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里的小蛋糕,你还记得几种?

分类栏目:首页>>石占学院>>前沿资讯

全球烘焙指南

开间小酒馆

每次守着现烤的炉子等出锅,听着“叮”的一声,幸福感直接拉满。这种老式蛋糕真的香到心坎里了,刚出炉的蛋糕皮脆得咔嚓响,里面全是蜂窝状的气孔。小时候在小镇上,每次路过糕点铺都走不动道,就等着现烤的鸡蛋糕出炉~

有些味道真的会刻进DNA里,长大后还是会馋这一口老式鸡蛋糕的香!我们整理了15种童年专属回忆小蛋糕,吃一口就能穿越回童年哦~

01、花篮小蛋糕

要是翻开80、90后的集体回忆宝库,花篮蛋糕那绝对得占个重要位置!

想象一下,一个玫红色的塑料小花篮,里面装着蛋糕,蛋糕上头还点缀着粉红色的奶油花,再加上几颗鲜艳得像小灯笼似的色素樱桃,有的还会插上一把小纸伞或者一张小孔雀卡纸。

就这么个小蛋糕,却装满了咱们一整个童年的甜蜜回忆。现在再瞅瞅这款蛋糕,可能会觉得它有点土里土气的,但它在咱们心里的地位那可是独一无二的,谁也替代不了。

这花篮蛋糕底下是戚风蛋糕胚,小时候拿到蛋糕,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那樱桃给拎起来吃掉。那时候就爱这色素樱桃的口感,又甜又酸,还带着奶油的香气,一口下去,那滋味,绝了!

你们是不是一样,小时候干过这事儿?还会用勺子小心翼翼地把奶油花完整地舀起来,然后嗷呜一大口塞进嘴里。

那一刻,幸福感就像烟花一样在嘴里“砰”地炸开,植物奶油那股轻盈又甜腻的滋味,真的是无可替代,现在想起来都还馋得慌!

02、玉枕蛋糕

长得方方正正像个枕头,中间还裂开一道口子,外皮烤得焦脆。做它的秘诀就是烫面加糖水搅和,高温一烤自然裂开。

平淡的日子里,人们都开始期待生活的小惊喜和简单的温暖。玉枕蛋糕在金黄色的外表下,藏着诱人的美味!细腻的芝士在舌尖融化,让你一口陷入蛋糕香味的怀抱。

这老味道这两年又杀回来了,成了“古早味”蛋糕店的招牌,一家店一天能卖出两百多条。像一只柔软还香喷喷的枕头。

口感比戚风绵密,又比海绵蛋糕柔软。蛋糕表面还有一道奶香的枕头窝,那是黄油高温融化在蛋糕糊上形成香味裂纹。

03、康师傅妙芙

打小学有记忆起,经常能在超市的货架上看到它,感觉它就像超市里的“老熟人”一样。太想把这款宝藏蛋糕安利给大家了,它真的好吃到心坎里去了。

这款妙芙蛋糕属于麦芬蛋糕那一挂的。你咬上一口,就能感受到它那扎实又湿润的口感,奶香味在嘴里“炸开”。材料用了新西兰进口黄油做的,而且它的甜度把握得刚刚好,不会甜得发腻,吃起来特别舒服。

它的份量也刚刚好,要是你肚子饿了,来上一个,立马就能补充能量;或者把它当作下午茶点心,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方便又美味。

强烈推荐奶油味和巧克力味的妙芙蛋糕,这两种口味那可是经典中的经典,永远都不会过时。巧克力味有两种,一种是有巧克力流心的,一种是没有巧克力流心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

04、桃酥

满身核桃壳似的裂纹,放进嘴里一碰就酥成渣。它最早其实叫“核桃脆片”,就因为长得像核桃皮;在山东,人们叫它“到嘴酥”,意思是入口即化。

七八十年代走亲戚,它可是体面礼品,就是路上颠簸容易碎成渣,成了那个“穷日子里甜蜜的小烦恼”。

说到桃酥,它的历史相当悠久,相传在唐元时期,景德镇周边县乐平、贵溪、鹰潭等地农民纷纷前往做陶工,由于当时工作繁忙,当时有一位乐平农民将自家带来的面粉搅拌后直接放在窑炉表面烘焙,由于其常年咳嗽,故在烘焙时候会加入桃仁碎末。

其他瓷工见此法做的干粮,便于日常保存和长途运送瓷器时候食用,便纷纷仿效,因并取名“桃酥"。

05、港式奶黄鸡尾包

港式奶黄鸡尾包,用咸蛋黄代替了老派的椰丝,米酒泡过去腥,黄油裹着砂糖粒,颗粒感十足。这包子的出身挺有意思,源于50年代香港人节俭智慧——把剩面包再利用。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高级茶楼里的点心。

鸡尾包是取其 cocktail (鸡尾酒)的意思。战后物资缺乏,而当时港人对面包仍不大接受,一些面包往往即日未能售清,扔掉实在太浪费,于是便有人想到仿效中秋节过后,把卖剩的月饼改造为鸡仔饼的原理,把卖剩的包搓碎,再加进砂糖变成馅料,于是便创造出鸡尾包。

这样一来,除了更适合香港人口味,令销量提升,也由于鸡尾包中间加进了这些馅料,因而减省了面粉的消耗,可谓一举两得。

06、黄梅酱蛋糕

以前那些港味旧式饼店藏着不少美味,黄梅酱蛋糕,淋上一层亮晶晶的镜面果胶,看着就很有食欲。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吃过呀?这可是回忆里儿时的甜味,满满的怀旧港式西饼风情。小的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么多咖啡店、面包房。

那时候想吃块蛋糕,就得去旧式饼店买。那时候蛋糕的款式也没现在这么多、这么好看。

黄梅酱蛋糕原来的名字可有意思,叫黄梅占花篮。黄梅酱酸酸甜甜的,刚好中和了奶油的腻味。不太爱吃甜食的朋友,选蛋糕的时候都会选这款。

想吃到好味道的蛋糕不难,但吃这旧式饼店的蛋糕,吃的可是一份回忆。一吃它,就好像回到了童年时父母买给自己,无忧无虑的童真时光。

07、哈密瓜小塔子

必须得检讨一下,之前都忘了给蜜瓜塔好好宣传宣传🍈!还记得初中放学每次路过橱窗时,看到那蜜瓜塔,心里就痒痒的,特别想来上一块。

到底是谁还没尝过蜜瓜塔呀,真的太可惜了!这哈密瓜好吃到啥程度呢?到现在每天下班都忍不住捧一个回家当宵夜,一口下去,那叫一个满足。

这蜜瓜啊,一个个饱满又香甜,搭配上酸奶油,吃起来一点都不腻,反而有种独特的青草地气息,清清爽爽的、酸酸甜甜,满是清新的感觉。

想象一下,清甜的蜜瓜搭配上奶味十足的burrata,再撒上一些granola点缀🌿,这搭配,简直就是夏天的绝配,夏天就该这么吃才过瘾!

08、牛舌酥

牛舌酥,形状像牛舌头,酥皮薄得能数出十几层,裹着枣泥或豆沙馅儿。

可惜现在做的人少了,手工开酥太费劲成本高,也就京津的老字号还在坚持。还有些快失传的手艺,正被努力找回来。

一款经典的中式点心,纯手工制作,品质有保障皮和馅的口感融合的特别好是那种咸香椒盐的酥皮点心,酥中带香、咸甜口感交织,层层递进越嚼越香,让人停不下来。

它没有出俏的外观,也没有高科技与狠活,就是让你吃了一口就会想吃第两口、三口……

09、椰皇挞

有时候蛋挞吃多了也会腻,这时候就超想来一块椰挞换换口味。在香港的饼店,你总能偶遇让人惊喜的港式椰挞🥮——来自香港饼店的宝藏点心。

每次遇到卖椰挞的饼店,都忍不住想给它点个赞。刚出炉的椰蓉蛋挞,表面烤得金黄金黄的,光看着就超有食欲。

酥酥脆脆的挞皮,搭配上椰蓉那浓郁的口感,一口咬下去,满满的都是椰蓉馅,椰香简直要溢出屏幕了!

而且它酥到掉渣,吃的时候可得小心接住,不然衣服可就要遭殃啦。

这椰挞的挞芯可不是全部都是绵酥的椰蓉哦,中间还藏着一层甜丝丝的糖浆布丁层,和椰蓉搭配在一起,口感超有意思。

再来说说这挞皮,酥酥脆脆的,表面还撒满了椰蓉,顶饱又解馋。椰挞的口感更接近曲奇,表面还有椰子脆片,咬起来“咔嚓”作响。酥香松脆,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10、拿破仑蛋糕

每天都是现做现卖的老式拿破仑蛋糕,那酥脆的酥皮搭配上香浓顺滑的吉士酱,真的是百吃不腻。尤其是拿破仑的酥皮,简直爱到不行🥰。

不过说实话,每次吃拿破仑都吃得挺“狼狈”的,因为酥皮一咬就掉渣。

但你们知道吗?这些掉渣渣的酥皮才是拿破仑的灵魂所在!它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真的很难被其他东西取代。

外皮酥软,内馅丰富,简直就是满分搭配!连切下来的边角料都不放过,全部都要吃光光。

这拿破仑的酥皮层次真的很不错,黄油香味特别明显,层层叠叠的就像纸片一样。咬一口下去,焦黄油香中还带着一丝苦味,口感超级酥脆。而且它个头还蛮大的,吃一个就超满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千层酥的制作方法和口味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传统的千层酥用的是香草奶油夹心,但现在糕点师们可会玩了,各种口味的夹心都敢尝试,比如巧克力、咖啡、水果馅料等等,就是为了满足我们这些食客的不同喜好。

11、绿豆饼

记忆里的绿豆饼,永远是红纸包着的复古模样,一拆开包装,绿豆香直往鼻子里钻。

现烤现煎的绿豆饼,刚出锅时还冒着热气,咬下去先是一声酥脆响,再嚼两口就变成软糯清甜的绿豆泥,这口感反差我能炫一整盒。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超爱绿豆饼啊?经典到骨子里的红纸包装,看到就忍不住掏钱包。

刚拿到手还烫呼呼的,外皮酥得掉渣,内馅却绵软得像云朵;虽然现在有红豆、芋泥各种新口味,但论清爽解腻,还得是绿豆馅最对味。

小时候吃的都是这种古早包装,现在要是换别的包装,总觉得少了点灵魂!

而且它家饼皮薄得透光,关键是完全不齁甜,配茶吃简直绝了~咬一口扎扎实实全是馅,绿豆泥在嘴里化开的感觉,谁吃谁迷糊。

12、雪芙饼

按头安利一款暴露年龄的隐藏款老式蛋糕——雪芙饼!每到过年必须都必须拎起一个吃,每次吃都像打开了童年时光机,这味道从小吃到大。

现在蛋糕店卷得飞起,但偶尔还是会馋这口古早味,尤其是爷爷奶奶辈超爱买!

最绝的是思味特家的雪芙饼,各种蛋糕边角料混着咸奶油做的,每天去都像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今天会吃到啥口味的夹心。

这蛋糕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个能顶普通蛋糕俩!才9块钱一个,性价比拉满~

吃起来有点像老式咸格饼,但口感更扎实,像老面馒头一样瓷实,吃一口能顶半天,打工人早餐神器实锤了。

13、娃娃老式奶油蛋糕

童年回忆杀——娃娃脸蛋糕,是谁的DNA动了?小时候放学飞奔回家,就为了一口妈妈买的娃娃脸蛋糕。现在90后老阿姨突然犯馋,终于找到了这款“爷青回”神器!

软fufu的蛋糕体像咬了一口云朵,搭配咸口硬奶油才是灵魂;这口感简直梦回小学门口面包店——奶油硬得能立筷子,甜度刚刚好不会齁,巧克力涂层用的是代可可脂,就是这股子古早味才对味。

最绝的是蛋糕体超实在,吃一口掉渣渣,仿佛在啃老式馒头。中间没有夹心奶油,口感偏干巴,但就是这种“朴实无华”才让人上头。

现在满大街的动物奶油蛋糕,偶尔吃这种过去的老式硬奶油反而像发现了新大陆~看这呆萌的娃娃脸造型,童年回忆直接拉满。

松软的蛋糕胚裹着凉丝丝的硬奶油,夏天吃居然还有点冰淇淋的口感;想找老味道的姐妹可以冲了,这波情怀税交得心甘情愿!

14、嘉顿雪芳蛋糕

等了一年又一年的童年白月光回归了,香港嘉顿雪芳蛋糕,从小到大早餐桌上的C位,配维他奶的仪式感谁没经历过。

这蛋糕鸡蛋香直往鼻子里钻,奶fufu的味道超治愈,甜度控制得刚刚好,空口吃都不腻~

切成厚片配热咖啡,再卷上一勺草莓酱,软绵绵的蛋糕裹着酸甜果酱,直接魂穿TVB茶餐厅。

不过说真的,这小蛋糕有点“干噎但上头”的体质,粉嘟嘟的蛋糕体开袋瞬间玫瑰香扑面而来,比吐司的香气还霸道!

颜值党给我冲:粉嫩包装+玫瑰印花,拍照发圈绝对被问爆!开袋瞬间像跌进玫瑰花海,当摆件都值回票价。

15、红宝石小方

能让上海所有小囡DNA动了的红宝石小方,这造型绝了——方方正正像块小豆腐,顶上盖着雪白雪白的动物奶油,像给蛋糕盖了层蓬松棉被。奶油上还镶着半颗红樱桃,闪得跟红宝石似的,这颜值直接戳中少女心。

第一口必须挖奶油吃,这动物奶油绝了,奶香直冲天灵盖但完全不齁,和植物奶油那种假滑感完全不是一个次元壁!

吃完奶油再啃蛋糕体,松软得能原地表演“抖臀舞”,中间还藏着菠萝丁彩蛋,酸酸甜甜的口感像给蛋糕开了窗;奶油的甜腻瞬间被中和,本甜品脑袋直接嗨翻。

重点来了!这对上海人来说不只是蛋糕,是童年时光机啊。小时候考一百分才能换来的奢侈下午茶,现在吃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仿佛咬一口就能穿越回弄堂里跳皮筋的下午~现在蛋糕界卷生卷死,但红宝石小方愣是靠“老派”配方杀出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