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品类风口,会是一碗“捞面”吗......

分类栏目:首页>>石占学院>>热门品类

餐饮O2O

开间咖啡馆

近期,我再翻看小红书时,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捞面风”。

一方面,主打“地域捞面”的小餐厅在天津、西安、广州等地逐渐走红,成为当地人和游客的新宠。

另一方面,捞面的需求端呈现指数级增长。如在小红书上关于捞面的笔记数量高达16万篇,抖音上相关话题的曝光量更是近9亿。这一趋势还催生了不少捞面的细分品类。

为何全国各地突然掀起了一股“捞面风”?其背后又有哪些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01■全国各地正在,掀起了一股“捞面风”

捞面热潮席卷全国!

一方面在需求端,捞面的搜索需求迅猛增长。根据巨量算法数据显示,从2022年的13169增长到2024年4月的55239,短短两年间,搜索指数翻了近五倍。

另一方面在社交媒体上,捞面也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小红书上关于捞面的笔记高达16万篇,抖音上捞面相关话题播放量更是突破9亿,其中海鲜捞面、和府捞面、海底捞捞面、营多捞面等话题均获得过亿播放量。这股“捞面热”已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

如一家隐藏于天津的捞面小馆大姨捞面,历经20年本地经营,今年突然走红,吸引无数食客。有网友驱车两小时,只为品尝一碗热腾腾的捞面;还有食客不惜排队一小时,只为尝鲜。为确保服务质量,老板更是将营业时间限定在中午11点至14点。那大姨捞面究竟有何魅力?

产品上,主打“天津捞面”,包括天津卫炸酱面、三鲜打卤面及传统卤面,均凸显天津特色。价格方面,面食和凉菜系列普遍在11-25元之间,如打卤面11元、茄子捞面11元,最贵的凉菜酱牛肉也不过25元,性价比极高。

选址近靠社区,如南开区鼓楼街道东马路138号新安花园a座底商,充满生活气息。大姨捞面的火爆,可归结为天津特色、量大实惠、烟火味浓,完美契合了工作餐的需求。

在天津,除了大姨捞面备受瞩目外,另一家“老天津卫炸酱面”也在网友的热烈推荐下走红。其独特之处在于推出了更为地道的天津捞面吃法——“四碟捞面”,这包含四碟凉菜、四碟炒菜、四碟面菜、四碟面码以及两份红白面卤。简而言之,这种捞面需搭配这些丰富的配菜食用,方能尽显其美味。

天津捞面备受欢迎,河南捞面同样不甘示弱。社交媒体上,关于河南捞面的视频和笔记随处可见。总结而言,河南捞面有四种经典吃法:西红柿鸡蛋拌捞面,酸甜可口;茄汁拌捞面,酸甜滋味;芥末拌捞面,辛辣开胃;蒜汁拌捞面,蒜香四溢。

紧接着,陕西捞面也崭露头角。在西安钟楼附近,一家名为“宇泽盖浇面”的面馆成了隐形排队网红,露天棚下座无虚席。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们纷纷前来打卡,只为品尝其招牌双椒鸡捞面。

这款面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长线椒与鲜嫩的鸡肉融合成卤子,再与裹满酱汁的手工拉条子拌合,使得每一口都椒香四溢,麻辣爽口。

此外,在王嘉尔的带动下,一碗口袋捞面也开始在网红走红。口袋捞面源自于山东本土,拥有多种口味的方便面产品,如经典牛肉面、香辣排骨面、酸辣牛筋面等。

口袋捞面在王嘉尔的带动下,在餐饮市场上解锁了多种玩法:

一种是摆摊式玩法,一批创业者驱车到市区,架其摊位,摆上五颜六色的口袋捞面,再在车厢长竖其横幅,写上“王嘉尔同款”、“可免费吃上几口”等标语。

另一种是杯装式玩法,有的创业者把口袋捞面改成杯装形态,不仅改善了袋装捞面易漏易撒的问题,还让捞面更具网红属性,引起了无数人前来打卡拍照。

随着“捞面”热的持续升温,海底捞的捞面表演也再度受到追捧。以前,一位捞面师傅在海底捞的舞台上展示扯面、拉面、捞面等技艺,曾遭冷落和嘲讽。

但如今,海底捞的捞面舞不仅在网络上爆红,在小红书和抖音等平台也收获了巨大的关注,众多网友纷纷点赞评论:“捞面师傅真厉害,舞艺高超,捞面也美味”;“太迷这捞面了,尤其是这位小哥的表演”。

随着捞面越发火爆,市场也陆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捞面。

l粗粮捞面:这款面食以粗粮为主打,包括玉米、荞麦、五谷、全麦等多元选择。搭配肉丝与各式配菜,不仅营养丰富、健康有益,还能控制热量摄入,成为减肥人士的理想选择。

l蟹黄捞面:苏州水面劲道柔韧,爽滑Q弹。浇上精心翻炒的大闸蟹黄与蟹肉,蟹黄完美融入面条之中。品尝时,蟹肉的细腻与面汤的醇厚交织,味道鲜美无比。

l海鲜捞面:以海鲜为主料,与面条完美结合。海鲜经过精心烹饪,搭配特制酱汁,带来独特的口感与鲜美的味道。

02■为什么餐饮业,掀起一股“捞面热”?

餐饮业掀起的“捞面热”风潮,实则源于消费者对面食需求的激增、以及明星效应与餐饮巨头的助推。

一方面,面食的广泛需求推动了捞面的普及。据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高达26.8%的消费者每日要享用一次面食,42.1%选择每两到三天食用一次,而19.7%则每三到五天品尝一次。

仅有9%和2.4%的消费者表示每周或很少食用面食,这凸显了面食在日常饮食中的重要地位。于是随着人们对面食需求的增长,捞面在需求端也自然呈现指数级增长。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地方风味”的热爱使得地域化捞面备受追捧。《2023小红书年度生活趋势》报告指出,“吃地道风味”位列第二,相关笔记数量在2022年同比激增227%。

在捞面领域,这一趋势表现为对各地独特风味捞面的热切追捧,促使人们纷纷前往当地寻找最正宗的本土捞面馆。例如,天津大姨捞面的火爆源于对天津捞面的喜爱,而西安宇泽盖浇面馆则因西安剁椒捞面吸引了大量游客。

最后,名人和餐饮品牌的共同推动,进一步提升了捞面的热度。海底捞的捞面表演不仅普及了这一品类,还赢得了更多关注。口袋捞面在王嘉尔的引领下,解锁了新颖吃法,成为广州的网红小吃。在名人和餐饮巨头的双重助推下,捞面成功实现了“破圈”。

03■捞面的品牌化探索

除了上述因素,“捞面热”同样受到品牌化力量的强力推动。接下来,我们探讨捞面的品牌化探索。经过多年的发展,市场上涌现出不少规模性品牌。

和府捞面,创立于2012年,通过“书房里的捞面”的独特概念,在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广东等地开设了600多家门店,遍布25个省份,79座城市。稻谷捞面,于2018年成立,凭借“五谷好面,新鲜现炒”的鲜明口号,在安徽、江苏、河南等地也开设了121家门店。

上古捞面和文章捞面也相继崭露头角,分别拥有38家和22家门店。此外,市场上还有一些品牌凭借特色捞面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例如,川渝人家双椒鸡捞面,主打陕西“双椒鸡捞面”,在陕西拥有5家门店;蟹小满蟹黄捞面则将蟹黄与捞面巧妙融合,打造高端体验,在上海开设了3家门店。

哪些品牌对捞面进行了品牌化改造?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分析:

首先,它们强化了小吃快餐的属性,以提高翻台率和客单价。例如,稻谷捞面、和府捞面和上古捞面,都明确将自己定位为“小吃快餐”。在门店选址上,它们普遍选择年轻人聚集的商城;在客单价上,多数集中在25-39元之间,相较于传统夫妻面馆高出不少。

其次,这些品牌在场景、卖点和品类上凸显“差异化”,走出各自独特的路线。和府捞面之所以能实现全国化扩张,主要归功于其独特的“书房式装修”。店内采用实木书架、古典屏风、典雅灯笼等元素,使食客仿佛置身于书房之中,享受独特的用餐体验。

稻谷捞面则以“稻谷”为品牌核心,强调使用“好谷”原料,其名字直接以“稻谷”开头,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为了强化品牌认知,他们更是以“好谷才能吃上好面”为宣传语,同时在店内显著位置标注“北纬37度优质好麦”的关键词,使卖点具象化。

此外,还有一些品牌开始别出心裁,以地方性捞面为特色,扎根当地,开疆扩土。

最后,构建捞面矩阵,扩充客群范围,稳定利润体系。如稻谷捞面,以“面”为主轴,拓展出闷面、拌饭、捞饭三大系列。同时,以“捞面”为核心,推出了香辣火锅、金汤、番茄等多样化口味。今年,和府捞面更是以“养生”为理念,精心研发了一系列“养生”捞面产品。

04■捞面的困境

从趋势来看,捞面未来肯定大放异彩,不仅更有地方性捞面扎堆式涌出,更有部分品牌的店面规模上破百家,甚至千家规模。不过捞面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困境。

1、复购困境

在市场上,众多捞面品牌的价格多集中在24-35元区间,例如和府捞面的客单价约为39元,而稻谷捞面和上古捞面的价格也在25元左右。相较之下,个体店或夫妻店的捞面价格仅为12-15元,显然在性价比上更具优势。

随着消费趋势的下滑,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价格亲民、符合大众消费水平的面馆。因此,近年来商场中的网红面馆面临着客流和复购率显著流失和减少的困境,网红捞面品牌也深受其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市场变化,主流面馆纷纷开始降价策略,价格下探至30元甚至20元以下。据红餐大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面馆门店定价在10~30元区间;其次是30~60元的价格带,占比17.7%;60~90元的价格带也有门店分布,但仅占3.3%。

在和府捞面的案例中,品牌也在积极尝试“降价”策略。

一方面,推出新店福利,让消费者以10元的价格享受原价30元以上的菜品;

另一方面,部分门店推出9.9元30天月卡,并喊出“碗碗8.8折”的口号;

最后,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增加30元以下产品的比重,从而降低品牌整体价格体系。这些措施旨在提升品牌的性价比,吸引更多消费者。

2、定位困境

为了将捞面卖得更贵,许多品牌刻意将其定位为“小吃快餐”。在选址上,他们倾向于年轻人聚集但租金较高的商城;装修上,追求精准化、场景化和国潮化;在用餐体验上,则主推“社交式”用餐,弱化单人用餐场景。

这种做法确实带来了一些好处。首先,提升了品牌格调,让一碗面有了精致化的形象,使年轻人对价格的判断标准转向场景和概念;其次,提高了客单价,扩大了利润空间,让捞面具备了“社交化需求”。

然而,随着疫情后消费下行趋势的日益明显,捞面作为“小吃快餐”定位的弊端逐渐显现。一方面,捞面难以覆盖更广泛的客群,规模化增长受限;另一方面,原料和租金成本的上涨使以“精致化装修”为主的捞面品牌陷入成本困境。

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定位的双刃剑效应。一旦中式拌面进入商城,其消费属性便从日常需求转变为偶然休闲需求,需求从刚需变为非刚性需求。

这导致客群消费频次降低,消费群体从全客群转向主要服务年轻人。因此,规模化增长自然会受到阻碍。其中,和府捞面便是这一现象的典型代表。

05■“捞面风”背后的趋势

全国掀起一股“捞面热”,除了品类自身的独特魅力和品牌推动外,也离不开面食赛道中的一些趋势的助力。这些趋势如同风一般,推动着“捞面热”在全国范围内扩散。那么,捞面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趋势呢??

首先,烟火气十足、充满地方特色的面馆正逐渐受到瞩目。这些面馆通常具备两大显著特点。其一,它们的地方属性强烈,如天津的拌面、陕西的双椒捞面、广东的口袋捞面等,各自展现着独特的地域风味。其二,这些面馆倾向于选择充满生活气息的“苍蝇小馆”形式。

以天津的大姨捞面和陕西的“宇泽盖浇面”为例,它们通常坐落在生活气息浓厚的社区旁,装修简约而温馨。尽管评分可能不高,但价格亲民,面类繁多,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

实际上,不仅这些烟火气十足的面馆受到追捧,许多类似的地方性馆也开始吸引大量食客。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搜索“面馆”和“排队”关键词,可见武汉、上海、深圳、长沙、重庆等地的面馆都排着长队。这些面馆或隐匿于小巷深处的社区,或开设在繁华的街道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这些面馆还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即它们都是当地的热门面食。无论是重庆的梯坎面还是成都的五怪面,它们都承载着各自地域的传统面食文化,吸引着食客们前来品尝。这些面馆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美味面食,更在于它们所蕴含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其次,以不同形式烹饪的面类也备受消费者青睐。面食根据烹饪方式的不同,可以细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拌面是将调料与面条直接混合搅拌而成;煮面则是将煮好的面条上浇上各种汤料或浇头;还有将面条从汤中捞出,再与调料或浇头混合的捞面。这些面类都深受市场喜爱。

在抖音上,与拌面相关的话题高达79亿次浏览,捞面有10亿次,煮面则有6亿次。而在小红书上,拌面的相关种草笔记更是多达144万篇,捞面有15篇,煮面则有164万篇。

这些数据表明,这些面类在需求端正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时,随着需求增长,这些面类也逐渐展现出细分化的趋势。捞面中细分出了新疆捞面、蟹黄捞面、粗粮捞面、陕西捞面、天津捞面等;拌面则延伸出了陕县拌面、麻辣拌面、葱油拌面、雪碧拌面、小龙虾拌面等多种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