汇去形容,也不会对你造成任何触动,所以take it easy,摆正心态,你才能更好的享受并从内心可以感受咖啡的风味。

那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我到底要如何去感知这些风味,以及这些风味词是怎么就能想到并描述出来的呢?首先品尝之所以会比较困难,或者说让你很难描述出来,是因为嗅觉”是观察给定咖啡味道时使用的主要感觉,这是最棘手、最难以捉摸的感觉之一。我们获得香气的路径,无论是通过我们的鼻子(正鼻嗅觉),还是通过我们的嘴,一直到鼻子后部(鼻后嗅觉),都是一种曲折而复杂的路径过程,当第一次闻到气味时,它们会被吸引到我们的鼻子顶部,在那里它们会溶解在一层粘液膜(嗅觉上皮)中,同时呼吸时会将空气与气味一起吸入,以帮助它通过嗅觉系统。

我们通过多次嗅闻或大口喝咖啡来做到这一点,然后香气附着在毛发状结构上,在那里它们传播到受体细胞,然后受体细胞会产生并向我们的大脑发送一个关于香气的信号。这些信号通过神经纤维(轴突)进行另一次“长途旅行”,最终到达我们大脑的额叶(特别是嗅球)。我们的嗅球滚动浏览我们对不同香气的体验,从而找到与它所接收到的信号相匹配的东西,人类可以识别数千种不同的气味。

OK,那么我们只是知道了我们到底是如何获得这些气味信息的,而接下来的挑战难点是到底如何能有一个词语来连接你的嗅球正在接收的信号,其实说难也不难,很简单一个逻辑,那就是一个不断尝试和练习的过程,我们需要通过多喝多闻多感受,我们也需要不断去尝试与这些风味可能相关的一些花果食物,这样你可以逐渐在大脑中建立属于你的记忆联想。

除了香味之外就是味道啦,味觉是在舌头上感知的,仅限于五种基本味觉的强度和识别——甜、酸、咸、苦和鲜,在舌头上会有分布4种舌乳头,其中菌状舌乳头呈蘑菇状,通常位于舌头前部附近,每个舌乳头含有三到五个味蕾,这些最有助于感知甜味;轮廓舌乳头周围有味觉沟环绕,上皮不角化,在沟内一侧的上皮中有100多个味蕾,这个部分有助于感知苦味;叶状舌乳头由若干横行的叶片形粘膜皱襞形成,位舌根两侧,也包含100多个味蕾,有助于人们感受酸涩。最后一种就是丝状舌乳头,量最多、细长圆锥形、上皮浅层细胞角化、均匀分布于舌尖和舌背。

每个味蕾包含30-100个味觉细胞。尽管某些舌乳头更容易感知某些味道,但它们都不局限于这种味道。在一个人的认知中,有一个比较大的生理挑战,那就是苦味和酸味之间的混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记录到大量的这两种物质对我们都不好,就像我们大脑中闪烁的“警告灯”,来告诉我们要放弃危险。所以真正区别出味道之间的差异是感官训练中很重要的部分。

每种舌乳头的形状和作用都略有不同,当你喝咖啡时,它会覆盖你的味蕾内的这些味觉细胞,然后通过特定的通道,向大脑发送关于你所感知的味道的信号。这个过程似乎听起来比香气简单一些,毕竟那个要从数千个里面识别选项,而味觉仅5个选项,哈哈哈。

那么基础感知的内在逻辑我们已经大概清楚了,接下来就是实际在品尝咖啡的时候,我们到底是怎么做了,结合前天刚和大家聊的SCA杯测表的使用,可以和大家聊聊当你在喝咖啡的时候,你所需要侧重考虑和评估的几个关键因素:香气,研磨后的干香、开始注水的湿香(或冲泡后的湿香),例如你需要思考香味有多浓?它令人愉快吗?它是复杂的还是单一的?有人也许会说,那可以对照风味轮来看吗?但事实上,咖啡中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香气,它们不可能全部被风味轮所涵盖,所以我个人觉得不需要对自己太苛刻,你能形容和联想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先到什么程度,因为时间会让你不断强化这样的技能。

咖啡味道的部分,我强烈建议大家要做属于自己的品鉴笔记,这个我在很早之前就和大家提供过简单方便的办法,还不了解的小伙伴,可以查看《介绍一个小办法,让你在家也可以轻松做冲煮记录啦!》一文,在写下味道描述或品尝笔记时,需要思考这杯咖啡有多甜?它咸吗?这种味道会让你想起什么吗?咖啡有多浓?有多复杂?有很多口味还是只有一两种?它们都令人愉快吗?还是有令人反感的?就是你的记录可以是感性表达,甚至都可以是无序的,要的是抓住当下感受,尽力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用心体会咖啡风味的过程就已经是对咖啡品鉴迈出的坚实一步了。

回味,也就是余韵的部分,核心考虑的就是味道能持续多久?这愉快吗?回味怡人且持久的咖啡最受欢迎。决定余味是否令人愉快的一种方法,那就是问自己:我是在喝咖啡后觉得需要喝水,还是继续享受这种体验?如果很享受,就说这杯咖啡的整体体验尤其是余韵的部分你是喜欢的。

酸度可能是不少咖啡新晋爱好者们比较“打怵”的部分,因为在多数商业咖啡的熏染中,大家熟悉的咖啡味就是苦的,所以很多人是无法接受咖啡里的酸质,而且正如前述我们大脑对自身保护机制的作用下,也会容易混淆风味,因为它对你的味觉有影响。为了更好地定义这一点,想象一下咬柠檬时你的脸颊和舌头的感觉,是不是舌头有收敛感?这就是酸度。这种酸质的感知几乎是一种即时的反应,一入口就会有一些明显的感受了。而苦味会导致口腔干燥,并在品尝体验接近尾声时被感知。那么酸质的种类也有很多,当然也会有优质的酸和腐败尖锐的酸,优秀的酸质其实离不开甜味才能愉悦,就好比柠檬和柠檬水,你觉得哪个酸质更愉悦?

Body醇厚度的部分是描述触感的方式,这个就好比重奶油、全脂牛奶和脱脂牛奶的口感,它们也许都有相同的味道,但它们入口在你嘴里的感受一定是不同的,对于body的形容,我们一般会用到顺滑、圆润、扎实。品尝body的时候,你可以考虑喝一口,想想咖啡在你嘴里的感觉,甚至都可以做一些咀嚼动作,来感受咖啡覆盖在舌头上的触感强弱。

基于以上这些信息之后,你就会对这杯咖啡有了总体印象,核心思考就是你喜欢这杯咖啡吗?你甚至可以给它一个个性描述,或者一些拟人化的表达,这是你真正有创造力的空间!

总之,品鉴咖啡并不是某种仪式或者很严肃的事情,它只是让你可以在单纯一股脑喝下之上来点趣味性的欣赏,把自己的感官全面打开,沉浸并投入其中,其实这个过程也会让你更聚焦自身身体的细节感受,也是一种自我疗愈的方法哟,所以品鉴咖啡是一种娱乐和陶醉式的欣赏,它有科学严谨的背后逻辑,但同样它更要满足人们的情绪价值,所以放开胆子去喝,勇敢说出你的感受和表达,你就是最棒的咖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