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咖啡“百店品牌”:成立不到1年比星咖啡如何做的?

分类栏目:首页>>石占学院>>品牌案例

咖门

经典烧烤全套机密配方及菜例

本土咖啡,即将新增一个“百店品牌”。

近日,成立不到1年的比星咖啡(下文简称比星),对外宣布营业门店已接近百家,预计在下个月,签约的125家门店就能全部开业。

在性价比上对标Manner,在空间设计上借鉴M stand,在小空间上做一店一设;在社群运营上借鉴瑞幸,并打磨出“咖啡+冰淇淋”的双品类组合。

比星咖啡,似乎为咖啡市场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一、成立不到一年,这个咖啡品牌即将破百店

距离上一次采访比星咖啡,过去仅5个月,这个品牌的营业门店数量就接近了百家,而下个月,签约的125家门店将会全部开始营业。

10个月开出百家的速度,放在茶饮里并不突出,甚至在咖啡普遍加速的当下,这个成绩也并不惊艳。

比星咖啡为什么值得关注?

其一,比星的开店速度,是在“一店一设”的基础上实现的。门店空间能做到千店千面,与清一色的连锁标准店相比,更有“灵魂和调性”。

其二,速度之下,业绩不差。“我要保证加盟商即使每天只有3000元营业额,也可保持一定利润,咖啡是一个需要长期经营的生意”。吴彬彬表示。

比星内部有一套关于平效的评判标准,因此在加盟商选址、拿店上,面积会更灵活,最小有8平方的,也有90平方,“关键是租金和人力占比与投资的平衡。”吴彬彬说。

第三,他们解决了咖啡馆下午3点之后没生意的痛点。最近通过新增冰淇淋品类,他们打磨出了“咖啡+冰淇淋”双品类的模式,拓宽了消费客群和时间,为单店单日增收1000元的营业额。

第四,坚持使用半自动咖啡机出品,在快咖啡日渐主流的当下,他们使用半自动咖啡机发展连锁,还全线使用精品豆和短保冷链鲜奶,在效率和品质之间,选择了相对更专业、更精品的。

咖啡创业10个月,比星探索出了什么打法?

二、精品馆的设计+Manner的价格,他们的定位是“平价精品”

1、一店一设,每一家都是“小而美的咖啡馆”

去过比星的顾客,成图率特别高,因为每一家店都风格独特,比星咖啡创始人吴彬彬告诉我,“在门店空间上,比星有‘标准店’,但在早期延展品牌绿色基调的同时,能做到一店一设。”。

“其实早期我们有过纠结,标准店无疑会跑得更快,但在标准多种材质的基础上,做一店一设计,早期先出圈,设计毕竟是最好传播的路径,全部标准是下一阶段的事情。”

最终,内部决定,在品牌早期让每一家店都成为“小而美的咖啡馆”,保持咖啡该有的审美情怀。

比星的门店,借鉴了精品咖啡馆的空间审美,一店一设,延展出绿色系的各种风格,每家店都有亮点,基本上每家店都尽量保持20%相同元素(绿色主题色+VI)+80%的个性设计,既能在心智上累积品牌认知,又能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

他发现,用惊艳的门店设计,自带话题和流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后期的营销传播费用,同时也和市面上清一色的快咖啡连锁,形成差异。

而在执行上,通过缩短设计时间,降低装修成本,让开店成本相对可控,在效率和审美上取得一个平衡点。

对于想咖啡创业的年轻人来说,每家店都专门设计的比星咖啡,更能满足年轻人开一家“梦想中的咖啡店”的初衷,与其他连锁加盟品牌截然不同。

不得不说,比星的门店空间是出众的,但如果只在设计上有优势,那就很难形成真正的壁垒,因为在咖啡圈,能把店做好看的人比比皆是,但能把百家店短期内都做出好设计的,一般品牌很难做到。

2、坚持半自动设备出品,对标Manner的品质和价格

比星咖啡的厉害之处,是用对标M stand的空间设计,却卖Manner的价格。

通常,在空间上下功夫的品牌,比如星巴克、M stand、Seesaw等,普遍价格都在30元上下。

而比星的菜单上,价格带集中在15~20元,产品均价控制在17~18元,这是一个刚需消费者能接受的价格。

而在出品上,比星在坚持精品咖啡的出品,比如使用半自动咖啡机、短保的明治鲜牛奶、豆子选择84分以上的精品豆……

在2023IIAC国际咖啡品鉴大赛上,比星咖啡的豆子,以98分的成绩获得铂金奖,成为本届得分最高的获奖品牌。这也是比星的产品品质得到很多咖啡爱好者认可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使用半自动设备,还是短保低温乳品,这对连锁品牌来说,更严苛的出品标准可能会牺牲部分效率。

但换个角度来看,比星的杯单价和一些大连锁咖啡接近,却在出品形式上更严苛,在空间设计上更独特,踩准了“平价精品”的市场缝隙,形成自己的壁垒。

3、“咖啡+冰淇淋”双品类,单店日增收1000元

“咖啡+”模式这几年在行业热度很高,各种创意层出不穷,有咖啡+油条,也有+拌面、牛杂、螺蛳粉。

咖啡+背后,是咖啡玩家集体的客单焦虑。到底咖啡+什么品类,在热度之后,能形成稳定复购?

比星把目光放在了冰淇淋上。上个月,他们在门店上了3种口味的意式手工冰淇淋做测试,“没想到业绩非常好,门店一天的销量从50~100多份不等,单店日均能增加约1000元的营业额。”吴彬彬透露。

传统精品馆,一般会有阿芙佳朵这样的产品,但真正做好意式手工硬冰产品的品牌还不多。吴彬彬发现,精品咖啡+精品手工冰淇淋的打法,能在下午3点之后增加生意,还能吸引学生和亲子群体,客群和营业时段都能拓宽。

回溯茶饮发展史,凭借冰淇淋与茶的双品类,蜜雪冰城开出2万多家门店,咖啡+冰淇淋会不会也诞生一个大品牌?我们且走且看。

但值得提醒的是,咖啡+冰淇淋,并不是简单的上台冰淇淋机,或者找供应商拿桶装硬冰就能做好的。每一个双品类的打磨,都需要和品牌定位、客群消费力、门店调性契合,才能形成合力。

4、注册“星运冰”,希望做出下一个“星冰乐”

在冰淇淋之外,比星还在打造自己的大单品。

在商标网站搜索,我发现比星注册了300多个商标,其中有一个叫做”星运冰“的商标,从名字就能看出这个产品对标的是“星冰乐和瑞纳冰”。

吴彬彬发现,在大连锁咖啡中,冰沙类产品是夏天的王者,不少销量能达到50%以上的占比。

做出一款类似星巴克和瑞幸夏天销量占极高的冰沙类产品,对品牌意义重大。“比星要做出自己的‘星冰乐’,我们从初期就进行了商标保护与布局”。

比星上新的冰沙产品“龙井牛油果星运冰”,结合了流行的茶咖元素,加入时令性很强的龙井茶,又选了今年春季最火的牛油果加入,可见他们对这款产品的重视。

据石占小吃培训了解,这款产品上市两周,卖了近10万杯。

一个品牌想要获得暂时性的领先,大单品策略,仍是被验证过的真正有效的方法。

三、咖啡,正在经历一场“百店突围”

今年,很多咖啡人发现,报复性消费没等来,报复性开店潮来了。

诞生于各个区域的连锁咖啡,都在努力的朝着百店规模突围,一个咖啡品牌能开到100家以上,就会在一个区域形成影响力,也能在供应端有规模优势。

但同时,“做一个咖啡品牌太难了”,是今年行业人最多的感慨,规模拼不过瑞幸,价格卷不过幸运咖,速度赶不上库迪。

上有国际品牌靠空间和影响力碾压,下有低价品牌靠性价比争夺,还有茶饮快餐等跨界咖啡打劫。

这样的市场情况下,比星是在空间设计、出品品质、价格带、品类选择、社群运营等多方面,找到了微妙的综合平衡点,并通过对加盟商的严苛筛选,保障服务体验,给消费者提供“不得不选”的理由,才能在咖啡混战中,保持门店和业绩的稳步增长。

比星咖啡的商业模式、门店模型又为行业提供了一个“百店突围”的样本。

正如吴彬彬所说,“当下的咖啡市场竞争,是一个全面的竞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重视。市场的竞争永远存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竞争的嘈杂声中,保持自己的节奏。”